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习题
一、选择题
1. 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现在生存的动物 B.现在生存的植物
C.生物的个体发育 D.化石
2. 不同地 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小型到大型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
3. 根据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比较法和科学推测 B. 模拟实验
C. 调查法和观察法 D. 设置对照实验
4. 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到现在已经发现并捕获了好几百条腔棘鱼。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和珍贵
B.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和珍贵
C.该物种出现年代较晚,但目前已十分稀有
D.该物种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贵
5. 马化石的研究揭示出( )
A. 生物进化的长期性和渐变性 B. 马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生物进化从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D. 动物界的一般进化历程
6. 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不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 )
①陨石 ②化石 ③活化石 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
A. ①② B.① C.②③ D.②③④
7. 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
A.△→□→☆ B.☆→□→△ C.△→☆→□ D.☆→△→□
8. 科学家在挖掘地层时发现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化石形成的过程可用图表示,正确的顺序是( )
/
A. a→c→b→d B.c→a→b→d C.c→d→b→a D.a→b→c→d
9. 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绝灭。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也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
A. 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B. 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 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10. 下列不属于化石的是( )
A. 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D.阿拉加斯加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11. 下列比较研究中,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趋势的是( )
A. 各地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比较 B. 某地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的比较
C. 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 D. 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
12. 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3. 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进化论现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二、填空题
14. 布丰的____________认为物种____,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____,特别是____和____的变化。
15. 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__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_________到________,从水生到陆生。
16. 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__________。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___________,包括D_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三、探究题
17. 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
(1)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三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三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虫的、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
/
(1)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有____,适于__________;____,适于__________;____,适于___________。
(2)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的;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的;形成化石C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的。
四、材料题
19. 细胞色素C是由104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1
袋鼠
10
天蚕娥
31
马
12
小麦
35
响尾蛇
14
酵母菌
44
请根据上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____;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3)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2.【答案】B
【解析】ACD、“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B、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小型到大型”,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所以,“不同地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由小型到大型“.
/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因此通过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可直观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直线进化论 可变 改变 气候 食物
15.【答案】C A 低等 高等
16.【答案】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17.【答案】(1) 鸟类和爬行类 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 (2) 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解析】(1)“顾氏小盗龙”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似之处,因此,科学家认为“顾氏小盗龙”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鱼类动物比鸟类和爬行类更早出现。
18.【答案】(1) 门齿 切断食物 臼齿 磨碎食物 犬齿 撕裂食物
(2) 食肉 食虫 食草
19.【答案】(1) 原始祖先 (2) 生物进化 近 远 黑猩猩
(3) 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