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5 18: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思考:我国的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技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明朝中期之后,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以及闭关政策等原因,中国的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以及战争频繁、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各种原因,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的落后与世界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比较完全的发展。 教材: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的专门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科技人员还不足5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是一片空白.得出结论:新中国科研起步的 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政府措施?背景政府措施:(2)成立科研机构(3)壮大科研队伍(4)编制远景规划(1)确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归国“游子”、政府培养《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钱学森学思之窗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邓稼先学思之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猜一猜身患重病仍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李四光猜一猜 他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理论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1956年,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他是谁?________华罗庚猜一猜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吴阶平猜一猜 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方称之为“红色御医”。上世纪60年代,受周总理的委托,曾先后11次为5位国家元首进行治疗。从1968年开始,曾担任中央多位高级领导人的医疗小组组长。吴阶平(泌尿外科)华罗庚(数学)钱学森(空气动力学)李四光(地质力学)邓稼先(核物理学)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彭桓武 ) 另一位从英国归来的程开甲教授的话,也许是对彭桓武这个不需要说明理由最好的诠释:“如果我不回来,绝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幸福,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着。”  祖国,在这些优秀儿女的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的腾飞,也需要她的儿女做出无私的奉献。起步与成就:背景政府措施成就: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编制远景规划建立发展方针国防科技医学、农业科技“自力更生”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归国“游子”;政府培养《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重大科技成果(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原子弹氢弹东方红一号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中国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 中远程导弹 洲际导弹中国导弹部队1966年10月,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而同样技术的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重量超过苏美的第一颗卫星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人昂首跨入了国际太空俱乐部。 【探究】4、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 、背景2 、 意义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但当时决策层对于是否立即试爆有分歧。“早试”会使中国锋芒毕露,“晚试”的目的是避开锋芒,以赢得更多韬光养晦、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时间。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毛主席权衡再三,决定:既然原子弹是用来吓人的,就要早响。
原子弹响了之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美国不能在沉默,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南中国海,向中国人表明美国的态度。”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您是想证明美国强大呢,还是害怕?”
随后,美国总统果然向全世界作了一个很温和的电视讲话。在讲话中,美国总统只是抱怨中国政府不该把本应用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钱用于发展核武器,并破坏了世界环境等。【探究】4、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
胰岛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
白质的时代。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袁隆平学思之窗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⑴一靠邓小平 靠政策: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⑵二靠袁隆平----靠科技: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探究】5、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大批科研机构被拆散,科研队伍七零八落,大部分科研工作陷入瘫痪。
——教材P93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 ,给国民党沾边的也是特务!知识越多越反动!新中国科技之挫折(1966年-1976年)著名科学家姚桐斌是“两弹一星”功勋中最早被毛泽东的红卫兵打死的,年仅46岁,他和科学家赵九章被批斗致死后,周恩来总理要军管会开列出了一份《重要科学家保护名单》,名单报上去后,总理说:“名单上的每个人,你们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出了问题我找你们!”所以,钱学森每每忆及此事,都情不自禁地说:“文革中,如果没有周总理保护,恐怕我这个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要反对不
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
——邓小平(1977年 5月24日)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提出:文革结束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反映了时代特点两次会议召开科技体制改革邓的口号意义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理论基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腾飞: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一)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技规划的实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三、腾飞: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二)成就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究】7、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重大作用?⑴“两弹一星”打破了------,展示了------,提高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
(2)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3)信息技术、载人航天工程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学史感悟感悟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感悟二:科教兴国。感悟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感悟四:科学家们的事迹感动中国!让感动变成 行动,让中国感动世界!结合中国现代史分期,概括科技事业发展的 曲折历程?1.过渡时期:4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56—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66—76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1976年文革结束—今起步挫折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