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能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重难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能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生物。
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学习制作临时装片1.自学了解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和要求。
2.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3.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2)滴多少水合适?
(3)怎么取洋葱鳞片叶表皮?
(4)为什么用解剖针展平材料?
(5)为什么盖盖玻片要这样小心做?
(6)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
(7)怎么做才能给材料染色?
(8)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染色?
(9)比较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异同点。
探究问题二:观察临时装片,认识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并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大体形态。
2.自学教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细胞结构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4.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达标检测】
1.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动物个体 B.植物个体 C.表皮 D.细胞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洋葱 B.草履虫 C.玉米 D.大熊猫
3.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 )。
A.避免产生气泡 B.避免使细胞数目增多
C.避免使细胞数目减少 D.避免盖玻片破碎
4.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所不具有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5.下列各项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线粒体
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滴一滴生理盐水②染色③盖盖玻片④用凉开水漱口⑤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④⑤③② D.④⑤①③②
7.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植物细胞的(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膜
8.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易于染色 B.易于分辨细胞结构的各部分
C.能让光线透过 D.质量小
9.“人体有 200 多种细胞,其基本结构都很相似” ,这是指这些细胞都具有除下列哪项之外的结构?(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10.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 )。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液 D.细胞核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指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通过比较找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活动,体验研究求实的科学精神。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分工合作意识。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实学生学习生物的第二节实验课,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却是第一次,所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起点较低,操作不熟练,操作时间一定较长。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另一方面直观地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并初步学会绘制生物学细胞结构图的方法。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消毒牙签、生理盐水、清水、稀碘液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导
入
3分钟
(一)复习巩固:
课件展示上节课所学的几个问题:
1.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如何正确对光?
2.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如何确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在显微镜使用时,若往右移动装片,那视野中的像如何移动?
(二)引导新课:
建筑工人在建大楼的时候,大楼有钢筋、水泥、沙子等原材料构成,那各种生物体由什么构成的呢?罗伯特·胡克用它自制的显微镜告诉了我们答案。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以盖大楼的例子,类比到人体构成的基本单位。并引出本节课的任务并板书课题。
目
标
引
领
1分钟
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并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的左上角:
1.知道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的结构。
3.通过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不仅通过课件展示,而且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对目标的完成情况。
自
主
学
习
3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刻本P23,并观察图1.2-1、1.2-2,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组成的角度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
2.举例说出一些单细胞生物。
按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在细胞组成角度的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实
验
探
究
15分钟
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课前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并按小组到实验桌前准备操作。
2.操作前,让学生阅读分组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初步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示范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完成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注意操作的规范正确。把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5.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6.按照上节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观察自己小组制作的临时装片。
7.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本相应位置画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细胞结构。
8.对照课本图1.2-4标出各主要结构的名称。认识两种细胞各部分的结构。
学生按老师分好的小组准备做实验,先自学了解实验的过程,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做两个实验。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装片,找到细胞。
让学生先初步感知实验过程,然后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做试验,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合
作
交
流
9分钟
各小组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定有很多发现和收获,结合各小组的收获,试着解决下面问题:
1.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实验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用一个关键的字表示。
2.制作临时装片前,为什么要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3.为什么在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是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涂片时却滴生理盐水?
4.为什么要用镊子从洋葱的内表皮撕取一块薄膜?
5.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6.怎样正确地盖盖玻片,为什么?
7.用什么染色?如何对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染色?
8.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是怎样的?如何辨别各细胞结构?
在做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并留下小组的共同疑问。
让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解决这些问题,可起到及时总结和归纳知识的作用,亦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师
生
总
结
5分钟
根据同学们的收获,老师总结以下问题: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气泡怎么办?
解析:如果出现了气泡,可以有以下方法处理
(1)用吸水纸吸引,把气泡从盖玻片下吸出
(2)用镊子间轻轻敲打盖玻片,把气泡赶出
(3)用大拇指轻轻按挤盖玻片,把气泡挤出
(4)揭起盖玻片重新按照要求盖片,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是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结构并讨论: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它们的异同?
解析:
图示如下,
洋葱细胞
口腔细胞
相同点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
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不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3.如何绘制生物细胞图?
