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生物的分类单位》 课件+ 教案+ 学案 +素材(打包6套)

文档属性

名称 2.4.2《生物的分类单位》 课件+ 教案+ 学案 +素材(打包6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06 15:39:45

文档简介

学生活动:制作自己的生物分类海报
带上纸和笔到校园内或公园里。记下你在那儿见到的10种生物的名称。记录下你所观察到的每种生物的生命特征并将其分界。做一张海报贴在教室里,这张海报要包括生物的研究地、俗名和学名、生命特征以及所属的界。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导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生物分类单位(重点)
2、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血缘关系(难点)
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划分为 、 、 目、 、属、种7个不同等级,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是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仔细阅读教材P127最后一段,尝试写出猫的分类地位。
猫→猫属→ → → → →动物界
3、分类单位的特点:分类单位越 ,包含的生物物种越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反之,分类单位越 ,包含的生物物种越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
4、分类学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已经能够根据生物在 水平上差异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生物之间的 和 关系。
二、合作探究
1、在生物的7个分类等级中,哪一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为什么?
三、达标反馈
1、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门、纲、目、科、属、种
C、界、门、纲、科、目、属、种
D 、纲、目、科、属、种、门
2、下列分类单位中,哪一个单位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 )
A、梅属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
3、下列不属于同一分类等级的是( )
A、鱼类 B、鸟类
C、哺乳动物 D、环节动物
4、小新同学在鸟岛上旅游时,看到一种大雁,经过查阅资料,他找到了这种大雁在分类学上的位置,请你帮助小新确定下列哪项时正确的( )
A、鸭科、雁目、雁鸭亚科、雁属
B、雁目、鸭科、雁鸭亚科、雁属
C、雁鸭亚科、雁目、鸭科、雁属
D 、雁属、鸭科、雁鸭亚科、雁目
5、下列哪种植物和其他三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远( )
A、雪松 B、银杉 C、卷柏 D、银杏
6、对珍稀树种的研究发现,该树种体内有一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要大量提取这种特效药,下面的方案中,最科学的是( )
A、在同科植物中寻找 B、在同目植物中寻找
C、在同属植物中寻找 D、进行大量砍伐,防止被盗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的分类单位,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
2.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八角茴香和莽草两种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请学生观察:他们的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都很相似。八角茴香的果实有香味,是人们熟知的调味品—大料,而莽草的果实内含有毒素。曾有过误将莽草果实当作大料食用而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原因就是两者不易区分出来。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呢?那就必须分清生物的种类,只有正确的识别生物的种类,研究和掌握他们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生物资源,而要正确地识别生物的种类,就一定要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引入课题。
【学点一】生物的分类单位
1、假设你遇到几个单词plant 、play、 plum 想知道它们的意义,怎么办?
让学生讨论查英文字典的方法,由此引出生物的分类单位。
精讲点拨:同样道理,生物圈中的生物依据不同的特征划分为7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例:现在有四种生物:猫、老虎、水稻、小麦,将这四种生物进行分类。
猫与__________一类,水稻与__________ 一类。
2、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生物的分类单位”部分,找出生物共分哪7个等级?
通过各小组的讨论,发表见解,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和完善。
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中的生物划分为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通过对特征的逐级分析,得出结论:界是最大的一级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过对这两组生物的比较分析得出:界的共同特征最少,种的共同特征最多。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达标检测】
1.在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亲缘关系时,常考虑它们的分类地位,下列分类单位中,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科 B、目 C、种 D、属
2、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
3、下列是茄、辣椒、高粱的分类地位图示,分析:从分类地位看哪两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多,哪两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少,哪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近?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茄目 茄目 莎草目
科 茄科 茄科 禾本科
属 茄属 辣椒属 高粱属
种 茄种 辣椒种 高粱种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重难点)
2、尝试鉴别生物。
3、通过学生活动、观察、讨论等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合作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5分钟
什么是生物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
上节课我们对一些生物进行了分类,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物的分类单位。
学生回忆、看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强化旧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预习展示
5分钟
1、首先让选取学生1-2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结合本节<<助学>> 中的自主学习进行)
2、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希望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可以解决你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进行预习展示,并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困惑。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
合作探究
25分钟
一、生物分类的等级
【激趣】
展示一张中国地图:
我国幅员辽阔,你如何在地图上快速的找到我们的学校?
为了方便,我国的行政区域的分类单位分为省、市、区、乡(街道)等几个不同的等级,根据这些等级我们可以在地图上快速的找到我们想找的地方。
根据同样的道理,生物学家将生物圈中的生物依据不同的特征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学生自学课本127-129页“生物的分类等级” 部分,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 地球上的生物依次分成哪些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2)在这些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3)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哪一个等级单位的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哪一个等级单位的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哪一个等级单位中生物的差异最小,共同特征最多?哪一个等级单位中生物的差异最大,共同特征最少?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前三个问题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较好,基本上都能解决。只有最后一个,有些同学还有点糊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发现马种就只有马一种生物,它们之间都很相似,共同特征很多;马属就包括了斑马和马了,生物种类多了,差异变大,共同特征少了;马科包括斑马、驴、和马,生物种类更多,差异更大,共同特征更少。随着等级单位的变大,生物种类越来越多,差异越来越大,共同特征越来越少;反之,生物的等级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少,差异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生物圈中的生物划分为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单位是界,最小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在七个分类等级中,种的共同特征最多;界的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二、尝试鉴别生物
【问题激疑】如果你去野外游玩,见到了一种不认识的生物,你怎么才能知道它的分类地位呢?
