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六)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1分)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1分)
(3)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生的座右铭。(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梦魂归帝所。(李清照《渔家傲》)(2分)
(5)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2)以顺为正者( )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4)而后作( )
(5)上自劳军( ) (6)已而之细柳军( )
3、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6分)
A诚:(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2)帝感其诚( )
B军:(1)军霸上( ) (2)上自劳军( )
C居:(1)面山而居( ) (2)居无何( )
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⑴往之女家。(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⑵曾益其所不能。(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⑶困于心,衡与虑。(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孟子>二章》选自《孟子译注》,孟子名________,是_______时代思想家。的地理学家。(2分)
(2)《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1分)
(3)《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西汉历史学家,他字子长。(2分)
6、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3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儿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尽力而为,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⑴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诗后题目。(7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8、诗中运用“易水”、“黄金台”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愚公移山》,完成8-10题。(10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惩山北之塞(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惧其不已也( )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如太行、王屋何?(2分)
译文:
(2)甚矣,汝之不惠。(2分)
译文: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9分)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②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①比:替。②洒:洗刷。③耨:除草。④梃:棍棒。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及寡人之身 / 及其家穿井
B.王如施仁政于民/ 如是再啮
C.省刑罚 / 吾日三省吾身
D.入以事其父兄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孟子对战争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无贵贱一与文等( ) ⑵遗其亲戚 ( )
⑶以饭不等( )
1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 / 不闻天子之诏
C. 遗其亲戚 / 其如土石何?
D. 士以此多归孟尝君/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7、用现代汉语翻译“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2分)
译文:
18、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2017年09月11日,阳江市动员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强调要全力以赴打好创文攻坚战,力争在2023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你们学校也兴起了“创文”的热潮,你们班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议大家做文明学生,建设文明校园,请以你们班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③要注意用语要得体。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0
100
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六)答案
大题 小题 分值 答案(评分标准)
一、 积累与 运用 33分 1 10 (1)心远地自偏 (2)感时花溅泪 (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每处1分,共10分)
2 6 (1)焉:怎么,哪里 (2)正:准则,标准 (3)举:选拔,任用 (4)作:奋起(有作为) (5)劳:慰问 (6)之:到,往
3 6 A诚:(1)真正,确实 (2)诚心,真诚 B军:(1)驻扎 (2)军队 C居:(1)居住 (2)经过
4 4 ⑴“女”通“汝”:你。 ⑵“曾”通“增”:增加 ⑶“衡”通“横”:梗塞,不顺。 ⑷“拂”通“弼”:辅佐
5 4 (1)战国 (2)列子 / 列子·汤问 (3)史记 司马迁
6 3 ⑴“笑纳” 改为“接受”。 ⑵“爱戴”改为“爱护”。 ⑶“惠赠”改为“敬赠”。
二、 阅读理解 37分 7 3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8 4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9 3 (1)惩:苦于 (2)毕:尽,全 (3)已:停止
10 4 (1)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固定结构1分,整体1分。) (2)你真是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1分,“惠”1分。)
11 3 B(原因与目的颠倒了。)
12 3 A(及:到,等到。B如:如果/像。C省:减少/反省。D事:侍奉/事情。)
13 3 兄弟妻子离散 / 彼陷溺其民 / 王往而征之 / 夫谁与王敌 (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4 3 孟子反对为了满足国君开拓疆土和报仇雪耻的私欲而“陷溺其民”的战争,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救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15 3 (1)等:一样。(2)遗:赠送。(3)以:认为。
16 3 A(者:......的人。B之:代词,他们/结构助词,的。C其:副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以:因为/凭借。)
17 2 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2分)
18 3 ⑴舍弃家业给门客的优厚待遇。 ⑵对待门客不论贵贱,一律同等对待。 ⑶善待门客家人(了解门客家庭情况,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 (答对一点1分)
课外文言文译文 【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译文】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这些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门客,与门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门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门客父母的住处。门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门客父母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孟尝君曾经招待门客在夜间吃饭,有个门客被灯光遮住了。这个门客很恼火,认为自己的饭食和别人不一样,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门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2017年09月11日,阳江市动员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强调要全力以赴打好创文攻坚战,力争在2023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你们学校也兴起了“创文”的热潮,你们班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议大家做文明学生,建设文明校园,请以你们班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③要注意用语要得体。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O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5.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作文参考:
阳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阳江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具魅力、生活更加美好,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共同期盼。作为阳江市民,我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实际行动实践文明言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了营造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深入有效推进创建工作,在此,谨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当好文明使者,争做文明市民。文明城市人人共创,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我们每一位市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当好文明使者,大力宣传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从我做起,修身律己,增强文明意识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学习身边典型,发挥模范作用,自觉摒弃不文明习惯、抵制不文明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二、做好文明示范,践行文明行为。文明见于细节,文明贵在坚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不乱搭乱建,不乱设摊点,不乱穿马路,不粗言秽语,不赌博迷信,不奢侈浪费。我们每一位市民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做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自觉做城市文明的实践者、引领者。
三、深化志愿服务,共促文明和谐。我们每一位市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为内容,共同投身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阳江志愿者在行动”各项活动中去,全面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热潮,形成人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共促文明和谐、健康向上良好风尚的形成。
市民朋友们,小节之处显 大德,细节之处见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更是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自觉参与。我们倡议全体市民朋友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富美阳江”而努力奋斗!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