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常见的酸和碱(江苏省苏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常见的酸和碱(江苏省苏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1-20 14: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重点:1、认识酸,及常见酸的物理性质。
2、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
教学难点:对常见的酸的物性比较
仪器与药品:浓硫酸,浓盐酸,一瓶水与前者体积相当,量筒、玻璃棒、滴管、烧杯
剪刀、小木块、双孔洗气瓶、滤纸、火柴、蔗糖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测溶液的酸、碱性用________,测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__方法是什么。
2、画出往酸溶液中加水时PH随加水变化的图象。
讲解:正常人血液的PH为7.35~7.45,10%的人是这样的健康碱性体质,7.35以下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低于7的就有重大疾病。
二、新课:
[认识酸]:你知道哪些酸,能写出化学式吗?从它们的名称看,都有一个字,从化学式特点看都含有氢,再看它们的共同特征,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浓酸的物理性质]:探究,在我们学习制二氧化碳和氢气时,曾经分别使用过稀硫酸和稀盐酸,它们都是由浓溶液稀释而成的,下面让我们来探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并完成P186表格。
△ρ可用小烧杯中倒液体,放木块,观察浸入体积比较(或粗略拈一拈)
挥发性要注意瓶口现象。
[浓硫酸的特性及其稀释] :吸水性(出示双孔洗气瓶);脱水性①滤纸②火柴③蔗糖
讲解并演示浓硫酸的稀释。
学生活动:思考1、因为浓硫酸有腐蚀性,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若浓硫酸不小心洒在衣服或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2、配制98克18.4%的稀硫酸,要用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多少毫
升?水多少毫升?应如何操作?
课堂小结: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度、质量分别如何改变?
板书设计:一、认识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关电离方程式
二、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浓硝酸
通常色态及密度
挥发性或吸水性
敞口在空气中的现象
三、浓硫酸的特性及其稀释。
作业:练习册中的部分习题,补充课堂练习2。
第2课时
教学重点:1、掌握稀硫酸、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会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掌握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了解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从理论和实验初步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仪器和药品:稀硫酸、盐酸、Cu、Mg、Zn、Na、醋酸、带锈铁钉、CuO、CaO、酒精灯、
试管夹、火柴,石灰石,纯碱,碳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1、
2、浓硫酸、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浓度、PH分别如何变化。
3、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
新课:探究稀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粒子决定的,所以让我们来了解它们的水溶液中有哪些离子。HCl=== H++Cl—,各种离子分别有什么性质呢?我们再来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演示:Cu、Mg、Zn分别与盐酸或硫酸反应
说明:①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②能反应的剧烈程度与不相同。
[猜想]:这种反应的发生是由于酸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思考:酸都是一样的,说明谁的性质存在差异——金属,金属在此反应中干什么了呢?
分析:Mg+2HCl===反应中Mg原子失去电子成镁离子,氢离子→氢原子→氢分子。
发现: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反应就越剧烈,性质越活泼。
按此推理:Na应比Mg活泼,与酸的反应更剧烈,演示并论证。
总结:人们经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研究,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先了解它的两条规律①氢以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之氢②位置越靠前性质越活泼。
过渡:我们知道了活泼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离子置换出来,就好像是牺牲了自己(成为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换来了氢气。所以说氢离子很历害能把金属溶进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氢离子还有什么本事?
演示:铁锈、CuO、CaO与酸的反应。再次发现氢离子很历害能把铁锈溶进来。现象1、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铁锈溶解,发生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然后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绿色。学生活动:你还能说出氢离子的历害之处吗?溶石灰石。
课堂总结:酸的三条性质。
板书设计:一、酸+金属反应===盐+氢气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两条规律①氢以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之氢②位置越靠前性质越活泼。
二、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作业:一课一练。附加题:教与学
第3课时
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常见酸的物理、部分化学性质
2、认识碱,并能举例,写出碱的化学式
3、学习酸与碱的反应——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热效应实验
仪器药品:稀盐酸,NaOH,酚酞,滴管,烧杯(四只),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硫酸,PH试纸,玻璃棒(四支),温度计(四支),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工业上在焊接操作前,在钢铁制品表面刷稀盐酸目的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你能知道由于酸溶液中具有氢离子,而使它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吗?
二、新课:[引言]:前两次课认识了酸,今天我们来认识碱,在化合物中有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物质——碱。据此请写出一些碱的化学式,越多越好。(一位同学板演)
让我们将酸与碱放在一起,看一看两者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演示]: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水——不溶;再加稀盐酸振荡——溶解,分别得到澄清溶液。
[学生猜想]:酸与碱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水的碱,能溶于酸,再次说明了氢离子
的威力。我们将此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反应?
