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真 菌
【学习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的真菌并说出其营养生殖方式。
2.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使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
3.关注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问题导学】
探点一:真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活
1.酵母菌属于 单细胞生物,霉菌、蘑菇等真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构成的。
2.写出下列两图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3.真菌的生活方式: 。
4.真菌的繁殖方式: 。
5.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某小组看到了酵母菌有两个细胞或三个细胞,甚至五个细胞连在一起的个体(如下图),为什么视野中会出现这种现象?
6.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拿取蘑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有褐色的东西留在手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探点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真菌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但有些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____ ____可以食用,利用________可以生产青霉素,人们平时作馒头、面包、酿酒离不开____ ____;利用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
2.白僵茵的生活方式是 。
【反馈检测】
1.与植物细胞相比较,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2.腐烂的水果上长出的“毛毛”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植物 D.病毒
3.久放的桔子上常会长出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桔草杆菌
4.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腐烂的水果能散发出酒味,引起这种变化的生物是( )
A.细菌 B.青霉 C.酵母菌 D.曲霉
5.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是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 )
A.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B.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D.蘑菇细胞中没有菌丝
6.酿制甘甜的葡萄美酒,主要利用( )
A.甲烷细菌 B.枯草杆菌 C.霉菌 D.酵母菌
7.下列生活现象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
A.皮肤受伤后发炎 B.有些人的脸上长癣
C.夏天的饭菜变馊 D.死亡的动物尸体腐烂
8.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你认为复杂之处在于( )
A.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9.某农户家的屋后阴沟边放有几段枯桐树,该农户没有给这几段桐树接种任何菌种,但几年后其中一段桐树上长出了几簇木耳。试问:
(1)枯桐树上的木耳的“种子”是什么?
(2)为木耳生长提供营养的主要是桐树中的什么成分?
(3)木耳的这种营养方式叫什么?
第三节 真菌
学习内容
第三节 真菌
学
习
目
标
1.知道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能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并能说出常见的真菌。
2.认识几种真菌的形态,提高识别能力,认真观察霉菌和蘑菇,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认识几种常见真菌,认识到知识在于应用的道理。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活动。
学习
过程
师 生 活 动
批 注
自主
质疑
1.酵母菌是 细胞种类,蘑菇和霉菌是 细胞种类,细胞内具有真正的 ,同时也具有 、 和 。
2.同细菌一样,真菌不能把无机物合成 ,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青霉和黑根霉等霉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 吸收有机物等进行 生活,有的真菌在其他生物体上进行 生活。
3.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 进行繁殖。
4.有些真菌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但有些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如: 、 可以食用,利用________可以生产青霉素,人们平时作馒头、面包、酿酒离不开 ;利用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
合作学习
利用10分钟时间(各小组把握),通读课本115-117页,用笔标注重点概念及图谱,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有什么区别?
3.蘑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霉和曲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菌的生活:
(1)营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霉和黑根霉——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______吸收有机物进行_______生活。
(3)蘑菇——依靠伸展在土壤中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______生活。
(4)真菌的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
有害
使食品或衣物发霉。
平菇、香菇等可以食用。
利用曲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
有益 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霉菌。
利用白僵菌可以防治农业害虫。
交流展示
1.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木耳
C.黄曲霉 D.乳酸菌
2.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 )引起的。
A.霉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3.青霉产生孢子的直立菌丝顶端呈( )
A.球状 B.扫帚状
C.螺旋状 D.放射状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其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
A.根霉 B.青霉
C.曲霉 D.真菌
5.酵母菌和霉菌分别是( )
A.单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B.单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C.多细胞和多细胞的个体
D.多细胞和单细胞的个体
6. 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青霉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衣原体?
7.右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
图中标号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拓展延伸
1.夏季,几天连阴雨天气后,衣服、皮鞋等很容易长毛发霉,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人们一般会在晴朗的天气将衣物、皮鞋拿到太阳下晾晒。针对上述现象和做法加以分析,并说明原因。
——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不仅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需要潮湿的环境。夏季的阴雨天气,气温较高,空气潮湿,正适宜霉菌的生长繁殖,因在太阳光下晾晒以后的衣服、皮鞋等物品,比较干燥,不适宜霉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就不会发霉。
2.某农户家的屋后阴沟边放有几段枯桐树,该农户没有给这几段桐树接种任何菌种,但几年后其中一段桐树上长出了几簇木耳。试问:
(1)枯桐树上的木耳的“种子”是什么?
——孢子
(2)为木耳生长提供营养的主要是桐树中的什么成分?
——有机物
(3)木耳的这种营养方式叫什么?
——异养
第三节 真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细胞结构。
2、说出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
4、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5、通过小组探究、汇报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往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与同学相互交流,在观察青霉、黑根霉和蘑菇时,要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观察,并结合青霉、黑根霉和蘑菇的形态结构图,具体了解各自的特征,从个体到共性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比较,从而深刻全面地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酵母菌培养液、发霉的橘子和面包、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助学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3分钟)
1、【展示实物馒头】疑问:你知道馒头是怎样做的吗?
