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的教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的教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11-07 0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的教案
惠安广海中学(一中分校)化学组 张锦煌
[课 题] 燃烧与灭火
[授 课 人] 张锦煌
[学 校] 福建省惠安广海中学(一中分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3.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 能科学辩证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和爆炸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可能危害性。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 掌握从科学探究过程中合理提出问题,及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媒体演示、小组讨论、科学设想等。
[教学用品]
仪器药品:白磷、红磷、蜡烛、碳酸钠、盐酸、棉花、酒精、煤碳、铜片、火柴、烧杯、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集气瓶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Flash动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入】展示神州六号【引入】演示家庭小实验内容:①点燃一根蜡烛②将用纯碱与食醋制得二氧化碳倒在蜡烛上,蜡烛熄灭。 看过之后令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讨论归纳】 筛选与本课相关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其修正为以下2个探究题目: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参与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注意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实验探究】用镊子夹取两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观察现象。点燃两支小蜡烛,用大小不一的两集气瓶分别罩在上面,观察现象。用坩埚钳分别夹住小木条和小块煤,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指导分组实验】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得的事实进行归纳整理,经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分组讨论】听取各组的汇报【实验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师生互动】 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从燃烧引起的灾难引入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利用好燃烧这把双刃剑。【理论探索】理论探索灭火的原理分析【总结】幻灯片展示【灭火分析】分析几种常见灭火措施的原理。【媒体演示】Flash播放动画,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利用电脑展示一些具体的灭火的图片和录像,与学生共同分析其灭火原理。 【练习】在图中找出这座房屋中的防火措施,并设计一种合理的自救措施。 【媒体展示】火灾自救【课堂练习】(略)【小结】完成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调查你的家庭、学校或一些大商场的防火措施 展示杨利伟与火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有关燃烧与灭火的小实验 各小组通过讨论后提出问题如:①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②产生气体是什么?③火焰为什么熄灭?④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所提出问题,得到本节课的2个探究题目。 探究讨论实验面前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猜想与假设、得出结论: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物质必需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幻灯片展示:燃烧的灾难。2、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讨论,总结,灭火的利用。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分析图片和录像中所用的灭火原理。 学生针对本次探究活动作出反思,发现自己或他人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师生一起观看火灾与自救的Flash动画,并一起讨论。师生一起总结本节内容。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简单有趣的家庭小实验导入课题,激发好奇心理及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做科学”的过程。 培养学生从化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激励性语言引导下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能主动地或在他人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及同组同学互相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联系。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在学生、教师探讨过程中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生动有趣的图示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利用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安全教育,学会正确的自救。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形成网络化的知识,加深记忆。通过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二、灭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