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 免疫调节(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 免疫调节(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13 12: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免 疫 调 节擂台赛分组讨论:
1.你了解HIV吗?
2.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4.我们应该怎么做?
5.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深入讨论:(结合课本P36资料分析)
1.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
2.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借助血液循 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
免疫三道防线(一)人体的三道防线(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抗原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T细胞B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刺激记忆细胞浆细胞增殖和分化合成和分泌+ 抗原抗体沉淀或细胞集团淋巴因子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T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增殖和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裂解,释放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细胞免疫:a. b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课堂巩固训练: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2.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C.是针对各种抗原的?
D.是T细胞产生的? DA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 吞噬?B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D5.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A6.下列关于疫苗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
B.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
C.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B级: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具有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某一病原体起作用,具有特异性2.泪液和汗液中都有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几道防线?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