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练习题
1.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
A.蒸馏水 B.酒精 C.汽油 D.生理盐水
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中除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
溶质
溶剂
水
酒精
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汽油
碘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苯 C.汽油 D.酒精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牛奶 C.植物油 D.面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组成物质的元素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5.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蔗糖
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淀粉 B.无水硫酸铜 C.食盐 D.冰
7.属于乳浊液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石灰乳 D.石灰水
8.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9.下列物质遇水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食醋 D.面粉
10.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形成乳浊液的是( )
A.食盐和水 B.花生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面粉和水
11.下列关于乳化和乳浊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入乳化剂后,植物油可以溶于水中形成乳浊液
B.衣服干洗的原理就是乳化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后形成乳浊液
D.生活中含有乳化剂的物品有洗洁精、洗面奶、洗发水等
1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D.?用沐浴露洗澡
1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B.?酒精???????????????????????????????????????/C.?汽油???????????????????????????????????????/D.?苯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完全溶解后,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C.?AB液面均无变化?????????????????????????????????????????????????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饭后某同学在碗里加了几滴洗洁精,碗上的油污就被水冲走了。对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这是乳化现象?????????????????????????????????????????????????????
B.?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是溶液C.?植物油被洗洁精分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到了水中?????
?D.?乳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16.生活中的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有广泛用途,请各举一例.
(1)悬浊液 .
(2)乳浊液 .
(3)溶液 .
17.将生石灰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将该液体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该清液属于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组成该清液的物质为 和 ,其中前者属 (溶质或溶剂,下同),后者属 .
18.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 .加了洗洁精的水也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 .
19.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水的①、②号试管中。充分震荡后发现:①号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②号试管内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则①号试管内是________(选填“溶液”或“乳浊液”,下同);②号试管内是________。
20.家庭小实验: 利用玻璃瓶和一些必要的药品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空白处.
实验内容
/
/
/
/
振荡
静置
21.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功能等将知识分类.请根据除污原理将下列方法分类. ①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②用肥皂水洗衣服? ③用洗发露洗掉头发上的油污④用汽油将衣服上的油漆洗掉???? ⑤用酒精洗掉碘?????? ⑥用面碱溶液清洗餐具分类标准________;所选选项________(填序号).
22.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____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
(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操作过程
/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______。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________。
(4)【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
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查阅资料: 溶质溶解包括溶质粒子扩散(吸收热量)和溶质粒子水合(放出热量)两个过程。进行实验:分别称取一定量的NaCl、NH4NO3、NaOH,再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室温下分别按下图操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1)请填写完成上表中的空白。
(2)图中①的操作是________, ③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________。
(3)为了便于与比较,该实验方案中需注意________。
(4)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对溶质溶解时两个过程热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展开了讨论。请选择上述一种溶质的溶解进行分析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A。
4. C。
5. A。
6. C。
7. A。
8. D。
9. B。
10. B。
11. D。
12. A
13. C
14. A
15. B
16. (1)石灰乳用于刷墙;
(2)洗洁精用于洗涤油脂;
(3)生理盐水用于治病(合理即可).
17.悬浊液; 溶液. 氢氧化钙和水,溶质,溶剂.
18.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19. 乳浊液;溶液
20. 食盐溶于水|植物油分散到水中|泥土分散到水中|植物油溶于汽油中|稳定的存在|植物油上浮到水面|泥土沉淀到底部|稳定的存在
21.发生乳化作用;①③③
22.(1)①⑤ (2)用玻璃棒搅拌(3)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4)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