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生物群落(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生物群落(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6 09: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群落》习题
一、选择题
一、基础达标
1. 江沿李花是乐清市一大农业特色景观。每年春风一吹,江沿村绵延着的山坡上,一树树开满了洁白的李花,那里便成了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花海。如图所示,该李花园内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3.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 )
A.群落的组成成分 B.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
C.群落中各生物的食性 D.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
4.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动物分布无差异 D.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植物分布有差异
5. 图1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森林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种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根据图形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的群落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的是西部群落
B.若调查图2所示地区群落物种数,最合适的样方面积是S1平方米
C.在样方设置与抽样过程中要遵循样方面积大小均等和随机取样等原则
D.森林群落在遭到破坏后,一段时间能恢复正常,所以可以无节制地乱砍滥伐
6.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7.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对调节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破坏植被会使气候恶化。
B.森林群落的结构有分层现象,各种植物受阳光、温度、湿度影响,各自分布在最适宜的空间,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各自生活。
C.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各种动物由于食物关系,也垂直分布。
D.森林的形成过程需漫长的历史,即使是形成后稳定的天然森林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8. 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述自然景象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的所有生物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
9. 在浙江省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
A.一个群落 B.两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至少一个种群
10. 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放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②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 
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
④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 
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 小华从报纸上看到,浙江东海海区的鱼类在不断地减少,许多原有的鱼类也逐渐迁移到别的海区,关于此事以下说法有错误的是( )
A.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生活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种群迁出本区域
D.生物群落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死亡
1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 可以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 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 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3.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
根据这一观点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喜光的桉树下栽种半阴性植物菠萝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相影响
C.某有翅昆虫种群中出现的无翅类型一定不利于其生存
D.森林中狼和兔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填空题
14. 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可以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________群落和________群落。
15. 观察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并回答问题:
①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因其长的高低错落,这样在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请分析图中所标字母代表的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天然森林的形成要经历近千年,但在形成森林之前,最早在沙丘上出现的植物是________。
16. 松毛虫是严重危害松树的森林害虫,我国松林管理中已广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赤眼蜂把卵产在松毛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以松毛虫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物,因而使松毛虫的卵不能孵化。请回答:
①以上三种生物是否可称为群落?说明理由。________
②以上三种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来自________,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
三、探究题
17. 如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____状况。
(2)图中纵排表示该群落的____结构,且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这些植被的分布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中____的影响。
(3)图中横排表示该群落的____结构,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18.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区分布着多种动物。
(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四、材料题
19. 如图表示为某一淡水湖泊群落的部分生物分布情况,请按图回答问题:
(1)其中能认为是种群的有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群落中生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这个群落中增加一种生物种群河虾,
河虾的食物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如果增加了一个生活在水中又挺出水面的植物种群,则它最有可能与图中____出现生存斗争。
《生物群落》 习题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10.【答案】A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单养时两种鱼胃内植丛中动物比例高,说明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养时,鱼种1底栖动物比例较高,鱼种2植丛中动物比例较高,说明因此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养时,两种鱼栖息区域、食性有差异,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故选A
11.【答案】B
12.【答案】C
【解析】A、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A错误;
B、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能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同种生物幼年与成年的食性不同,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C正确;
D、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种群间的关系,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属于同一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13.【答案】C
【解析】A、喜光的桉树下栽种半阴性植物菠萝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A正确;
B、发生在裸岩上的初生演替一定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正确;
C、某有翅昆虫种群中出现的无翅类型不一定不利于其生存,如果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类型却能生存下来,C错误;
D、森林中狼和兔间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14. 【答案】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活的环境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解析】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的环境,可以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15. 【答案】①植物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②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
16. 【答案】(1)不能; 因为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集合,森林里除了松树、松毛虫和赤眼蜂外还有其他的生物
(2)太阳(能);农药污染
【解析】(1)以上三种生物不能称为群落,因为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集合,森林里除了松树、松毛虫和赤眼蜂外还有其他的生物.
(2)以上三种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生物防治是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因此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手段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农药污染,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17.【答案】(1)分布 (2)垂直 分层 温度 (3)水平 地形 阳光 水分 植物
【解析】(1)图示表示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2)图中纵轴表示该群落的垂直结构,且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非生物因素中温度的影响.
(3)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阳光、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该地区群落的丰富度较草原高.
18.【答案】(1)样方 标志重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垂直
【解析】(1)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导致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所以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
(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位置的生物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水平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19.【答案】(1)4 芦苇种群、浮萍种群、金鱼藻种群、河蚌种群 (2)动植物分层分布 (3)浮游生物 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