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充满魅力书画和戏曲艺术第2课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仓颉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错误的史实,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1、汉字的发展山蛇鸡龙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 文字。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属于象形文字。1、汉字的发展 ——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1、汉字的发展——小篆(秦代)与金文相比:小篆有什么特点?特点: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1、汉字的发展——隶书 (1)隶书创于秦代成熟于
汉魏,由于小篆的复杂,秦
朝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他
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
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2)特点:字形结构平衡,整齐安定1、汉字的发展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代表作家: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
行书: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代表作:王羲之《兰亭序》草书:
纵情任性,
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肚痛帖 》
张旭?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1、汉字的发展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体 行书 草书猜一猜都是什么字?分别是什么字体?汉字有何演变趋势?1、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由图画到符号,“图形文字”到“汉字;2、由繁到简。2、汉字的发展以及特点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纵情任性,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小篆 3、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化度寺碑》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新石器时代《颧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中国画 (1)定义: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矿物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2)材料:笔、墨、纸(宣纸)、砚、绢素、矿物颜料等等2、中国画 按作画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 、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等
按艺术风格:工笔重彩画(错彩缕金)与水墨淡彩画(清新自然)
(3)分类:(1)定义:(2)材料:笔、墨、纸(宣纸)、砚、绢素、矿物颜料等等工笔写意精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山水画(1)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
①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 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深山藏古寺2、文人画(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3)代表:王维、苏轼
1、音乐的发展历程据你所知,我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在什么时候?(1)先秦时期的音乐; ——自黄帝时代至周代,诗、舞、乐
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距今约9000年。
——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距今6000。
——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
距今2400年。
1、音乐的发展历程(2)汉、唐时期的音乐;(1)先秦时期的音乐;秦汉:
东晋:
南北朝、隋唐时代:
明、清时期:设立乐府机构,有“相和歌”、“清商三调”。南国“清商乐”。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代表作《秦王破阵曲》 (1)戏曲音乐繁荣(2)器乐艺术发达,产生出一大批名曲。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2、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 【思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 (1)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 (2)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 (3)宋、元、明、清时期: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问一问:这些图片有什么共性?它是什么类型的舞蹈?定义:中国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享娱乐的舞蹈,内容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歌舞升平的;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发展:(1)萌芽:新石器时代,
(2)产生:夏商时代
(3)发展:周代-汉代
(4)鼎盛:隋唐-宋元
(5)衰落:明清
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1)先秦时代:在《诗经》和楚辞中生动描写了周代中原以及荆楚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
(2)两汉:繁荣时期
(3)南北朝时期:“胡舞”盛行,代表作有《西凉乐舞》
(4)宋代:民间舞蹈十分活跃,元夕舞队就有70多种 西凉乐舞是凉州当地音乐、中原汉族音乐与龟兹、印度音乐融合交流而成的一种丰富多彩、美妙动人的恢宏乐舞。其在隋唐音乐宝库中闪耀着奇光异彩。以高贵典雅、美妙动人的恢宏乐章,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思考: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3、宫廷舞与民间舞的对比夏商产生—周完善—
汉设乐府—隋唐鼎盛—宋元继承—明清衰落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石器时代出现—南北朝胡舞—宋元兴盛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你能一口气说几种类型的戏曲?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二人转、粤剧、秦腔、皮影戏等等,现在共有尚有可以考证的就有300多种。(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代:杂剧的兴盛。
1、戏曲的发展历程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元杂剧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乐舞百戏、四方散乐、杂技歌舞) (2)初步形成: 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代:杂剧的兴盛。
(4)明朝:传奇剧的繁荣。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1)含义:
在徽戏和汉戏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2)特点:
角色:生、旦、净、丑关羽张飞程咬金曹操吕蒙生
一
般
男
子旦
一
般
妇
女 净
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 丑
诙谐或邪恶的男子 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手段:以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方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3、地方戏川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粤剧探究活动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政治:
2)经济:
3)教育:
4)民族关系:
5)对外关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探究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