讲述: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人们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出了方便、快捷查出生物地位的检索表。
请学生看课本128页的检索表。
教师讲述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利用检索表中特征的描述,对照生物的特征进行鉴别,先看符合哪个1中的内容,如符合,再看符合这个1下一级的哪个2中的内容,如此逐条对照,选择符合的项目,最终指出此生物属于哪一类。
组织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课本128页图2.4-3生物的分类鉴定。
学生鉴定后汇报答案。
大猩猩——灵长目
坡鹿——偶蹄目
斑马——奇蹄目
狼——食肉目
大象——长鼻目
教师讲述:通过查检索表,我们可以确定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判断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现在科学家还可以根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大小来确定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不错,希望同学们可以再接再厉!
学生说出先从大范围内找到山东省,再找到枣庄市,再找市中区这个小范围,再找到我们的学校。
学生自学课本127-129页“生物的分类等级” 部分。
小组讨论,选发言人发言。
听教师讲述不懂的地方。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
回答利用检索表去鉴定。
听教师讲述,学习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动物四肢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鉴别大猩猩、狼、斑马、坡鹿、非洲象属于哪一个目。
由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
为学生有效的从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创造条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表见解,相互交流,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在讨论中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参与探索,使每个人的思维都获得提高和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动物例子来讲,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师的引导归纳让学生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形成系统的体系,将学生讲述和回答不到位的地方予以补充和点拨,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讲述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鉴定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单位的大小与包含生物物种多少的关系,生物的分类单位的大小与生物亲缘关系的关系,初步感悟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
对学生的表现予以鼓励性评价,增加其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巩固总结
4分钟
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吧!
谈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本课内容,并谈谈收获,提出还未解决的问题请教师帮助解答。
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巩固本节课所学。
测试评价
5分钟
过渡:同学们总结的都不错,让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能不能将自己所学的学以致用。
1、在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亲缘关系时,常考虑它们的分类地位,下列分类单位中,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科 B、目 C、种 D、属
2、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3、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
4、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根据生物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5、完成课本129页的第1、2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布置
课下作业
1分钟
课下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从图书馆借一本检索书,尝试鉴别校园内的十种生物。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分层作业。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的分类等级以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重难点)
2、尝试鉴别生物。(难点)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对生物进行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4、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植物检索表的查询。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展示:370404200004220025
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身份证号码,其中刘文婷同学会反应的更强烈一些,因为这是她的身份证号码。
教师:大家知道这组数字一共多少个?代表什么含义?有什么规律吗?
刘文婷:这18个数字组成了我的身份证号码。它是有规律的: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师生补充:37代表山东省,前一个04代表枣庄市,后一个04代表峄城区,2000,04,22代表出生于2000年4月22日,002代表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5是一般是随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校检码,有时也用x表示。它们是按照地址和出生年月日的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教师:你们的身份证号码和她的有相同的吗?
学生:没有。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不同的,都是唯一的。
教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身份证,它包含我们的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也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作为生物圈中的生物家族的一员,人类在生物圈中的身份证又是怎样的呢?每一种生物是不是也都有着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呢?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揭开这个谜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生物学兴趣,而且很自然的引导学生联想到每种生物的在生物圈中的分类地位,从而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1、教师展示图片,问:这些植物的标牌是不是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呢?这些标牌中,共同具有的是哪些项目?
学生观察交流:可以看作是这些植物的身份证。分别写有各自的中文名字、学名、所属的科、特征等。
共同具有的项目是学名和所属的科。
教师:这个“科”就是确定某种生物身份所必需的项目之一。下面同学们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阅读教材127页,思考:生物的分类地位是如何来确定的?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学校里一些植物的标牌,让学生感受到分类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对分类有些感性的认识,也很自然地过渡到分类的基本单位。
2、教师出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7页。
(1)生物学家把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为几个分类等级?
(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哪些?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生物分类中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单位?
(4)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解释?
(5)分别描述萝卜和小麦的分类地位。
学生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
生1:7个等级。
生2:种、属、科、目、纲、门、界。
生3:界和种。
生4:不对,物种包含这一种类的所有生物。
生5:萝卜: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萝卜属-萝卜种。
生6:小麦: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小麦属-小麦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对分类单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分别描述出虎、猫、狼的分类地位,并进行比较。
1、目前动物界中,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就有150多万,节肢动物门的动物种数超过100多万, 哺乳纲的动物种数大约有4000多种。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的大小与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所有的虎都是一个物种,虎与兔同属于哺乳纲,不同目。那么东北虎与华南虎之间的共同特征多,还是虎与兔之间的共同特征多?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分类单位的大小与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有什么关系?