(1)用铅笔绘图
(2)图形大小、比例要适当
(3)较暗的部分用密集的细点表示,颜色越暗,细点越密集
(4)结构名称用水平引线引向右侧,标上名称
(5)图的名称标在图形的下方
学生分析、交流。(重点解释原因),小组解决不了的,与其他小组互相补充,最后由老师精讲点拨。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能区别结构上的异同点。
学生学会绘制生物图的基本要求。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小组解决不了的,交与其他小组互相补充,最后由老师精讲点拨。
课
堂
小
结
2分钟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动手操作,知道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并明确了一些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定有很多收获,快与你的同位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吧!并同时把你的疑惑及时交流解决。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达
标
检
测
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生理盐水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腔上皮细胞的盖片过程中要求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4.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 (填A或B)。
(4)细胞结构中, [ ]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课下作业: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件24张PPT。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细胞砖瓦2.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结合观察实验尝试学会制作临时装片。3.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叫做 。单细胞生物衣藻变形虫绝大多数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叫做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4.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它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绘制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人体口腔细胞临时装片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4.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 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绘制细胞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2.观察临时装片时,如何区分细胞和气泡?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气泡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按压盖玻片时气泡能移动和变形,而细胞不能。讨论分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生物绘图:植物细胞的结构
生物绘图: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识别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2.阐明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学习重难点】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实验,说出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生理盐水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盖片过程中要求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结构
(1)图中1是 ,2是 ,3是 ,4是 ,5是 ,6是 ,7是 。
(2)由图可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有的结构是 。
二、自主学习
1.对于单细胞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说明细胞是 的基本单位。
2.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就像一个生物体的“缩影”,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担任着一定的 ,它们相互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 ,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 。
三、合作探究、
1.在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的实验中,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馈练习】
1.如图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 ]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
(4)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 ] 中。
2.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是:母羊A取出细胞核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融合进母羊B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经过培育形成胚胎后,植入母羊C的子宫内发育成多利,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多利的长相像哪一只羊?为什么?
3.我们吃葡萄感觉很是酸,其中酸味物质主要存在于什么中?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2.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3.掌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课前准备:
教师:在附近池塘取水放入广口瓶中和学生一起培养草履虫,载玻片,吸管,放大镜,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等。
学生:课前每小组准备一张绿色卡纸,并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教师通过口述的方式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2.制作临时装片步骤: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区别)
3.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概念并举例
观察衣藻结构模式图,理解单细胞生物概念
学生回忆、看书学生,并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识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过渡语】: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草履虫
(拿出课前培养好的草履虫培养液)
1.认识草履虫:
指出瓶中有许多运动的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是草履虫。
2.介绍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找一处水质洁净的池塘、水沟或稻田,在枯叶或旧稻茬周围取一部分水放入广口瓶内,将瓶子敞口放在湿暖而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3---5天后,会发现瓶中有许多运动的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是草履虫。
3.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
找到培养液中的小白点并认真观察图片了解草履虫的形状
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认识单细胞生物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探究
(6分钟)
【过渡语】:我们已经对草履虫有了简单的了解,小小的草履虫对刺激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前准备:各小组检查实验仪器,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报告。
知识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一)实验目标:
1.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
2.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采集到草履虫?
3.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二)材料器具:
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吸管、牙签、 、
等。
(三)方法步骤:
1.取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下面放绿色卡纸,利于观察实验效果)
2.滴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一般集中在培养液的什么部位?)
3.滴食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并联通滴液(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
4.用放大镜观察(划通草履虫培养液与A、B形成连桥,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
(四)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说明草履虫能趋向 刺激。
(五)表达交流:
1.交流试验结果和结论.
2.归纳比较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探究结论。
知识小结: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检查实验仪器
(一)明确实验目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进行实验,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找学生进行纠正(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二)放大镜、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三)1.了解目标认真观察。
2.草履虫喜欢聚集在上层,因为水的上层含养料,氧气丰富。
3.操作同学正确使用滴管,同组同学监督。
4.草履虫向B运动。
(四)趋向有利刺激。
理解记忆
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其独立思考、动手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精神
认识了细胞结构,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延伸探究
(5分钟)
【过渡语】:我们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非常的聪明对不同的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参照上述的实验活动,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个“光照对草履虫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过程按照以下步骤:
1.提出问题:
(不同的小组也可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发散的思考问题)
2.作出假设:
(可以做出不同的假设)
3.制定计划:
强调注意事项:设计对照实验严格控制变量的唯一性注意分析在实验完成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如何解决。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的基本活动的基本单位?分析对于多细胞生来说,是如何体现生命活动的?