[再演示]:HCl+NaOH===无现象发生
[提出问题]:是不是就没有反应?两种液体混合,无明显现象发生是不是代表这两种物质就不反应呢?如何证明两者间是否有反应呢?——思路:如果两者反应会导致什么改变呢?
[两组学生实验]:一组多次反复测试PH的变化,另一组用酚酞(烧杯中加5ml稀NaOH表逐滴滴入稀盐酸,并将温度计放在其中,监测温度的变化)
问题1:逐滴滴入——防止盐酸过量。2、酚酞的作用——监测溶液碱性的改变
3、何时中和反应刚好完成——PH等于7时或酚酞刚变无色时。
4、取反应后的液体蒸发,发现生成白色的氯化钠。
中和反应的应用:改良土壤结构,化工生产中中和过量的酸或碱。
课堂练习:1、画出酸中加碱或碱中加酸的图象
板书设计:
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的物质 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H+的缘故 1、酸碱指示剂
2、金属单质
3、金属氧化物
4、碳酸盐
5、碱
作业:教与学 附加 课本习题。
第4——5课时
教学重点:1、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的特性及鉴别法。
教学难点:渗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仪器药品:硫酸铜HCl石蕊、NaCl、MgCl2、KCl、Na2CO3 AgNO3 HNO3氯化钡、硝酸钡、
氢氧化钡、硫酸钠、酒精灯、试管夹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1、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部分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新课:[引言]:刚听写的化学反应中有许多是复分解反应,它是指AB+CD===AD+CB的反应,是不是任意两种化合物相遇均会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呢?
[演示]: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检验氢离子还在,颜色没变,说明的确没有反应。
[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化合物在一起才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呢?要回答
这处问题,首先要让我们研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实质]:反应物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水,几乎不电离的沉淀或气体,使反
应物电离出的离子大量减少,从而生成新的物质。
复分解反应要想发生,必须满足①反应物能电离②生成物必备水、沉淀、气体三者之一。
[引入]:根据这个条件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酸中的酸根离子有什么性质特点
学生活动:看课本最后一页,寻找能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再看看谁能大量电离出
这个离子?并演示。
思考:是不是凡是含有氯离子的物质都有这个性质呢?用氯化钠等试验一下?
思考:没有氯离子的物质中(如碳酸钠)加硝酸银有没有白色沉淀呢?
发现: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是氯离子的特性,碳酸根离子也可以,那么,这两种
沉淀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仔细分析后思考并发现,阴离子不同,那么,碳酸盐有什
么性质呢?找出使用硝酸。
补充实验:NaCl、MgCl2、KCl、Na2CO3的水溶液分别与AgNO3和HNO3的反应。
氯离子的鉴定:用药以及操作和现象。
用同样的方式由学生发现SO42—的鉴定法。
总结1、SO42—的鉴定,学生叙述操作现象和结论。2、设计实验区分硫酸和硝酸。
课堂小结:1、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氯化镁3、胃酸过多的病人口服含氢氧化铝的药物胃舒平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一、Cl—的鉴定:药品、步骤和现象
二、SO42—的鉴定:药品、步骤和现象
三、复分解反应条件,必须满足①反应物能电离②生成物必备水、沉淀、气体三者之一。
作业:教与学
第6—7课时
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碱的物性和化性。
2:掌握如何保存氢氧化钠、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原因,如何检验。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仪器药品:固体NaOH 蒸馏水 自来水 氢氧化钙、浓氨水 烧杯(四只),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球形干燥管,双孔洗气瓶,制二氧化碳装置(石灰石稀盐酸),火柴,平底烧瓶,气球,硫酸铜,氯化铁,头发,油脂,鸡蛋。
教学过程:
一复习:1、默写顺序表。2、听写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引言]:前两课我们认识了酸,并了解酸溶液中由于氢离子的缘故导致的化学性质。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碱。出示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浓氨水,观察其色、态、水溶性。(由两名学生分别用蒸馏水和自来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巡视其溶解性和溶液状况。)
名称和俗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Ca(OH)2熟、消石灰 氨气水溶液(氨水)
色、态 白、块状固体 白、粉状固体 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
水溶性 极易溶于水(放热)区别NaOH和NaCl固体可用水 微溶于水 氨气易溶于水
在空气中表现 潮解(可作干燥剂)、吸二氧化碳变质(密封保存) 吸二氧化碳变质(密封保存,现用现制) 挥发性(密封保存)
[演示]:NaOH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1、头发放入浓NaOH溶液。
2、鸡蛋清放入浓NaOH溶液。3、在NaOH溶液中滴1——2滴油,充分振荡。
[发现]:NaOH能溶解蛋白质,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腐蚀性,俗称——火碱、
烧碱、苛性钠。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其溶液与酚酞石蕊的变色情况(用红色石蕊试纸)
2、气球胀大,用盐酸检验碳酸钠好。
3、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铜、氯化铁分别观察现象。
1.以下列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一般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 )
A 氢氧化钠 B 碳酸氢钠 C 氢氧化铝 D 墨鱼骨粉(含碳酸钙)
2.含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CO B CO2 C SO2 D HCl
补充作业:1、氢氧化钠固体应如何保存?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为什么常混有少量碳酸钠?如何检验某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是否已变质?
