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25 17: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分析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4.列举“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复习过程】
考点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总结种群数量特征,完成种群数量特征关系模型

(2)分析总结
①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③ 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④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是 ,其次是 ,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 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例题1.(2012 新课标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思维拓展 
(1)城市人口的剧增—— > 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 > 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 ,使增长率下降。
(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 。

2.种群的年龄组成图解及分析
分析模式图①
A. .
B. .
C. .

分析曲线图② 分析柱形图③

图②中A B C 图③中甲 ,乙

3.种群密度调查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适用对象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 ,如 、 等 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 等
统计方法 若N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1为标志个体数,N2为重捕数,N0为重捕个体中带标志数。则公式: ①五点取样法和 取样法 ②计算各样方内种群密度的 值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注意问题 ①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且不易脱落 ① 取样 ②样方大小 ③样方数量

例题2.(2012 海南)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当堂检测一
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3.关于下列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 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
C. 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 序号6、7分别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曲线模型比较
项 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公式: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 等 现实状态的 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
K值有无 K值 K值
适用范围 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的 一段时间 自然种群
联系


2.“S”型曲线中K值与在实践中的应用
灭 鼠 捕 鱼
(最大增长速率) 灭鼠后,使鼠的种群数量 ,鼠群数量增长缓慢。 使鱼的种群数量 ,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K值(环境容纳量) 改变环境, 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 K值

辨析: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获量,如时捕捞可持续获得 ,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应处于 时。


例题3.(2012 浙江)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得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例题4.(2012 重庆)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当堂检测二
4.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5.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
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6.(2011·江苏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
2
)十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