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中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纸类 C.合金 D.玻璃
2.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高效能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生活中就是要节能、减少一次性物品消耗。下列不属于“低碳”行为的是( )
A.少用冰箱储存食物 B.出门时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C.购物时尽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用节能灯替换家里的白炽灯泡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垃圾 废旧塑料瓶 废易拉罐 废旧电池 枯枝落叶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可堆肥垃圾
A.A B.B C.C D.D
4.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治理空气污染成了两会的热点话题。下列做法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
C.大力植树造林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太阳能
6.人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 B.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
C.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7.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高效能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生活中就是要节能、减少一次性物品消耗。下列不属于“低碳”行为的是( )
A.少用冰箱储存食物 B.出门时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C.购物时尽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用节能灯替换家里的白炽灯泡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钙会产生龋齿
B.超市里所有食品都不含食品添加剂
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制取氧气、石油的蒸馏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
B.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C.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可以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D.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玻璃 C.玻璃钢 D.有机玻璃
12.下列现象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经检测某干燥的空气主要成分有:N2、O2、CO2、SO2、NO2和PM2.5,该空气为清洁空气
B.质量为a的某固体物质放入质量为b的水中,振荡,得到的溶液质量一定为(a+b)
C.家用菜刀放置几天后出现砖红色斑点,说明菜刀开始生锈了
D.用老面发酵制作馒头,可加少量纯碱溶液中和发面的酸味,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二、填空题
13.下图解水的装置:
(1)在图的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_____(用“+”“-”表示)。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是_____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 组成的。
(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的是_____( )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 不用含磷洗衣粉;
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PM2.5是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国内首家生产出一体式PM2.5测量仪的公司曾在一个50立方米的房子内做过实验,没点烟前PM2.5数值是198毫克/立方,点燃一支香烟,数值在1分钟内瞬间上升到685毫克/立方,两支香烟是1394毫克/立方,其中90%来源于二手烟中的微颗粒物。抽空多去野(如森林或海边)外走一走,那里的PM2.5值很低。
(1)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晨练爱好者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填序号);
(3)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15.化学反应能提供能量。
(1)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如右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2)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灭火。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6.(1)现有下列6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石墨 B.小苏打 C.氧气 D.氢气
E.熟石灰 F.聚乙烯塑料 G.尿素 H.葡萄糖
① 是电解水时负极端产生的气体
② 可用于制轻轨电刷
③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 可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⑤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7.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素和矿物质,其中能够调节体内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发现果树生长不茂盛,叶色发黄,此时可以该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______;
NH4NO3 B.KCl C.CO(NH2)2 D.Ca(H2PO4)2
(3)下图为苹果采摘工具,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推断题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中A~E是操作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中的产物B通常用 检验;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条即可)。
四、实验题
20.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氢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编号)
(3)D装置收集氢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21.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抽到题目“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要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应该从以上药品中选择_____和_____反应。
(2)写出你选择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制取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举例:可制取的气体氢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说明为什么可用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制氢气:_____。
五、计算题
2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
(1)醋酸属于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3)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4)??_____g醋酸中含6.?4g氧元素。
试卷第4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B、纸类属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C、合金很明显不是有机物,错误;D、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
点睛:可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从概念的实质分析是否是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少用冰箱储存食物,可以节约用电,正确,B、出门时随手关闭电器电源,可以节约用电,正确,C、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容易形成“白色污染”,且在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错误,D、用节能灯替换家里的白炽灯泡,可以节约用电,正确,故选C
考点:低碳理念
3.B
【解析】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旧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分类正确;
B、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废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分类错误;
C、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分类正确;
D、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有机肥料,属于可堆肥垃圾,故选项分类正确。
4.C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SO2等有毒气体,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会产生大量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目前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大量粉尘等污染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选C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5.D
【解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6.A
【解析】
【详解】
A、正常雨水的pH=5.6,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pH<5.6,正确;B、合理使用化肥可保护环境,错误;C、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错误;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错误。故选A。
【点睛】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7.C
【解析】A、少用冰箱储存食物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氟利昂的使用以防止环境污染.
