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1-06 1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山东临邑二中 张振奎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二级主题——化学物质与健康;也属于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对淀粉、葡萄糖、油脂这三种食物中有机物的认识,再一次突出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突出STS的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淀粉、葡萄糖、油脂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通过生物课的知识的学习对这三种物质已有初步的认识,由于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学生有较为强烈的的兴趣,但学生依然未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形成对这些种营养素全面的认识。
三、化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
热量的主要来源,认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2、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
3、会用通过简单的实验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4、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状态的差异。动手实验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交流,感受查阅资料、同学交流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2、通过对大豆中油脂的提取实验,感受水和正己烷溶解油脂能力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丰富生活常识
2、知道化学与生活、生活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4)教学重点:
1、淀粉、葡萄糖的检验,在大豆中提取油脂
2、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
热量的主要来源,认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5)教学难点:葡萄糖的检验
四、教学媒体:实验仪器、药品、实物、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六、教学流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吃早饭了吗? 吃了些什么?不吃早饭好不好?为什么?不仅要吃早饭,中饭、晚饭也不能少,否则,人体中就缺少营养物质而影响人的健康〖提问〗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呢?【投影】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人体的基本化学组成化合物占人体质量的百分比化合物占人体质量的百分比蛋白质15—18无机盐3—4脂肪10—15水55—67糖类1--2其他1这些营养物质维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提问〗这些营养物质中哪些属于有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糖类和油脂这两类有机物一、糖类【投影】〖提问〗①糖是什么?请举出你知道的糖?②糖都有甜味吗?【投影】糖类是由C、H、O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很多糖内物质的通式CmH2nOn表示。所以习惯上称它们为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物质。哪些食物中含有“糖”?含有什么糖?哪些食物中含有油脂?本节课我们重点介绍葡萄糖和淀粉和油脂刚刚同学们回答了有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有些含有葡萄糖,那么我们怎么检验这些食物中含有这些物质呢?〖趣味实验〗在白纸上用毛笔蘸淀粉溶液写字、晾干(事先准备好)交给学生(字:淀粉、遇、碘、变、蓝色)让学生用喷雾器向纸上喷碘水,字显现出来并变蓝色。让每组学生读出纸上的字【板书】淀粉遇碘变蓝色。用碘水可以检验淀粉的存在。桌子上我放了一些食品(米饭、面包、土豆、山芋、苹果、白菜叶),你能知道它们中哪些有淀粉?怎么检验葡萄糖呢?学生看书,了解检验葡萄糖需要哪些试剂?进行怎样操作?(板书)葡萄糖的检验现在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一瓶没有贴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同学们检验一下,该溶液中是否含葡萄糖?(有些溶液中有葡萄糖,有些不含)[本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让学生查阅资料汇报]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油脂,请同学阅读书本大豆、花生、菜籽中都有油?怎么知道?〖小实验〗把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研碎,观察白纸上有什么?想不想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呢?(投影)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实验步骤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根据本实验,引发我们哪些思考?(如正己烷的沸点比油低;油易溶于正己烷,而难溶于水等)〖介绍〗我们所吃的米饭、玉米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设问〗动物体自身没有产生糖类物质的机能,那么动物体内葡萄糖怎样得来的呢?人体中的葡萄糖是如何转化得来的,在人体中又有什么作用呢?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食物中的淀粉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以后,有以下三种变化:第一,一部分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第二,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除了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被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且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以便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肌肉中的肌糖元则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第三,除了上述变化外,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这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使它们肥育,就是因为糖类在它们的体内转变成了脂肪。用填喂的方法使北京鸭在较短的时间内肥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投影】(板书)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米饭、玉米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怎么得来的呢?【投影】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画)【投影】油脂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呢?【投影】食物中的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消化,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以后,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在各组织器官中发生以下两种变化:第一,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在。第二,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直接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或者转变为糖元等。 〖讲解〗我们给同学们介绍了两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维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下面是我们一些同学的生活习惯,看了,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投影、不良饮食习惯图片〗【投影】生活中要注意荤素搭配,注意膳食平衡,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学习化学,就要更好的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生产的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请你用所学知识解答。 【投影】1、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80-120mg/dL(0.1%),食物中的糖类物质被消化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入血液,血糖增加,此时一部分葡萄糖会在肝脏和肌肉等处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使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mg/dL(0.1%)的正常水平;反之,血糖浓度下降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又可以转变为葡萄糖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继续维持稳定状态。
人在长期饥饿状况下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血糖含量降低到50-60 mg/dL,为低血糖。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又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是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功能障碍。低血糖表现出哪些症状 乏力、疲倦、心慌、昏迷、休克等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通常如何缓解?2、人饿了,会浑身无力;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途中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这是为什么?3、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异常增高,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产生糖尿病。 医生检查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的 诊断方法之一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你的检验方法是什么? 4、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猜想,苹果汁显酸性还是碱性?苹果中是否含有淀粉?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作业:1、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淀粉、葡萄糖、油脂三种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也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这两种营养物质,回去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2、高中课本中有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某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进行如下实验: 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请对转化程度进行探究。 学生回答(有些回答“吃”,有些回答没有吃)学生回答:说出不吃早饭不好的原因学生回忆生物学上所学知识学生回答学生交流回答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实验1学生实验2(学生实验后汇报结果)学生看书交流检验方法学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情况学生看书学生实验学生讨论学生看视频学生讨论回答学生交流回答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情景,引入新课复习有机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注重实验、讨论、评价等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本节课有关葡萄糖、油脂等知识教师讲解的多,要让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信息,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