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源基地的建设。
【教学难点】
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3、四季的形成。
教材、PPT。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按性质分类:
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开发条件
阅读分析: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 ⑵分布范围广 ⑶煤种齐全 ⑷煤质优良 ⑸开采条件好
过渡: 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
2、市场广阔
提问: 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⑶阅读图3.2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过渡: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
阅读分析:阅读山西省位置图。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⑴临近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⑵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转折: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1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80年代以后,重点建设了山西能源基地,我们接着看看山西省的措施和成就。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①了解几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
②通过柱的高低判断各年总产量,这说明了我国能源需求的稳步增长,同时输出的煤炭和出口的煤炭都是很多的。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现在的山西,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读图分析:图3.4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 ,分析为何“西煤东运”(不向西、北运)
转折:单纯输送煤炭,有一些弊端,如交通压力大,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费结构落后,故山西也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转换方式:①坑口电站输出电力 ②炼焦业输出焦炭
读图分析:图3.5山西能源的转换 (80年代开始能源转换率在稳步上升)
图3.6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煤炭的调出量始终多于电力的调出量,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反映了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活动:1.对于山西来说到底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通过活动探讨问题
2. 山西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请同学阅读完资料后回答
本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资源开发的条件,我们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第二我们主要讨论了能源基地的建设,山西省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进行能源基地的建设。山西充分利用这里的煤炭资源,加强了能源基地的建设。所以山西的煤炭产消量一直在我国占第一位。但是,越是在市场条件越好的情况下,我们越应该要看到它存在的危机,因为山西省能源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页活动活动题第2题的材料,分析山西省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挑战?
学生回答:
师:从材料可看出山西省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4)山西煤的开采条件不具优势。
如果你是山西省省长,你会采取什么对策实现山西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重新确定发展方向、重新挖掘区域优势
山西省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进行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
1、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能源
请同学们看课本,思考讨论:
1)山西构筑的三条产业链分别是什么?
2)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
3)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学生讨论回答
师:山西构筑的三条产业链分别是:煤—电—铝产业链,在工业炼铝中,主要采用电解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有了电能保证可大力促进炼铝工业发展,输出铝制品;
煤—焦—化产业链,山西省有优质的主焦煤基地,发展炼焦业可以为省内外的钢铁工业提供燃料,炼焦的副产品如焦煤油、煤渣等还是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
煤—铁—钢产业链,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附近省(区)有丰富的铁矿,可建立移铁就煤型的钢铁工业基地,一方面可以输出钢铁,另一方面又为本地煤炭开采和冶金工业提供机械制造原料。
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了本省丰富的煤炭、铝土矿资源及附近省(区)的铁矿资源,同时还须依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构建起来。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由单一煤炭为主转向多元化,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动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加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看课本46页活动,完成活动题目。
过渡:能源的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例如,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燃煤发电,洗煤和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同步。
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师: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环保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除了调整产业结构之外,还有哪些举措呢?
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归纳、交流。
学生回答
师:1.调整产业结构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3.加强“三废”的治理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山西省能源基地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科技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同时保护与治理了生态环境,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略。
课件26张PPT。课堂导入离不开——能源资源学习新知能源概述与分类能源
性质山西的概况简称____
省会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交界
地处我国____________
所处地形区________黄土高原晋内蒙古、冀、豫、秦太原中部经济地带一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
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2)分布范围广(40%)(3)煤种齐全(10大煤种)(4)煤质优良(动力煤,主焦煤)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1)储量丰富(2700亿吨)(5)开采条件好(露天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找煤田、煤矿煤田的煤层中还有丰富
的煤层气—清洁燃料--1/32、市场广阔2、市场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能源缺口扩大<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2、市场广阔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比重较小比重较大比重较小比重大比重较大比重较小比重极小比重大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答: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3、位置 交通3、位置 交通比较便利适中,一、资源开发条件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P41 阅读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人口基数大能源效率低下
环境污染严重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007年
6.3亿吨
全国第一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OUTOUTOUT运量大成本低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兖—日铁路实现海陆联运,减轻陆地铁路和公路的南北运输压力主要的运煤铁路线:京包线、大秦线、石太—太焦—焦兖日线、神黄线等
主要的运煤港口:秦皇岛、黄骅港、日照、青岛、烟台等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原煤外运发电量和焦碳产量呈上升趋势,能源转换效率在1985—2000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煤和电力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但电力输出量增加更快。其他资源的消耗
环境效益运输成本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挑战:
(1)市场缩小
(2)其他能源竞争压力增大
(3)开采成本上升对策:
(1)加快技术设备更新、调整产业结构
(2)延长生产链:由一次能源(煤)过渡到二次能源(电);发展高能耗原材料工业,提高经济效益
(3)加快技术装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三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单一煤+铁+铝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四(2)具体方法和手段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③三废的治理能源
资源
的开
发能源的分类资源开发条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综合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全国能源基地对环境影响大
造成生态环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