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2 16: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唯有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仍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 “昔者仓颉作书,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淮南子·本经》“天雨粟,鬼夜哭”,说明文字的巨大威力。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得以流传,使得人类的智慧得以发挥。人类将摆脱以往的愚昧和黑暗,有关“仓颉作书”而导致异象的传说,说明了文字出现在文明史上震撼性的冲击,也反映了人民对发明文字的祖先的无限景仰和钦佩。 1、汉字的发展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属于象形文字。1、汉字的发展 ——铭文 “ 铭文”又称“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小篆 巴尔扎克曾热情洋溢地赞颂“中国艺术有一种无边无涯的富饶性”,根植于这片“特别的东方”的书法艺术乃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它是璀璨夺目又至为重要的一环。毕加索也曾说过:“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 杰出的书法艺术家沈尹默先生曾这样说道:“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绚烂,无声而具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1.含义: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工具,根据汉字的文义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2、汉字的发展以及特点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纵情任性,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秦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形成于东汉末年,完善于魏晋,隋唐步入盛世。盛行于晋代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李斯(秦)钟繇(魏);欧阳询(初唐);颜真卿(盛唐);柳公权(晚唐)王羲之,王献之;
北宋四大家张旭(草圣,唐);
怀素(唐)1、汉字的发展猜一猜都是什么字?分别是什么字体?汉字有何演变趋势?1、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由图画到符号,“图形文字”到“汉字;2、由繁到简。字体:甲骨文 .小篆 .隶书 . 楷体. 行书 .草书1、汉字的发展 1、印刷术以楷书为底本,技术力量的推动远远超过字体的自然演变;2、官方推行楷书。思考:为何楷书之后汉字没有过多的演变,出现了汉字即楷书、楷书即汉字的局面?1、绘画艺术的演变与发展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1、绘画艺术的演变与发展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
画像石和画像砖1、绘画艺术的演变与发展游春图隋唐:开始吸收外来风格,中国画成熟。1、绘画艺术的演变与发展清明上河图
两宋:宫廷画、风俗画兴起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的成就突出牡丹礁石图2、中国画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矿物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2)材料:2、中国画(3)分类:(1)定义:(2)材料:按作画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2、山水画(1)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
①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文人画(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3)代表:王维、苏轼
1、音乐的发展历程据你所知,我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在什么时候?(1)先秦时期的音乐;——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距今约9000年。
——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距今6000。
——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
距今2400年。
1、音乐的发展历程(2)汉、唐时期的音乐;(1)先秦时期的音乐;秦汉:
东晋:
南北朝、隋唐时代:
明、清时期:设立乐府机构,有“相和歌”、“清商三调”。南国“清商乐”。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代表作《秦王破阵曲》 (1)戏曲音乐繁荣(2)器乐艺术发达,产生出一大批名曲。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宫廷舞民间舞夏商产生—周完善—
汉设乐府—隋唐鼎盛—宋元继承—明清衰落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石器时代出现—南北朝胡舞—宋元兴盛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瑰丽多彩
人们喜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歌功颂德
歌舞升平京剧豫剧黄梅戏皮影戏肥乡申营?西调川剧.变脸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代:杂剧的兴盛。
联系: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戏曲的发展历程问题:元杂剧兴盛的原因?①经济原因:城市经济繁荣;
②政治原因:元初统治者废除科举制,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备受歧视,投身于元曲的创作来抒发自己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
③社会原因: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乐舞百戏、四方散乐、杂技歌舞) (2)初步形成: 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代:杂剧的兴盛。
(4)明朝:传奇剧的繁荣。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1)含义:
在徽戏和汉戏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2)特点:
角色:生、旦、净、丑关羽张飞程咬金曹操吕蒙生



子旦



女 净
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 丑
诙谐或邪恶的男子 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手段:以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方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思考:为什么戏曲产生之后能够取代乐舞,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主流地位? 1)从戏曲自身的艺术特点来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灵活.形式多样。
 2)表演方式:继承了音乐舞蹈以及传统百戏的诸多手段。
 3)从社会环境来看:戏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的现实,经济的发展.也为戏曲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4)统治者以个人喜好为基点的提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探究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