知识总结:
草履虫除了有应激性和趋光性,它的取食、排泄、运动等也都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的,单细胞生物即是完整的生物个体全部的生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分小组集体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光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反应?
2.做出假设:草履虫会逃避有光环境。
3.制定计划:
①材料器具:草履虫培养液、培养皿、黑纸片、手电筒等。②操作方案;a.取一只培养皿,向内放入适量的草履虫培养液。b.用黑纸片将培养皿的一侧遮光,从培养皿上方用手电筒向培养皿中照射,约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集中的部位。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草履虫大都集中在未遮光的一侧,说明草履虫有趋光性。
6.表达交流:①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结论。②归纳比较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即是完整的生物个体,全部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所以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自主学习
知识应用
(10分钟)
【过渡语】:细胞中的各个部分都担负着哪些功能哪?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阅读课本29页对照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写出图中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1)细胞壁: 和
(2)细胞膜: 。
(3)叶绿体:是 的场所。
(4)细胞核:有 ,能传递 。
(强调细胞核的作用)
(5)液泡:内含 ,溶解多种物质。
(6)细胞质:能流动,与外界环境进行
。
知识应用:
1.鲜菠菜放在水中,水不会变绿,而加热至沸腾后,水却变绿了。主要原因是加热的过程破坏了细胞的?
2.吃的西红柿和西瓜水,酸甜的味道及洋葱中刺激眼睛的物质是什么?都存在于哪里?
3.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里?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4、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解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遗传现象。
5、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
6、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知识小结:
细胞的生命活动依靠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分工协作。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巩固植物细胞各部分功能的知识。
(1)保护、支持
(2)控制物质的进出
(3)光合作用
(4)遗传物质、遗传信息
(5)细胞液
(6)物质交换
直观地认识到细胞质是在不断运动的,它是植物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生思考回答:
1.细胞膜
2.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
3、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
4、细胞核
5、细胞膜控制了物质的进出
6、叶绿体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合插图学习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将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得到自我认识的转换为概念,使知识更加清晰。
保持课堂安静,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学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目标。
学生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整合
归纳总结
(6分钟)
知识整合:
结合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想一想,如果把植物细胞 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
谈谈你的收获
知识收获:
1.学会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2.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①______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②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 、
、 、 、线粒体和中央大液泡。
③ :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能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不停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内含有遗传物质; 内含细胞液;叶绿体是 的场所; 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能力收获:
1.掌握细胞识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加深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细胞壁和细胞膜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加深记忆把主要的知识点重新落实到位
学生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全班交流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后的拓展发现
学生快速抢答完成填空,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等方面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①细胞
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③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光合作用、线粒体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整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共同总结,这样就能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当堂训练
巩固达标
(10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
18页第1、3题
B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
18页第2、4、5题
C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
18页7、8题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和光的反应,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同学间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思维碰撞,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在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对光的反应”进行了充分交流后,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探究,从中感悟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大部分同学一直投入在紧张的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个别学生动手能力还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可利用分组互助形式多给予关注和补足。
本节课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参与学生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科学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让师生、生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让学生扮演科学家质疑问难、出谋划策,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学习兴趣的稳定。当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小组同学课前准备不足,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个别组的学生分工不合理。
2.由于平时开展实验较少,学生亲自动手能力不强,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
课件14张PPT。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说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探究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实验,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比较规则的长多面形的细胞,细胞能保持这种规则的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细胞壁合作探究2.鲜菠菜放在水中,水不会变绿,而加热至沸腾后,水却变绿了。主要原因是加热的过程破坏了细胞的哪一部分结构?细胞膜3.酥梨甘甜多汁,吃酥梨的时候流出来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细胞液液泡植物细胞的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稻田里、水沟中。别看草履虫浑身上下只有一个细胞,没有任何组织和结构,但却可以完成全部生理活动。探究活动: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吗?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细胞中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刚榨出的新鲜橙汁又酸又甜、美味可口,橙汁主要是橙子细胞中的什么?来自橙子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橙汁为什么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