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化学与环境(二) 课型 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紧缺及污染严重的现状,知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2)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污染水体的物质(元素)、“赤潮”和“水华”的成因和危害,水体中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3)通过探究性实验,初步掌握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4)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与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物品回收标志。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通过学生实验,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体污染的情况调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通过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与有用性,对学生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4)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废物利用,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认识水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树立环境保护、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意识。
难点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污水净化实验的仪器用品。学生:就下列调查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1)收集水体污染造成危害的事例及有关图片资料;(2)调查一下学校所在地或家乡水体污染源,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建议;(3)查阅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说不久的将来,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4)查阅有关资料,思考回答: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是否会导致水质恶化?(5)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在海洋上生成“赤潮” 和淡水中生成“水华”的报道。你知道产生“赤潮” 和“水华”的原因和危害吗?(6)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如金属离子铅(Pb)、镉(Cd)、汞(Hg)、农药等,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你知道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的?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调 控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保护水资源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2.节约用水,防止浪费。3.防治水污染a.水体污染的原因(污染源)b. 水体污染的危害 c.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d. 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与有用性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3.认识物品回收标志学生谈感想教师小结 大屏幕演示:水体污染及危害的几幅图片创设问题情境1:“为什么说不久的将来,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教师适当补充)创设问题情境(1):你怎样做才能节约用水?(教师补充介绍节水徽记)(2)你知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吗?(3)水体污染都有哪些危害 ?(4)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是否会导致水质恶化?(5)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在海洋上生成“赤潮” 和淡水中生成“水华”的报道。你知道产生“赤潮” 和“水华”的原因和危害吗?(6)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如金属离子铅(Pb)、镉(Cd)、汞(Hg)、农药等,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你知道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的?(教师适当补充)创设问题情境:常见的水净化的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其原理吗?展示:污水净化实验装置。引导、点拨学生分析实验装置中自下而上各用品的作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提供污水净化实验的仪器及用品。)录象:固体废弃物及其危害性与分类回收。设疑:(1)为什么说一种固体废弃物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2)为什么说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创设问题情境:P243——观察与思考(1)(2)展示:物品回收标志设疑:“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哪里看到的?”创设问题情境:说出生活垃圾的种类。属于可燃垃圾的有哪些?属于不可燃垃圾的有哪些?属于资源垃圾的有哪些?属于有害垃圾的有哪些?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或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1.了解水资源紧缺及污染严重的现状,知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2.知道污染水体的物质(元素)、“赤潮”和“水华”的成因和危害,水体中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3.初步掌握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4.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与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物品回收标志。 观看、思考,谈感想。交流讨论问题1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讨论研究问题(1)(2)(3)(4)(5)(6)。小组同学代表发言,并展示所收集水体污染造成危害的事例及有关图片资料,其他同学补充。观看录象:水体污染造成危害的事例及有关图片资料:“赤潮事件”、 “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等谈感想思考、讨论、回答学生分组探究实验P241----图9-20边实验边讨论,进一步归纳污水净化的方法、原理、步骤。谈感想。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回答小组竞赛谈体会、问题?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点的整理工作。 如此引出新课,比较自然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查阅资料、讨论的同时,初步了解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水资源紧缺及污染严重的现状,知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增强学生节水、环保的意识。这样处理较简练、自然。教师抛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然后汇报结果,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配合节水徽记含义的介绍,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爱护水,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再结合老师提供的录象资料,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了相关知识,并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生活与化学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利用污水净化实验装置,层层剖析。并配以亲身实验,理论结合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并归纳步骤。学习起来轻松、有趣。通过观看录象,学生广泛地谈感想,自然引出新内容。教师恰当设疑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与有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的渗透。再通过学生讨论问题(1)(2),从而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结合生活,认识物品回收标志,同时配合小组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树立爱护环境、废物利用,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练习 1.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是(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 ③水力发电 ④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⑤使用无磷洗衣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⑤ D②③⑤2.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努力完成燃煤区的改造,提高空气质量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④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水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其原因是(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鱼类营养 B. 水中缺氧,使鱼窒息死亡C.水中某金属含量过多 D.水中氧气过多4.6月5日是2003年世界环境日,该年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举出两种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 。5.“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将下列生活垃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鱼骨 ②果皮 ③碎玻璃 ④废电池⑤废旧金属制品 ⑥废报纸⑴回收后可进行填埋处理的是(填写符号,下同) 。 ⑵回收后可再利用的是 。6.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至少答出两点)(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败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 (填名称)。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7.实验室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化装置进行少量污水的净化,操作方法如下:取少量污水,选择适当的物质调节污水的至中性;向调好的污水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将静置后的污水慢慢注入如图所示的简易净化装置中;向过滤后的水中加入少量漂白粉,搅拌。回答下列问题:(1)为判断污水是否呈中性,甲同学采用向少量污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的方法;乙同学采用试纸测定的方法。据表提供的信息判断:哪位同学的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说明理由。 0 1 2 3 4 5 67 8 9 1011 12 13 14石蕊试液红色紫色蓝色在净化的过程中,活性炭、漂白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用适当的词依次将上述水处理的步骤填写到下面的方框中。
随堂检测题 1.5月28日,“引英入连”引水工程队胜利竣工,缓解了大连市内供水的紧张情况。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大连濒临黄海、渤海,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有人预测: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D.工业“三废” 经处理后再排放2.我市是缺水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止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④ 抑制水生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A.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B.消毒杀菌 C. 沉降泥沙 D. 吸附悬浮物4.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任由水笼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5.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某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中的是( ) ①废旧报纸 ② 废铜线 ③一次性塑料饭盒 ④口香糖 ⑤ 果皮⑥ 废矿泉水瓶 (7)废铁锅 A.①③⑤(7)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 (7) D. ①②⑥(7)6.为保护我市水资源,我市已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大量含磷洗涤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填序号) 。①水中植物疯长② 水中缺氧 ③水质变坏④ 鱼类死亡7.“中水”是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 。指出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 。8.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必须强化环保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请从环保角度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了避免水被污染,主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作业 补充:基础练习1.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你认为下面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球被称为“水星”,所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C.经过净化、消毒的自来水是纯净物D.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下列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③汽车尾气④酸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为了保护生活环境,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 ②禁止使用方便筷、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③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质燃料燃烧 ④在城市中,绿化大街小巷⑤垃圾分类回收,在居民区增设废旧电池回收点⑥研制新型环保制冷剂,取代氯氟烃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⑥ C.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4.为建一大型热电厂,广泛收集意见。你认为可取的是 ( ) 建在居民区附近B. 建在水源丰富,交通方便、能防污染的地方C.建在干旱地区,可脱贫致富 D. 企业有权自主选择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3年世界环境主题是“水,25亿人之生命所在”。你怎样理解这个主题的含义?如何解决人类日益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至少三条)P243----31.练习与实践:1.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利用家庭现有的器材自行设计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并成功地将一瓶红墨水进行了净化。(1)小明同学设计的净水器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简易净水器,你的方案是(可以用实物示意图表示)社会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你知道大连的环境主要的污染源有哪些?污染程度是否严重?你认为我们应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工作?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很开放,可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污水 水 水 水 水水
处理后的水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