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四)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①狼藉( ) ②赋闲( ) ③倦怠( )
④倔强( ) ⑤洗涤( ) ⑥凋谢(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他chóu chú( )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②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③黄与绿zhǔ zǎi( )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ín( )绝望的边缘。
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并至少用其中两个成语写一句话。 (6分)
A.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_______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
B.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________________。
C.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___________,对抗着西北风。
D.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着眼睛翘舌说不出话来。现在用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_____________:这东西这么好吃?!
写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语言要连贯,这是我们写作时的一个要求。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在中间飞行的年幼的、体弱的大雁。
A.②①⑤③④ 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材料】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也会被一些不安好心的人利用,使到不少人受骗。“电信诈骗”就是常见的事情。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多了解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1)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诈骗的了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把“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宣传卡片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2分)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A、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B、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C、
D、
(2)为了增强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白杨礼赞影》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②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③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7、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白杨树有哪些值得赞美的地方。(4分)
8、第②段四个加点的“难道”带出来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9、开头说白杨树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和结尾提到“楠木”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13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②越州。岁饥,度常平③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④,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注: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②通判:官名。③常平:官仓名。④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名闻四方 / 有仙则名
B.援笔而成,辞甚伟 / 蒙辞以军中多务
C.不能皆至城邑 / 去后乃至
D.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 为人谋而不忠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欧阳修见其文,奇之。(2分)
(2)巩取置于法。(2分)
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1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选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他的“仁”?(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8分)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⑾“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⑿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4分)
情节 我的想法(反应)
加班后遇雨,没有雨伞 发呆,想冒雨冲
听到姑娘的卖伞声 (1)
看到卖伞姑娘的报道 挂念卖伞姑娘
再次雨天里 (2)
15、结合上下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
16、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中画线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和修辞角度进行赏析。(4分)
(1)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2分)
(2)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18、“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2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50分)
从小学到初中,你一定参加过不少活动,请你回忆一下,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记录下来,写一篇记叙文,跟老师、同学分享。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要把活动的过程写出来,要写清楚活动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0
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动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所有活动,就像一条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代表着一次活动。其中,最闪亮的一颗珍珠,便是我要写在这张纸上的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动。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实践课上,我们班在班里举行了“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活动。这活动可新奇了!我是主持人,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地走回教室,急急忙忙地坐下位置。我们数了三声,活动开始了!我走到讲台边润了润嗓子说:“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这场活动,主要是想让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一比谁更会动脑筋,让大家来个360度的急转弯。好,下面我来出第一道脑筋急转弯:‘什么动物最初用四条腿走路,然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却用了三条腿走路?’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这时,同学们有的自言自语,有的议论纷纷,有的索紧双眉思索着,还有的早已高高举着双手了。
