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17 08: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12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2012年3月7日晚上22时30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路面。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土质地疏松
B.山体因修筑公路基部失去支撑
C.长期的连绵降水
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
2.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体现滑坡地貌的是(  )


答案 1.C 2.C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这种情形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低温
答案 3.B 4.B
据材料,完成5~6题。
材料一 某同学整理了石家庄2012年1月2~6日气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期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气温℃ 最高气温 -2 -6 -6 -9 -6
最低气温 -7 -8 -9 -14 -16
平均气温 -4 -7 -8 -12 -12

材料二 中国天气网2012年1月11日讯:近日,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度中断。
5.这种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A.干旱 B.雪灾
C.台风 D.洪涝
6.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末和初冬
答案 5.B 6.A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8.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下图为“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此时甲地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  )
A.连续性降水 B.狂风暴雨
C.温暖晴朗 D.高温晴朗
10.最可能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9.A 10.C
2016年1月12日,《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6年为本世纪以来我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范围广
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12.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答案 11.C 12.A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完成13~14题。
13.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④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3.D 14.B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15~16题。

15.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答案 15.D 16.B
2016年2月13日8时至13时,渤海出现了40~80厘米的风暴增水,莱州湾出现80~220厘米的风暴增长,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出现了20~70厘米的风暴增水。读下图,回答17~18题。

2月13日13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17.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答案 17.B 18.C
2013年6月以来,新疆博州草原气温持续偏高,致使蝗灾危害严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蝗灾具有密度大、范围广等特点。据此完成19~20题。
19.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暴发的是(  )
A.一直干旱
B.一直多雨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20.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19.C 20.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题。(10分)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
答案 (1)断层、坡度
(2)崩塌 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22.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水文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图甲阴影表示哪种水文灾害的多发地区,并分析形成该灾害的共同原因。
(2)阐释图乙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答案 (1)洪涝。
原因: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2)小流量、高水位。
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3.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 ℃,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案 (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或答地势西高东低使冷空气受阻挡而集聚)。
(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
24.昆明市东川区位于昆明市东北部,夏季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城区周围分布107条泥石流沟,泥石流灾害频发,已严重威胁当地经济的发展。(14分)

分析东坡比西坡泥石流危害更大的自然原因及简述减少泥石流对城区破坏的措施。
答案 东坡地形起伏大,沟谷众多,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恢复地表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护坡、挡墙等,避免泥石流冲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