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学 科 化学 班 级 日 期 10.4 教 者 杨艳
课 题 燃烧与灭火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课时数 1 教 案类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爆炸的条件,认识防范爆炸的措施;
2、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3、学会在火灾中自救;
4、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5、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1、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五块用同种棉布制作的相同手帕,分别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进行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不燃烧 ?
(1)请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 ;
(2)综合所学知识,②、③中“酒精烧完而手帕无损”的原因是 。
2、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提 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对燃着的煤炭炉进风口鼓入空气却燃烧更旺?
【过 渡】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灭火的方法会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小 结】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将大量的冷却剂(如水、二氧化碳气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反馈: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以下灭火方法的原理
1.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降低温度。
2.书籍、文件、精密仪器着火时,喷射干冰灭火。(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升华要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降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思考:发生下列火情时,你能想出可行的办法吗?
油锅着火时,可采取的措施? 端锅、泼水、盖湿的被褥、盖锅盖、洒沙土----(最佳盖锅盖)
(说明端锅危险;泼水,油比水轻,不行;最佳方法盖锅盖)
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可采取的措施?
洒沙土、水冲、湿布盖、灭火器-------(最佳方法湿布盖)
【学生阅读】灭火与自救 在不同的火灾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应采取的措施
火势较小
火势较大
被困在火灾区时
【教师介绍】投影几种灭火器,并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过渡:发生火灾时,常用灭火器来灭火
引导:发现火情时,你无法自己控制,如果暂时对你没有威胁,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报警,对,你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119 ,很好!有的人看到火灾,心慌意乱,只说了我们这里起火了,快来呀!就放下电话,结果接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得到。你会报警吗?
【情景引入】展示文字新闻(CO的中毒事件)
【提 问】CO为什么会使人中毒?
【播放动画】CO使人中毒的原理
【提 问】CO对空气有污染,会使人中毒,它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概念及之间的区别
燃烧特征 燃烧产物
含碳、氢燃料的完全燃烧
含碳、氢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教师讲解】CO虽有毒,对环境有污染,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由于它具有可燃性,通常可被用于做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CO 。
【提 问】在实验室中的许多实验中会产生CO,你如何将它进行处理而使它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演示实验】1.爆竹爆炸
2.粉尘爆炸
3.氯酸钾和磷粉的混合物的爆炸
【学生讨论】以上的三种爆炸都产生了化学反应,这些爆炸产生的原因一般是什么?
【师生整理】可燃物的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产生的或周围的气体迅速猛烈地膨胀而引起了爆炸。
当然有一些爆炸是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如:烈日下汽车轮胎的爆炸。
【学生讨论】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认识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认识几种标志:
【教师介绍】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介绍H2、CO、CH4三种气体的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讨论】以上三种气体,如何进行简便地鉴别?
补充几种常见的灭火仪器。
【课堂小结】
氧化反应
【课堂作业】
【布置作业】
【教后记】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并认真观察有关实验,观察分析燃烧现象的本质。可燃物在燃烧时,氧气充足或不充足,燃烧的情况是不相同的。补充介绍了常用的三种灭火器材(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让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学以致用。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