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2-06 14: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教材的第二个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是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是对我们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应对的概括和总结。本节以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全球变暖”为示例,提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是对本册教材思想教育的提高。所以说本节在整章中,甚至可以说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总结和提高的双重意义。
本节内容《全球气候变化》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三部分:(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了解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分和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理解全球气 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2)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整理信息,形成把获取的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地理事物里来,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综合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相应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和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3、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2)、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
(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
(4)、热岛效应;


难点:
(1)、区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学生常常把这两概念等同看待);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点:

二、说学生: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部分章节已就某些全球气候问题做了介绍,而且学生对这些问题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到,同时学生也对这部分知识较为感兴趣。所以教学时从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出发,进而联系到全球的气候问题;此外,本节涉及比较深刻的气候变化问题,也与我们的生活日益密切相关。那么我们本节主要采取举一些事例,给一些相关材料,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本节运用“案例分析法”、“点拨引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
2、利用相关的图表说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中的变化趋势;
3、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视频、插图辅助教学;
4、?探究式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说学法:
1、做好预习,查找相关资料;
2、依据教学目标,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3、联系已有知识,结合生活体验,全面掌握本节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世界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自然导入新课。
(2)、故事导入:上课之前先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小故事,通过故事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进入课题;
(3)、情景导入:通过对于最近几年气温变化比较异常问题开始展开讨论,从而引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1)、首先,进行第一个部分的讲解,集合书上的图和视频上的辅助图讲授不同时间长度气候变化的特点;
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图

分析在这段时间,全球气温在哪些阶段处在明显的上升阶段?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分析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引导学生读图,通过图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地理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3)、提出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而且,据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6℃。那么,气候的变化变现在哪些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全球气候变化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应对呢?
(4)、板书设计:
①、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②、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a、从全球方面来说;
b、从区域方面来说;
③、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浓度增加(解释温室气体排放与气温上升之间的关系);
④、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a、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和一些岛国该来巨大影响;例:太
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
b、全球气候变暖对温度的影响,进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比如: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对低纬度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c、全球变暖将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行与供求矛盾;
⑤、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
b、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多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
c、调整生产和生活模式,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政府应该采取行政手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6)、课外活动:通过我们身边的现实情况,让学生去了解为什么市中心的气温比它的郊区气温要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解决中心气温过高的问题,只是简单的通过洒水车洒点水就能解决问题吗?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能较深入的了解我们正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环境保护意识、全球合作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