馒头若储存不当会发霉、长毛,馒头变质是哪些生物造成的?
2、【展示实物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等】疑问:你能说出这些生物的名称吗?它们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揭示课题:第三节 真菌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2万种,我国大约有4万种。
由老师引导,产生疑问。
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
真菌
通过生活中的真菌实物展示,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6分钟)
[过渡]:酵母菌、霉菌是常见的真菌。真菌的细胞结构怎样,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一、分组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提出实验要求:
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照课本,检查实验材料器具。
仔细阅读实验步骤。
3、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正确使用显微镜、放大镜)。
并回答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画一个酵母菌的形态图。
(2)观察柑橘上的青霉、面包上的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
(3)比较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个别指导)
根据实验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
检查实验器材,
阅读实验步骤,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
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小组间分工、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一)
(8分钟)
据学生反馈情况,各小组相互补充,然后教师作适当点拨:
1、出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请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与细菌细胞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出示蘑菇结构图,认识各部分名称。
3、出示表格,比较青霉和黑根霉的区别。(见附件2)
通过观察比较,青霉和黑根霉的共同点是什么?
4、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
学生完成后反馈以上问题。
认识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名称。
真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看图,说出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填写表格。
都是丝状真菌。
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细胞个体,霉菌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直立的菌丝顶端有孢子囊。
结构决定功能,每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是了解这种生物的基础,点拨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的重视。
利用表格,使学生容易回答问题,而且二者的特点清晰、明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
(8分钟)
[过渡]: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它们靠什么生存?它们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二、真菌的生命活动
请阅读116-117页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真菌的营养方式有几种?
2、酵母菌和霉菌的生存条件一样吗?影响真菌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物质)
真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补充:酵母菌出芽生殖)
有菌盖打开和菌盖未打开的蘑菇,你买哪一种?
(点拨:菌盖未打开的蘑菇营养价值较高)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认识一些真菌,与细菌、病毒一样,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两面性。你知道哪些真菌可为人类利用,哪些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举例回答。
反馈:(1)可以被食用的有哪些?
(补充: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物。 经常食用食用菌,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
(2)珍贵的药材有哪些?
(补充:冬虫夏草和茯苓也是药用真菌)
(3)生产生活中常用哪些?
(4)真菌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危害?
(补充:足癣也是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病是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提示:辨别毒蘑菇可行的办法是专业人员根据蘑菇形态特征的分类进行鉴定,甚至借助显微镜才能辨别清楚,普通人一般难以辨认。对于野蘑菇中毒的预防,主要是不随意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蘑菇)
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
营腐生生活和营寄生生活。
酵母菌有氧、无氧均可,霉菌需氧。
有的单细胞真菌分裂生殖,霉菌等菌丝断裂片段形成新个体,多数真菌依靠孢子繁殖。
阅读课文,据生活经验举例回答。
食用:木耳、银耳、平菇、香菇等。
灵芝、猴头菌、等。
酵母菌和曲霉用于酿酒、造醋等酿造业;利用青霉制造青霉素;利用真菌防治农林害虫。
使食物、纺织品等发霉变质;使人患病(手癣、足癣);有些蘑菇有毒。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可以不讲,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可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知道真菌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看待:利用真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预防真菌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知识整合
交流建构
(5分钟)
[过渡]: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五种生物,其中四种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每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各有特点。
1、出示植物、动物、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见附件1)
2、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有明显的差异,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见附件3)
仔细观察几种细胞结构图,说出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比较几种细胞的结构,使学生对每种生物进一步了解。
通过表格,对三种微生物进行比较,也是对前三节的简单小结。
课堂小结
(2分钟)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真菌,知道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繁殖方式,也知道哪些真菌可为我们所用,哪些真菌我们要远离或杜绝它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完成生物助学93页“自我感知”
对本课内容回顾,查缺补漏,加深记忆。
课堂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
A类:青霉、曲霉和蘑菇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形的_______;细胞内没有________,都要利用现成的_______,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它们都靠_____来繁殖后代。
B类:夏天,食品和衣服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 )引起的。
A.霉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C类:据左图回答问题:?左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图中标号名称:
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课下作业:
到附近的市场、超市、或野外,调查我们本地有哪些真菌,哪些可以食用?记录它们的形态、颜色、生活环境、营养价值等,撰写调查报告。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互相纠错、补充。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同时规范学生答案,
课下调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延续到课下,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附件:1、细胞结构图
附件:2、
形态
菌丝的颜色
孢子囊的颜色
孢子囊的着生部位和形状
青霉
丝状
无色
青绿色
直立菌丝的顶端、扫帚状
黑根霉
丝状
无色
黑色
直立菌丝的顶端、
附件:3
形态
结构
营养
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
细菌
真菌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真菌的结构,还应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真菌及它们的生命活动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以“问题-任务-自学-探究”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不足之处:
1.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有些遗忘,实验前或课前,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2.让学生自己将自己能找到的真菌带到课堂上来展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为下面的观察与思考等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也为师生总结真菌的主要特征提供了条件,同时,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物和我们关系无比密切,由此增强了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3.本节课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有毒野生菌的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