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种群的特殊性。
2、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描述种群的各个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形成正确生物观。
3、能够利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于科学实践中。
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列举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理解标志重捕法,并证实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盎然生机,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生命之美有关片段。
播放视频
生物和生物之间体现出如此和谐之美,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播放,是同学们感受生命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回忆:1什么是种群?2.种群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3.判断四个选项是不是种群,为什么?
教师总结:种群和物种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为学习种群的特征做铺垫。
过渡
出示图片,一群鱼和一条鱼相比,一群鱼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我们描述种群数量通常是通过种群密度直接呈现。什么是种群密度呢?
学生思考回答
任务驱动一
什么是种群密度
请同学们看课本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渡
单位面积或体积是一定的,种群密度不同是由于种群个体数量不同,如何测量种群密度呢?
任务驱动二
如何测量种群密度
教师设置问题串:
对于活动范围小,数量有限的生物,我们该如何计数?
对于活动范围大,数量多的生物,又该如何计数呢?
教师讲解估算法(抽样调查法)常用的两种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渡
如果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
样方法
教师设置问题串;(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页双线框及61页探究活动)思考:
样方法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如何取样?
样方的数量是多少?每个样方的面积是多少?
在计数过程中,如何处理样方边缘的个体?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作出评价。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展示
课外活动时间调查学校餐厅南边的刺儿菜种群密度。
教师及时评价并提出问题:
1.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每个样方的面积是1平方米,乔木、灌木的样方面积呢?
2.样方法只适合植物吗,动物可不可以用样方法调查?
3.那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可以用样方法吗?
学生展示他们的调查过程。
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过渡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中绵羊的种群密度?
学生思考回答
标志重捕法
教师设置问题串:
什么是标志重捕法?
作标志时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公式。
教师再做相应评价和补充。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动能思考的能力。
教师出示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学生对标志重捕法进行练习应用。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小组合作模拟调查大明湖中鲤鱼的种群数量
教师出示模拟材料并说明分别代表什么。然后提问:根据刚才的公式该如何操作?要想得知最终结果,需已知哪三个数据?
学生思考回答后,小组合作进行模拟操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对各个小组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他们操作时的注意及没注意到的事项。
小组代表说一说他们操作时的注意及没注意到的事项。
渗透德育教育
团结协作精神
分析误差
教师出示各种情况
学生分析各种情况造成的误差偏大还是偏小。
过渡: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什么因素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呢?
任务驱动三:如何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注意“率”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回答问题并通过看课本来明确“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能力
过渡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害虫会影响农作物,我们不想它大爆发,有些生物比如大熊猫,我们也不想它灭亡,什么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呢?
任务驱动四 如何预测种群密度?
教师出示三个种群以及不同年龄段个体比例不同,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知识之间的整合
过渡
有些害虫,我们明明知道它要大爆发,在能力有限范围之内如何把它泛滥成灾的势头给控制住?
任务驱动五
如何调控种群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性别比例”的概念、类型、意义、及其应用。
学生依据教师引导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能力
小结:
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表示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学生依据本节学习内容自行总结并画出概念图。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习题巩固:
板书: 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最基本
预测变化趋势 间接影响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直接影响
(决定)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二 种群的空间特征:
课件26张PPT。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第四章第一节生活种群?一定自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在概念:种群密度高种群密度低分布范围小、数量有限的生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分布范围大、数量多的生物样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页双线框内的内容和61页探究活动,思考:2.如何取样?3.取多少个样方,每个样方多大面积?4.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1.样方法的步骤是什么?——蒲公英——其他植物 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只取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
(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9刺儿菜五点取样法边缘效应
1.对于草本植物,样方面积一般为1m2,如果是乔木、灌木呢?
思考:2.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吗?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可以吗?3.对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用这种方法可以吗?M:N=m:nA、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
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标志重捕法阅读课本62页,思考: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M=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n=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m=10只,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数大约有( )只
A. 30只 B. 32只 C.64只 D.96只D阅读课本60页双线框内的内容材料:
大桶中绿色珠子若干(N) ,
小杯子中红色珠子若干 请分析实际调差过程中以下因素造成的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偏大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偏小偏大偏大出生 死亡迁入 迁出种群中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各年龄期老年个体成年个体幼年个体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任务驱动四 如何预测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越来越大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出生率=死亡率保持稳定出生率<死亡率越来越小(1)概念(2)意义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不合理的性比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的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任务驱动五 如何调控种群密度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了解空间分布格局对于选择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有重要意义。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空间特征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种群特征基本特征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性别比例决定决定影响预测练一练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
④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⑤D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定地区内单位面积内鸟的数量
B.一口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B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济南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D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要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练一练谢谢大家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评测练习】
1.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 )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我国人口学家在分析了某地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当地的人口数量仍处于增长期,今后还会增长数十年才会停止,做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5.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m3
2
1 000m3
②
淡水湖泊
鲰鱼
10 000kg
34
3 600kg
③
山地
甘草
1 000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 000kg
30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6.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并绘图如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率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C从0点到D点,种内竞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是进行捕捞以维持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的最有利时机
7.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答案:1B;2B;3B;4B;5C;6B;7. (1)迁地保护 (2)样方法 (3)增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