《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模式介绍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四、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设计思路说明
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小组交流观点,组间质疑,教师及时给出各种案例,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讨论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生成的主要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组给予评价,对于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
课堂最后教师呈现形成性评价试题,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教材分析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编写方法,第二节为分论部分,具体介绍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和特点。本节课在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的体现,同时又为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提供了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2.通过了解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巨大成就来增进爱国情感,珍惜粮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季风水用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对季风水用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区位分析,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 创设情境
出示农业区位因素图,回顾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在区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就是农业地域。农业地域的主要类型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及混合农业。
2. 确定探究主题
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
主题2商品谷物农业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季风水田农业
(1)水稻的生长习性
喜高温、需水肥、短日照
(2)季风水田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3)亚洲季风水田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条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产需求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探究主题2 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西北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
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形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
促进商品量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历史
19世纪后
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
20世纪
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
生产特点
专业化
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区域化
发展措施
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
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
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
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6)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课堂小结:
?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和玉米
分布
亚洲季风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西北
区位条件
①????? 水特条件优越
②????? 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 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④????? 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⑤????? 种植历史悠久
①?????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②????? 交通运输便利
③????? 市场广阔
④????? 地广人稀
⑤?????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主要特征
①????? 小农经营
②?????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④????? 水利工程量大
①????? 家庭农场经营
②????? 生/产规模大
③????? 商品率高
④????? 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
相同点
都是以种植业为主
三、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根据下列叙述及图甲和图乙所显示加拿大某地气候及农场年中工作历,回答文后的问题
此农场面积广达971公顷,仅由农场主人Loyns先生(57岁)及其子(25岁)、侄子(23岁)三人共同负责日常性的工作,此三人均毕业于萨克其万大学农业系,另外再雇用一位经验丰富的曳引机驾驶员。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并以休耕、轮种不同作物来维持地力和避免土壤侵蚀及生产过剩。收成后的谷物储存在巨大的仓库中,以铁路运至输出港,再以海运运销海外市场。
/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该农场投入以 为主,对劳动力的 要求高,按投入和产出分,农场属于 农业;按农产品的生产目的,该农场属于 农业
(4)该农场所种的小麦种类是 ,耕作制度为 。
(5)气候对该农户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课件29张PPT。创设情境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等创设情境农业生产活动自然因素社会经济
因素区位选择农业地域农业地域的形成: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创设情境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确定探究主题探究主题主题1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生长习性活动一:阅读材料,指出水稻的主要习性特点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光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好暖 喜湿 短日照——分布在高温多雨气候区主题1 季风水田农业哪几种气候类型适合水稻种植?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 结合课本P47探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1)气候全年/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2)地形地形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劳动力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4)市场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5)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6)饮食习惯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要食粮主题1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优势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①小农经营,经营规模小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②单位面积产量高>500407248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③商品率低≈34.21%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④机械化、科技水平较低水泵电动脱粒机 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⑤需要水利工程量大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人均耕地少,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民人口多自给为主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
凭传统经验集约经营控制人口数量
增强商品意识 大力发展工业和
国民经济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加大科技投入主题1季风水田农业特点主题2商品谷物农业主题2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分布,一般是国营农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发达国家主题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主题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特点课堂小结人多地少人少地多水稻小麦、玉米小大低高低高低高家庭小农经营农场经营季风气候区,多为发展中国家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多为发达国家两种种植业对比达成目标,形成能力1.根据下列叙述及图甲和图乙所显示加拿大某地气候及农场年中工作历,回答文后的问题 此农场面积广达971公顷,仅由农场主人Loyns先生(57岁)及其子(25岁)、侄子(23岁)三人共同负责日常性的工作,此三人均毕业于萨克其万大学农业系,另外再雇用一位经验丰富的曳引机驾驶员。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并以休耕、轮种不同作物来维持地力和避免土壤侵蚀及生产过剩。收成后的谷物储存在巨大的仓库中,以铁路运至输出港,再以海运运销海外市场。(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该农场投入以 为主,对劳动力的 要求高,按投入和产出分,农场属于 农业;按农产品的生产目的,该农场属于 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资料素质密集商品(4)该农场所种的小麦种类是 ,耕作制度为 。
(5)气候对该农户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春小麦一年一熟热量不足达成目标,形成能力2、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
A.非洲刚果盆地 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C3、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广大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②许多大河都有大面积的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③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化水平高,保证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供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