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与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 磁体、磁极和磁化
导入一: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指南针是航海时常备的导航工具。那么,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呢?
导入二: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导入三:由晋朝大将军马隆利用磁石大败敌军的故事引入。
磁体和磁极
[思考与讨论] (教材P3)
[参考答案] 每个磁体,即使再小,都会有N极和S极,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单磁极磁体。
[思考与讨论] (教材P5)
[参考答案] 指南针指南的是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地理南极附近就是地磁北极,而地理北极附近就是地磁南极。
[练习] (教材P6)
[参考答案] 1.参见教材第4页中的图1-12和图1-13。条形磁体的磁场特点: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②磁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密集,表示磁场强。③磁体中部的磁场比磁极周围的磁场弱。蹄形磁体的磁场特点: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②磁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密集,表示磁场强。③N极和S极之间的空间磁感线分布较均匀,说明磁场强弱较均匀。
2.铁棒在磁体的磁场中被磁化,那么本身也成为磁体,而它们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以知道铁棒靠近磁体N极的那端和磁体对应的磁极极性相反,即是S极,而远离磁体N极的一端是N极。
3.第一幅图:左侧S极,右侧N极,磁感线从右到左;
第二幅图:左侧S极,右侧S极,磁感线都从外指向磁极;
第三幅图:左侧N极,右侧S极,磁感线从N极到S极。
4.缝衣针相当于指南针,停止运动后,指向南北方向。
5.玻璃清洁器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使玻璃内外两块清洁器总是合在一起移动的。举例略。
第1章 电与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1课时 磁体、磁极和磁化
教材解读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磁体、磁极和磁化,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知磁体的性质、磁极和磁化的含义、磁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体验科学现象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了解磁化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极。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破坏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重难点
处理策略
通过教材中具体的图片、活动等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来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本节课难点。
探究点一 磁体
[情景展示1] 让磁铁接近下列物体,能被吸引的物质有哪些?
①大头针 ②铜块 ③铝块 ④1元硬币
⑤1角硬币 ⑥塑料 ⑦木头 ⑧回形针
[问题探究] 通过探究你能总结出磁铁都吸引哪类物质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把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多种形状的磁体。
[问题探究] 你了解磁体的分类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从原料上分为磁石、磁铁(或磁钢);从保留磁性上分为永磁体、暂时磁体;从磁体的形状上分为条形磁体、针形磁体、蹄形磁体、圆环形磁体等。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磁极
[情景展示1] 用磁铁吸引铁屑,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这两种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没有磁性。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把磁体悬挂起来(或者让小磁针)在水平位置自由转动,待静止时,磁体的磁极指向会怎么样?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发现磁极指向的规律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N极)。利用磁体的指向性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司南就是我国最早的指南针。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3] 观察实验。
[问题探究] 磁极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磁化
[情景展示] 分别让条形磁铁靠近固定在大头针上方的铁棒、钢棒。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了什么?能获取哪些知识?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当条形磁铁靠近铁棒时,铁棒就具有了吸引大头针的能力,由此说明磁体使铁棒获得了磁性。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当拿开条形磁铁时,铁棒就不再吸引大头针了,由此说明铁棒不能长久保持磁性,而钢棒被磁化后能较长久地保持磁性,因此可用钢来制造永磁体。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