我轻声地喊了一下:“黄卡,你来回答。”黄卡站了起来,抬起头说:“这是一个超级动物。”说完,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对黄卡努了努了嘴,说:“你错了,超级动物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吧。”黄卡听了,垂头丧气,恰似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
于是,我又叫了几个同学回答,都是无功而返。
忽然,我看见杨连华还高高地举着手,就叫了她回答。杨连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站了起来,说;“这是人类。”
“为什么说是人类?”我故意问。
“婴儿是手足并用爬行,长大了是用两条腿走路,老了要用一根拐杖帮助走路。”杨连华回答。
“对!对!”我高兴的宣布。一阵掌声随之“哗啦啦”地响起来了,杨连华也为自己的表现心满意足。
一道道脑筋急转弯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开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卓海曼很不服气,站起来说;“刚才是你考我们,我们可不可以也考考你?”同学们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赞成了。没办法,只好迎接挑战咯。
“一年只上一天班,而且永远不必担心被炒鱿鱼的一个人是谁?他上的是哪一天班?”卓海曼提问。
我思考了一会儿,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人是圣诞老人,他上的班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
“嗯,你回答对了。”卓海曼很不服气,不过认赌服输,她吐了吐舌头,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要写在这张纸上的活动。我终身难忘,它不仅仅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还让我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
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
小记者满亚辰(兴华路小学五年级三班)
今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哼着小曲走在去医院的小路上。哎,别误解,我不是去看医生,是参加聊城晚报小记者活动,参观市人民医院120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来到了医院门口,我马上找到我们的团队振兴中华队。见到了我的好友车晓含,我们高兴的拥抱了一下,便去老师那里报到。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轻轻走上二楼。以免打扰病人和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屋子里,我们先整了整队,然后一位老师把我们第一排带入大厅。哇~我情不自禁的赞叹。这儿就是120急救中心。只见一位位工作人员整齐的坐在椅子上。每人掌控两台电脑。每人桌子都有一个小本,上面记着聊城所有城镇和乡村,以便发车。我问一个叔叔与病人通话时应注意那几点。他说:一要用普通话,二要有礼貌,三要问详细。他想了想继续说:要问出详细地址,病人名字、年龄及电话号码。我马上记在本子上。一会儿,这位叔叔的电话响了,铃声很急促,这位叔叔马上拿起电话。喂!哪里,您先别着急,
什么,东阿什么地方,谁中煤毒了,慢慢说。哦~好的,我们马上到~叮铃铃铃这位叔叔的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位阿姨的电话响了。这时车晓晗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激动地跳起来。你看~她边说边指前面的大屏幕。我一看,呀~上面写着:呼叫次数318,抢救人数82,出车次数91。不一会上面的数字又变了。我问:叔叔,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呼叫,叔叔说:1千人次左右。我又问:这段时间什么病人最多,心脏病、煤气中毒、脑血管病人多。我谢谢了这位叔叔来到另一个房间。一位名叫贺兰的专家把模拟人抬了出来。同学们很好奇,便捏捏它的鼻子,摸摸它的手,按按它的脚,有一个同学甚至把模拟人的眼皮翻开了,露出里面的眼珠蠢蠢欲动。胆小的女生吓得叫起来,大胆的男生笑起来。贺兰阿姨说:这个模拟人虽然不会动,但也有自己的尊严,男生们低下了头。贺兰阿姨教了我们怎样做心肺复苏,又让我们进行体验。我才按了十几下就累了。而医务人员有时连续要做1小时,直到抢救人员到来。贺兰阿姨又教了我们怎样包扎受伤的头、手和胳膊。我们学会了许多知识。
最后,老师挑了三个学生向代书记问问题,其中就有我。我问:如果流鼻血了,把头仰上去,对吗,不对,血是从血管理流出的,把头仰上去,血一定不会流进血管了。应用凉水洗一下或把头低下让血流出。最好是用冷水侵湿毛巾覆到额头上,可使血管微缩不再流血。我又问咱们聊城共有多少
急救站,28家。又一位小记者问:急救车里有什么设备,5机8包。我们问完问题,说了声谢谢,便回家了。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
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四)答案
大题 小题 分值 答案(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1 6 ①jí ②fù ③dài ④jué ⑤dí ⑥diāo(每处1分,共6 分)
2 4 ①踌躇 ②琐屑 ③主宰 ④濒临(每处1分,共4分,每错1字扣1分,只扣该处。)
3 6 3、A触目伤怀 B旁逸斜出 C不折不挠 D张目结舌 写话示例:家庭骤变让他触目伤怀,但久经考验的他依然不折不挠地挺起腰板,不断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不少的成绩,让原先想看他笑话的人都张目结舌。
4 3 C(A “参观”改为“学习”;B删掉“的形式造成的”;D在“养成”前加上“能否”。)
5 3 A
6 4 (1)C、不要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能向陌生账户存钱。 D、多学习防骗知识,增强防骗意识。(2)示例:增强防范意识 远离电信诈骗 撕破电信诈骗的“外衣”。
二、阅读理解 44分 7 4 作者认为白杨树既有挺拔、伟岸的外在美,又有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的内在美。
8 4 四个“难道”带出四个反问句(1分),内容连贯紧凑(1分),思想逐步升华(1分),使对白杨树赞美之情达到了高潮(1分)。
9 4 开头说白杨树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欲扬先抑写法。作用是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由赞树到赞人,过渡自然。(2分) 结尾提到“楠木”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完整。作用是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 强烈的爱憎之情。(2分)
10 3 C(至:到。A名:名声/出名。B辞:文辞 / 推辞。D为:作文为 / 替)
11 4 (1)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感到十分惊异。(关键词“奇”1分,整体分。) (2)曾巩逮捕了他,用法律处以刑罚。(关键词“于刑”1分,整体1分。)
12 3 巩属民为保伍 / 使几察其出入 / 有盗则鸣鼓相援 / 每发辄得盗 (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3 4 劝说富人出售粮食,让百姓度过饥年;(2分)整治治安,打击豪强奸盗;(2分)改官舍为收容所,扶贫济困。(2分) 【每点2分,能答到两点即可】
14 4 (1)觉得温馨,想了解她的情况 (2)希望再遇到卖伞姑娘
15 4 自尊自强自立,为了解决学费,勤工俭学,自己当小贩卖伞学费。 诚实善良,拾金不昧,不卖假冒伪劣产品,带病等待丢钱的人。 温柔耐心,把我为了挑伞而弄乱的伞耐心收拾好。 (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6 5 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瓢泼狂暴的大雨,让我庆幸雨伞买得及时,免遭大雨淋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有雨伞的温暖、安全以及小姑娘的温柔美好;(2分) 瓢泼大雨也为下文小姑娘在暴雨中等待失主做铺垫;使文章前后照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分)
17 4 (1)“跃入”突出动作的主动性,表现了“卖伞姑娘”给我印象深刻,触动深刻。(2分)(2)一个“裹”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2分)
18 2 小姑娘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她心灵的纯洁美好靓丽了自己也感化了别人,更是美丽的这个世界。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无比温馨,伴我走过每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委婉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用法律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抢夺囚禁,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亭传,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吃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