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课程标准: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深入探究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篇章一:晨曦入阴霾
根据观看的视频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
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状况。
学生自主归纳
晨曦 阴霾
1、政治 民国建立废除君主专制
2、经济 美、日加紧经济侵略
3、思想 启蒙思想、民主共和观念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思想冲突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政治黑暗
篇章二:风从西边来
1、走进: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 )
代表人物 北大校长(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的( );创作《阿Q正传》等文的( );
阵地
基地 ( )
( )
指导思想 民主和(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1916年由上海迁到北京
1.兴起标志
陈独秀
胡 适
李大钊
鲁迅
2.代表人物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 主
科 学
(德先生) (赛先生)
1.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
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
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
新三从四德
一般来说,敢于公然承认自己是怕老婆的男人,非但不乏幽默,且有炫耀之嫌。因为凡是钻在床底下“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的汉子,是没有这等勇气的。可是胡适却把怕老婆的风俗与民主建设联系起来,说什么凡是怕老婆的民族,就有实行民主的希望。
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我们分有三个讨论任务:阅读课文P54
结合下面五则材料探究思想碰撞的内容。
2、感悟: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袁世凯祭天
材料二:
“李半仙”算命
(任务一)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什么思想?
有怎样的冲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讲解。
讲解提示:1、讲清材料体现的思想内容;
2、能结合材料、所学知识举例解析内容。
小脚淑女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适先生总结:
男人的“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的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话要盲从。
男人的“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任务二)材料三、材料四分别体现什么思想?
有怎样的冲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讲解。
讲解提示:1、讲清材料体现的思想内容;
2、能结合材料、所学知识举例解析内容。
材料五:
(任务三)材料五中黄侃、胡适的观点有何冲突?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讲解。
讲解提示:1、讲清碰撞的内容;
2、能结合材料、所学知识举例解析内容。
黄侃对学生说:胡适提倡新文学,如果有一天他的妻子突然去世了,白话文在电报中怎么说呢?“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吧!”。如果是文言文只需四个字“妻丧速归”,省字省电报费。
胡适对学生说:如果有人请你到政府任职,如
何回绝呢?文言文比较好的回复是“才疏学浅、
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而白话文只需五个字
“干不了谢谢”。
篇章三:回首话风灾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学习小组课堂探究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这场“西风”是一场灾难,完全否定了传统。
请根据陈旭麓评价“中体西用”的原则和下面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应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
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
展?……依靠他们的机智和技巧,能够成功地把现代
文化的精华与中国自己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
——(胡适《先秦名学史》)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材料三: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的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批判继承、不断创新
我们的态度:
成果展示
……
小组甲
小组乙
小组丙
小组丁
柳州文庙
传承与创新
玉林云天宫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巩固练习: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方法
①读题:抓考点?
②材料:寻找与历史考点相关的关键词、句
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
④归纳判断:也可用排除法、比较法,综合判断。
篇章四:朝阳渐升起
反对
封建主义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政治领域
思想领域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