B、出门时随手关闭电器电源可以节约电能.
C、购物时尽量使用能循环使用的布袋或篮子等能节约能源.
D、用节能灯替换家里的白炽灯泡可以节约电能.
故选C.
8.D
【解析】
试题分析: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A正确;
B、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所以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故B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故C正确;
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而不是天然纤维,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D
【解析】A. 人体缺钙会产生佝偻病或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B. 超市里所有食品一般都含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题意;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正确,符合题意;选D。
10.D
【解析】A.工业上制取氧气、石油的蒸馏都是利用了组成它们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的,故A正确;B.为正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中需把氧气全部消耗掉,为保证消耗掉全部氧气,红磷的量必须充足,故B正确;C.用相互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物质的硬度,故C正确;D.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引起的,不是二氧化硫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D。
11.C
【解析】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C、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正确;D、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SO2、NO2和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A错误;质量为a的某固体物质放入质量为b的水中,振荡,若完全溶解,那么得到的溶液质量为(a+b),若没有完全溶解,那么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a+b),B错误;家用菜刀放置几天后出现砖红色斑点,那么生成了氧化铁,即铁生锈了,C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D错误。故选C。
考点:空气的成分,溶液,铁生锈,物质的分类
13.氧1:28:1氢、氧元素C
【解析】(1)水电解负极生成氢气、正价生成氧气,体积比为2:1,因此试管中气体多的为氢气对应负极,气体少的为氧气对应正极;(2)正极生成氧气;体积比为1:2;由方程式2H2O通电2H2↑+ O2↑,质量比为32:2×2=8:1;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①②③都可以减少或避免水体污染,④与水体污染问题无关,因此选C。
14.(1)D;(2)③;(3)吸附;
【解析】
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题文第一句话,可知选D。
(2)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为阻挡它,应选择过滤孔直径比2.5微米更小的口罩,故选③。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将可吸入颗粒物吸附住,不使之进入人体。
考点:化学与生活
15.(1)C(2)A
【解析】
试题分析: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外焰加热;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方法。
考点:燃烧和灭火
16.(1)D (2)A (3)B (4)C (5)E
【解析】
试题分析:(1)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产生氢气,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选D
(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可用于制轻轨电刷,选A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B
(4)氧气具有助燃性,可支持可燃物的燃烧,选C
(5)熟石灰是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E
考点:电解水实验,石墨的导电性,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氧气的助燃性,熟石灰的碱性
17. 维生素 AC AC
【解析】1)苹果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素和矿物质,其中能够调节体内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2)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发现果树生长不茂盛,叶色发黄,此时可以该施加下列肥料中的A.NH4NO3 C.CO(NH2)2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营养元素,化肥等知识。
18. CO2 CO2 +Ca(OH)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甲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因此乙是水,则丙是二氧化碳;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因此丁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综上所述:
(1)丙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步骤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CaCO3↓+H2O;
(3)步骤③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9.(1)CH4+2O2CO2+2H2O (2)带火星的木条 (3)产物无污染、热值大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及题目的“题眼”等, 该题的题眼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判断为甲烷,与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由于氧气支持燃烧,故可判断B应为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D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说明D为水,则C为二氧化碳,E可以作燃料,说明具有可燃性,故E为氢气。
(1)反应①即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反应②中的产物B即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3)E物质是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并且氢气的热值大。
20.试管锥形瓶Cbaca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解答;(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解答;(4)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答。(1)写出仪器名称Ⅰ试管,Ⅱ锥形瓶;(2)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故应选用装置是C;(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然后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故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ac;(4)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短进长出”,故选a。
21.石灰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Zn+H2SO4=ZnSO4+H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解析】
(1)根据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解答;(2)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解答;(3)根据锌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氧气解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所以可用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制氢气的原因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22. 有机 ?60? ?6:1?? 12
【解析】(1)根据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3)一个醋酸CH3COOH分子中含有2个C,4个H,求出相对质量比即为醋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4)??根据氧元素的质量除以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醋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3+12+16+16+1=60;(3)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4) 6.?4g÷[×100%]=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