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模式介绍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四、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设计思路说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由此导入农业主题并明确本节要探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小组交流观点,组间质疑,教师及时给出各种案例,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讨论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生成的主要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组给予评价,对于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
课堂最后教师呈现形成性评价试题,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判断不同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结合案例和阅读,分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三次变化,从而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具体地区和实例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2.工业的区位选择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 创设情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而工业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确定探究主题
主题1工业概述
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工业概述
1.什么是工业?
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来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工业
按投入要素分为:资金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3.工业生产的特点:
工业生产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过程,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投入,这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除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多数工业可在任何季节生产。
探究主题2 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集聚效应
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与协作
个人偏好
个人的兴趣、爱好、乡土情感等影响工业区位
环境条件
环境标准成为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工业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就不同,如下表所示:
工业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主要部门
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原材料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造业、印刷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应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能源
电解铝工业、炼铜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成本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制伞、制鞋厂等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知识和技术
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卫星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
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探究主题3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
区位因素
区位变化
变化的原因
原料
对原料基地的依赖程度减弱
工业原料的来源范围扩大;原料替代品增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动力
对动力基地的依赖程度减弱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发展
劳动力
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
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
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增强
原料、产品的运入、运出都离不开运输;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运输和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
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进步快,对生产效率、工艺、产品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
环境
环境标准成为重要区位因素
人类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也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考虑污染类型
①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a.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下图中A处。
/
b.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有空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处。
/
c.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
d.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
②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布局在A处,化工厂布局在B处。
/
③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课堂小结:
/
三、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据图回答1~2题。
/
1.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最终会选择(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综合推断,这家企业属于________企业( )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课件30张PPT。化肥厂 气象台 创设情境假如你打算建个服装厂,为了使服装厂顺利投入生产,你需要去以下哪些部门去联系相关事宜? 土地局银行劳务市场自来水公司布匹市场 供电局机械厂××确定探究主题探究主题主题1工业概述采取自然物质资源来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主题1工业概述主题1工业概述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主题2投
入
什
么
?产出
什么?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1)自然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劳动力、科技、市场、交通等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有一百万,要投资一家工厂,在厂址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充足交通运输市场便捷广阔理想区位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工业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就不同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腐烂)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较重、产品较轻)的工业,布局应接近原料产地材料: 甘蔗和甜菜是我国制糖业的主要原料。一吨甘蔗只能制出0.08~.017吨糖。甘蔗不能贮存,应尽快送糖厂加工,以收获后不超过2天即加工为宜。 一吨的甜菜只能制0.14~0.2吨糖,保藏较为困难,要防止失水分萎蔫和品质变坏。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①消耗原料比较多,制成品的重量却大大减少
如制糖厂
②原料不能久贮的工业
如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水产品加工原料导向型工业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如何科学地选择下面这种工业的厂址呢?2公斤的可乐糖浆
100公斤可乐 消费市场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优势发展地区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炼铝业是现今世界上耗电量最高的工业之一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耗电量十分巨大,根据现代冶炼技术,每生产一吨铝约耗电1.5万度,约相当于14吨煤,可以使一颗100w的大灯泡不间断地亮175年。生产一吨氧化铝耗用铝土矿2吨,电能210~480度。生产一吨电解铝耗用氧化铝约2吨,电能1.5万度。3.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分布在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的地区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转移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5.技术导向型工业主题2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思考:A、B、C、D、E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造成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原料…市场…技术…劳力…动力…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主题2工业区位因素及选择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家具制造业等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电解铝工业等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技术要求高接近原料产地接近市场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鞍钢的区位辽宁鞍山上 海建国前1978年当地供应进 口山西、黑龙江安徽淮南、山西辽 河长 江沈阳、大连、长春等上海、南京、杭州及国外市场宝钢的区位主题31、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原料导向型),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市场导向型)。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2、对动力和原料地依赖性减弱,缩短了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工业集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素质要求提高对市场依赖性强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思考:从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变化中,可以看出,影响到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科技和交通等区位因素作用增强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作用减弱工业布局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科技和交通因素,而对原料和动力等因素依赖性越来越小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布局只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吗?思考???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印染厂化工厂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会产生较严重的污染的工业(如印染厂、煤炭发电厂等)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如食品工业、高技术电子工业、感光器材等)政策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大型工业基地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国家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决策者行为:如情感、理念、心理因素等社会影响:如调整男女性别比例、国防安全等主题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堂小结1.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最终会选择(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综合推断,这家企业属于________企业( )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达成目标,形成能力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据图回答1~2题。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