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估(三)B卷(教师卷)(鲁科版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易燃易引起火灾。由此判断现代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 )
A.大理石 B.硅酸盐
C.有机物 D.金属化合物
【解析】选C。由于大理石、硅酸盐、金属化合物都不易燃烧,而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由题意知,应选C项。
2.有关天然水解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解析】选D。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各天然物质的基本组成,并注意水解的程度。因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水解后均可得到丙三醇,所以A正确;若淀粉水解完全,加碘后不变蓝,若水解不完全,则变蓝,故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错误。
3.(2010·九江高一检测)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因其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该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
A.C30H60 B.C30H56
C.C30H52 D.C30H50
【解析】选D。由烷烃的通式CnH2n+2知当含有30个C原子时,其分子式为C30H62,当分子中含有6个C==C键,而不含环状结构时,H原子数应减少12个,所以其分子式为C30H50,故选D项。
4.(2009·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退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选D。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退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5.硫酸在下列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的是( )
①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③油脂的水解反应
④淀粉的水解反应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C。酯化反应中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苯的硝化反应中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油脂的水解反应中使用稀硫酸,只作催化剂;淀粉的水解反应中使用稀硫酸,只作催化剂,故选C项。
6.(思维拓展题)能把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新制Cu(OH)2悬浊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石蕊溶液
【解析】选A。
7.(2010·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B.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聚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D.用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解析】选D。制溴苯应用液溴而不是溴水;苯与硝基苯混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聚乙烯不同于乙烯,已不存在双键,故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根据水溶性和与水密度的差异,可用水区分苯、乙醇、CCl4。
8.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它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B.能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解析】选C。由于该分子中有—OH和—COOH,所以能与Na反应产生H2,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其水溶液还能使石蕊变红;由于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选C项。
9.(2010·长春高一检测)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解析】选A。苯乙烯属于烃类,所有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在空气中燃烧会冒黑烟;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溴的CCl4溶液退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1 mol苯乙烯与H2加成时可以消耗4 mol H2;故选A项。
11.将淀粉水解并用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
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
【解析】选B。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硫酸。
12.(2010·六安高一检测)某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该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
A.78% B.46% C.23% D.11.5%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填于下表:
【解析】由于C2H5OH和CH3COOH两者互溶且沸点相差不大,不能利用直接蒸馏除杂;由于CH3COOH可与碱反应生成盐,而盐的沸点很高,所以可将CH3COOH转化为盐后再蒸馏除杂。
由于CH2==CH2显中性,SO2显酸性,所以可利用碱将SO2除去。
由于C2H5OH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CH3COOC2H5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而分层,所以可利用分液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由于淀粉溶于水形成胶体,葡萄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所以可利用渗析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答案: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分)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 ℃),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硫酸铜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Cu(OH)2悬浊液。
(1)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A中的乙醇平稳汽化成蒸气,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的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7.4 g 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析】该实验的原理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结合实验原理,
推测题给装置的作用;E装置的作用是制取O2;A装置的作
用是将无水乙醇转化为蒸气且与O2充分混合;G装置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兼导气;B处为乙醇的催化氧化;C处为检验乙醇催化氧化所得产物水;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F中的水蒸气与C处的无水CuSO4粉末反应而干扰实验结果;F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