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三角

文档属性

名称 碳三角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0 15: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碳三角》复习学案
【知识整理】
一、碳单质
1.木炭和活性炭是____色____体,木炭可以去除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活性炭可做防毒面具的滤毒剂这是利用木炭和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元素构成的单质,而石墨质地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 的物质,他们硬度的差异是由于 不同导致的。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跟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具有______性。氧气充足时生成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不充足时生成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较高温度下碳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里的氧,具有______性。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是一种___色的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溶于水。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做_____。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_______、煤等燃料的____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有植物的__________,空气中CO2的含量升高,会造成_________。
3.⑴ 向方有阶梯状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____(上、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了①C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CO2通入水中生成_______,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CO2,石灰水变_______,这是由于生成了______的缘故,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可以用来鉴定CO2气体。
4.⑴ 根据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可用来________。
⑵ 干冰可用作_________,可用于保藏很容易腐败的食品,还可用于_______。
⑶ 在温室里施用CO2作_________,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工业上以其为原料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______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__________。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必须先做_______试验。
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⑴ 实验室制取CO2,一般用________和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__(固-固加热型或固-液常温型),收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 CO2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操作时应注意①加药品前先_______________。②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到_________。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应用_________________。Na2CO3和盐酸反应与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相似,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____色、_____味的_______。其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溶于水。
2.在点燃的条件下,CO可与O2反应,具有______性。燃烧时火焰呈____色,同时放出大量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注意点燃前必须_____。
3.一氧化碳还具有______性。可与CuO、Fe2O3等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气中毒即________中毒,原因是CO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结合。
四、碳三角关系
写出网络图中①~⑥所有不同的转化关系: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反应(填序号下同)与燃烧有关, 表示不完全燃烧, 表示完全燃烧;我们知道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那么可以用 反应的逆向箭头来表示。上图中还有可以用逆向箭头表示的反应有 ,具体方程式为: 。
与炼铁有关的反应除了③⑥以外还有 ,是得到CO的必不可少的反应。碳与铁之间也可以用箭头直接相连,请写出方程式: 。
二氧化碳还可以与很多物质联系起来,如可以与氢氧三角中的水、氧气或者碳酸等等,请你将碳三角继续扩展下去。
【勇于实践】
1.(A组)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天然气作燃料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2.(A组)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3.(A组)“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4.(A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5.(A组)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盐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B组)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
A.2.4 g B.5.6 g C.8.4 g D.9.6 g
7.(A组)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⑴ 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淡水不断减少
⑶ 在辩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组)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
⑴ 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号)。甲同学要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 ;乙同学要收集一瓶O2,应选择 。
⑵ 小松同学改进B装置后,设计出如图(Ⅱ)装置,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⑶ 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④稀H2SO4四种试剂,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9(C组)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
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多孔塑料板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二氧化锰、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高锰酸钾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方法和依据
氧气 固体 加热 排水集气法 O2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 固体和液体 常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实践研究】
(1)某同学选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和收集氧气,该同学应选用上述哪些实验仪器  _______________。(选填仪器的编号),写出其中反应的符号表示式: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2)四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A B C D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   。
【反思小结】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0.(C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⑴ 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 ;B: 。
⑵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⑶ 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11.(B组)A、B、C、D、E、F、G、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B、E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G ;
(2)B物质的另一用途为 ;
(3)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C组)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具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能向箭头所指示方向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B在常温下是液态,C、D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气体,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份,请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部分产物与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B组)有一种无色气体,它可能是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提示:NaOH溶液可吸收CO2):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将此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待测气体中一定有 。
②将此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硬质玻璃管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待测气体中一定有 。
③将此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硬质玻璃管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待测气体中一定有 。
14.(B组)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下表说明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6%以上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至死亡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便判断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
【实验探究】
方法一: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放燃着的蜡烛
方法二: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加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0.03% 1% 5% 10% 20%
方法一 正常燃烧 正常燃烧 正常燃烧 燃烧不旺 熄灭
方法二 不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分析与应用】
⑴上述实验中,方法一所依据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方法二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 (用符号表示式表示)
⑵菜窖中一般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不能贸然进入。
①菜窖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
②为确保人体健康不受影响,在进入菜窖前应须做 实验。
15.(C组)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3
第3次 10 1.6
第4次 10 m
⑴ 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________g
⑵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⑶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A
B
{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气体密度、气体溶解性和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E
D
C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浅绿色)
A
B
C
D
E
F
G
H
高温
反应①
点燃
反应②
CuSO4溶液
反应③
反应④
通入澄清石灰水
(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