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2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2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8 1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课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美国人,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
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
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
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
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
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艺术手法上也成为报告文学作品的典范。

这本书从诞生之时,
就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
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红色革
命中,时至今日书中所记
载的人物和故事任然闪烁
着勇敢、自信、乐观、奉
献的光辉,激励着千百万
读者和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积极投入到生活、工作、
学习中去。


读题目---读序言--读目录--读正文






整本书阅读方法
读题目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读序言

“序言”又名“前言”“引言”,可以在文的前面,也可以附后,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写作过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

读目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猜猜这本书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作者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读正文
三周读书,沿着作者探寻对象的变化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阅读分享,交流心得
人物刻画真实亲近

长征精神振奋人心

说说你的毛主席印象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
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
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
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
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
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如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
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
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毛泽东

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
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
法,可是后来有人提出意大利人也是爱吃红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例子来反驳他,他又只得笑着认
输了。附带说一句,“赤匪”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
己或者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
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
然而我非常怀疑,他是否能够博得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敬仰,也许这并不完全因为他有非凡的头
脑,而是因为他有农民的个人习惯。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
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
他跟大部分人红军指挥员一样,吸烟没有节制。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和李德进行独特的植物学研
究,尝遍各种的叶子,要寻出烟叶的代替品来。


毛泽东

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站,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
十五个整体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两百三
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
——其中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
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
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zīzhòng表示运输部
队携带的军械)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
可以说近乎奇迹。

长 征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
因为红军终于到达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
气和坚强意志显然一如往昔。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
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在某种意义上,这次
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
份有两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领一个城镇,就召
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
分配给穷人。
长 征
阅读浅尝,诵读经典
1、从子目录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部分阅读并勾画。


2、朗诵部分语句。
方法小结
读题目,猜其内容;
读序言,观其大略;
读目录,抓其精要;
读正文,探其究竟;
读精粹,研读专题。
课外阅读,研读经典
课外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全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本书第一篇第一节“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中,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按照时间表,反馈探究结果。
具体安排:
1.确定专题:小组选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发帖在“重庆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面,用时:3天
2.阅读跟帖:小组成员围绕所提出问题,开展阅读,用跟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用时:3周
3.整理报告:小组成员收集所有跟帖,整理形成研究报告,做成PPT文件;用时:1周
4.课堂展示: 各小组分组展示。小组推举代表组成“苏维埃委员会”为评委,评委根据现场研究汇报,评选出最佳研究小组。用时:用时1节 课

发现历史指引未来
发现天地寻找真知
发现众生洞悉世界
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