2.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和反应有沉淀生成、有明显现象发生,但无沉淀生成、无明显现象发生。
三、氢氧化钙的性质用途制法
Ca(OH)2的性质Ca(OH)2=====Ca2++2OH—
1:制法和物性:CaO+H2O=== Ca(OH)2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与固体NaOH混合就为常用干燥剂碱石灰
复习:今有NaOH、NaCl、碳酸钙三种白色粉末,只用水能否将它们鉴别开来。如何称量火碱,如何保存烧碱,苛性钠能用于生产肥皂吗?
演示:氢氧化钙的水溶性(少量氢氧化钙+大量水,溶解、静置、简易过滤)
结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少,尽管如此,它
们依然存在。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氢氧根离子确实存在。
展示目标:根据昨日所学氢氧化钠推测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用实验验证你推测的
正确性。
演示:生石灰和水反应制熟石灰 (现象粉身碎骨)碱石灰是生石灰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
化性讲解:同时板书
1. 与酸碱指示剂(用红色石蕊试纸试验:石蓝,酞红)
2. 与非金属氧化物
演示:学生上台吹气。并写出方程式。
两烧瓶二氧化碳,一瓶倒NaOH另一瓶倒Ca(OH)2I溶液,发现气球胀大现象不一样。
说明两者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差异。
讲解它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反应的性质(工业上用石灰乳吸收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会污染空气的形成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
3. 酸 (想办法溶解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最好用盐酸或硝酸)
4. 出示石头,问它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原因是什么,要留清白在人间,如何留呢
演示:另一种留清白的方法(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老师活动:前四条为碱类共性,那么氢氧化钙有什么个性呢,看P228,钙离子与什么离子结合成沉淀,什么物质能电离出碳酸根离子。
讲解:工业用此法制少量氢氧化钠。
思考: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用两种方法,并加入硫酸再鉴别。
用途:1、建筑业 2、工业上 3、农业上
课堂练习:比较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一、常见碱物理性质对照,见过程
二、化学性质:
与碱反应的物质 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OH— 1酸碱指示剂
2非金属氧化物
3酸
4(可溶性)盐
钠离子 无
3:保存
三:氢氧化钠的用途:
1. 肥皂(氢氧化钠加猪油,混合加热后分二层,一层为甘油,一层叫硬脂酸钠)
2. 精炼石油:炼油前用硫酸清洗杂质,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酸。
3. 造纸:稀氢氧化钠溶解非纤维素,得到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纸浆。
4. 纺织:制粘胶液、喷丝、人造纤维。
5. 印染:除去棉织品上的蜡质、油脂、淀粉。
四、氢氧化钙
1:制法和物性:CaO+H2O=== Ca(OH)2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与固体NaOH混合就为常用干燥剂碱石灰
2、化学性质:同氢氧化钠
3、用途:1、建筑业 2、工业上 3、农业上
作业:教与学
[知识窗]
皮蛋制作中的化学
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叶、水和植物灰(含有氧化钙、氧化钾)。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制成料液(或料泥)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钙,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
把蛋浸入料液(或包入料泥)中,这些离子渗入蛋壳内。蛋白中的蛋白质在氢氧根的作用下开始“凝固”与水形成胶冻,同时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红茶中的鞣质都促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也使蛋黄凝固和收缩。蛋白质在氢氧根离子的作用下还会逐步分解成多种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分解出氢、氨和微量的硫化氢等,加上渗入的咸味、茶香味使皮蛋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分解出来的氨基酸与渗入的碱反应生成的氨基酸盐,在蛋黄表面或蛋白中结晶出来,形成一朵朵美丽的“松花”。
含硫较高的蛋黄蛋白质在氢氧根离子的作用下,分解成多种氨基酸的同时产生了硫氢基和二硫基与蛋黄中的色素和蛋内的各种金属离子结合,使蛋黄出现了墨绿、草绿、茶色、暗绿、橙红等颜色,加上外层蛋白的红褐色(或黑褐色)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色层皮蛋,所以皮蛋又叫彩蛋。
酸 中 碱
石蕊 红 紫 蓝
酚酞 无 无 红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