3、对于虎、猫和狼,你认为哪两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不难看出:猫与老虎的亲缘关系较近,因为它们的共同特征多,同属于猫科;而猫与狼的亲缘关系较远,它们同属于食肉目。)
4、请同学们综合以上题目分析,归纳总结分类单位的特点。
学生识图,分析交流:
生1:虎和猫同科不同属;虎、猫和狼同目不同科。
生2: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生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的越小,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生4:虎和猫;虎和猫同科不同属;虎、猫和狼同目不同科。虎和猫之间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较近。
生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设计意图】:教师将教材中的分类地位图解,适当的进行删减和增添,并通过进一步深入的提问,逐层深入,层层剖析,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分类单位的特点。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人的分类地位?怎么办呢?
教师课件展示:biosphere
问:你知道这个英文什么意思吗?怎么办呢?
生:查英汉词典。(生物圈)
师:最快速度要查到,有何规律呢?
生:b…. bi…. bio…..是个范围逐渐缩小的查找依据。
师:有没有这样一个工具来查找人和其他的一些动植物的分类地位呢?由此过渡到“检索表”的学习。
【设计意图】:将学生熟知的字典和检索表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检索表就是一个查阅生物分类地位的工具;同时也引发学生思考,能否按照查字典的方法,来鉴别生物的分类地位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8--129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检索表依据什么编制出来的?(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
教师点拨: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织出来的。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四、哺乳动物检索表
根据哺乳动物检索表,说出教材图2.4-3图中的5中哺乳动物分别属于什么目?
(大猩猩属于灵长目,坡鹿属于偶蹄目,斑马属于奇蹄目,狼属于食肉目,大象属于长鼻目。)
分析交流,怎样利用检索表鉴别生物?(①利用检索表中特征的描述,对照生物的特征进行鉴别;②逐条对照,选择符合的项目;③最终找到该生物属于哪一位置。)
练习使用检索表,完成教材129页“巩固提高”的第2题。并通过查阅本题的检索表,判断向日葵、玉米和银杏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并说明理由。(从检索表可以看出,向日葵和玉米的共同特征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近。)
归纳总结,检索表有什么作用?(①利用检索表可以方便快捷鉴别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 ②利用检索表可以判断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教师点拨】: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分类已经发展为生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物分类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已经能够根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大小进行分类研究,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生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科学家们研究黑猩猩基因组草图得知,组成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的碱基对序列,仅有1.23%的差异。这就更有力的证实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五、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1、鉴别人的分类地位?
2、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已年届垂暮,可是无儿无女,正在发愁让谁来继承遗产。它委托律师狐狸先生帮忙寻找继承人。虎、豹、猫、狼、熊、兔和蛇都来了,你帮助狐狸先生判断一下,谁能够继承老虎的遗产呢?
3、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分类的智慧。学会正确地分类,你的工作、学习将更有条理,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和谐。运用你掌握的分类方法,整理自己的衣柜、书架、旅行袋、书包等。注意观察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中药房、超市中的分类方法,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将分类学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六、课堂总结:
用生物分类来确定一个物种是最正规的、最科学、最准确的方法。通过生物分类,能知道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同时更好地区别不同的生物,并进行研究。生物分类也是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意义)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1、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反之,相反。
查阅检索表,尝试鉴别生物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蜜蜂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同一种动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类群名称呢?1.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以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尝试鉴别生物。生物分类的等级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
分类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是怎么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每一匹马都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它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为同一个科——马科。犀牛不属于马科,它们的足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马、羊、虎、兔等动物之间差别更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这些动物都有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1.分类等级 ,包含的生物种类 ,
各生物间共同特征 ,亲缘关系______。
越多越高越少越远2.分类等级 ,包含的生物种类 ,
各生物间共同特征 ,亲缘关系______。
越少越低越多越近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猩猩属人科人属犬属狐狸属犬科尝试鉴别生物根据生物之间的 和 程度,人们按照生物 编制出了方便、快捷鉴别生物地位的检索表。相似差异分类单位1.四肢上都有5个手指,且具有灵活的拇指……灵长目
1.四肢上没有5个手指,且没有灵活的拇指
2.四肢上有爪子和趾甲,没有蹄子
3.具有长而有利的象鼻………………………长鼻目
3.具有能撕咬肉的尖牙………………………食肉目
2.四肢上没有爪子和趾甲,有蹄子
4.四肢的蹄趾数为偶数……………………偶蹄目
4.四肢的蹄趾数为奇数……………………奇蹄目哺乳动物检索表你能利用检索表查出它们是什么目的动物吗?灵长目长鼻目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禾本目 锦葵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锦葵科
属 小麦属 稻属 锦属
种 小麦 水稻 陆地棉
对于小麦、水稻和陆地棉,你认为哪两类生物之间的
共同特征较多?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禾本科;陆地棉和小麦、水稻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小麦和水稻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多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的关系:种是基本单位,界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更加准确的确定生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1.分类单位2.分类的意义:1. 对生物分类中“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种”中仅包含几种生物
B.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种”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为还有品种C2.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是( )
A.认识和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
B.便于人类采集生物标本
C.消灭所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大量捕获对人类有用的生物。 A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分为七个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