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20 17:22:29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沪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新知导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能量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空气和水,还需要各种食物。除空气和水以外,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新知讲解找一找,厨房中有哪些食物?厨房中的醋、酱油、味精、蔗糖、酒、牛奶、面包、水果、鸡蛋等食物。 新知讲解实验1:将蔗糖糖、面粉、奶粉置于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实验现象和灼烧得到得残渣。实验现象:葡萄糖、面粉、奶粉放在燃烧匙中灼烧,产生黑烟,灼烧后得到黑色的炭。奶粉新知讲解实验2 :在蒸发皿中点燃少量的食用油油或石蜡,将一块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发生得现象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黑烟。新知讲解实验3 :点燃一小片矿泉瓶或泡沫塑料的碎片,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闻到刺激性气味;产生的火焰中夹杂着黑烟。新知讲解实验4 :把上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平时观察到的棉纱、纸张的燃烧现象对比,你能发现这些物质燃烧的共同之处吗,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启示:蔗糖、面粉、奶粉、食用油、石蜡、塑料以及棉纱和纸张中的纤维等物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都有黑色的炭生成,说明这些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新知讲解1、定义:
有机化合物:一般把组成中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如:葡萄糖、酒精、醋酸、石蜡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氢、氧、氮、氯、硫、磷等。
无机化合物:一般把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如:水、氧化铜、氢氧化钠、硫酸、氯酸钾、食盐、硝酸铵等属于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走出误区: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等碳酸盐)具有与无机化合物相似的组成和性质,把它们看成无机化合物。  强调: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新知讲解2、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葡萄糖(C6H12O6) 维生素B(C17H20O6N4)甲烷(CH4)二甲醚分子结构乙醇分子结构 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两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新知讲解以下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你能说除他们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吗?(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2)石油液化气(丙烷) ——
(3)酒精——
(4)醋酸——
(5)尿素——
(6)葡萄糖——
(7) 淀粉 —— [(C6H10O5)n]CH4C2H5OHC3H8CH3COOHCO(NH2)2C6H12O6思考与交流16444660180376162n(几万到几十万)有机物小分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大。)总结:新知讲解 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或更大。这样的有机物通常称作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蛋白质、淀粉、聚乙烯[(C2H4)n,n=1000~10000]等都是有机化高分子化合物。 新知讲解3、有机物的性质: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新知讲解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食物,如大米、面粉、食用油、蛋、鱼、肉、牛奶、青菜、水果等。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是不是有机物?4、食品中的有机物新知讲解实验:厨房中的面粉、白糖是有机物,但食盐、碱面不是有机物,你能设计简单实验辨别有机物吗?辩别有机物的方法取样品灼烧,若变黑(或焦),则证明该化合物是有机物糖类(米、面)
蛋白质(荤菜,蛋、豆、奶)
油脂(油、肥肉)
维生素(蔬菜、水果)
矿物质(无机盐)
水有机物无机物总结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 高粱玉米新知讲解土豆面粉富含淀粉的食物食用油、奶油中含有油脂。新知讲解猪油富含脂肪的食物鱼、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新知讲解青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油脂类25g(0.5两)奶类及奶制品100g(2两)
豆类及豆制品50g(1两)畜禽肉类50g~100g(1两至2两)鱼虾类50g(1两)蛋类25g~50g)(0.5两至1两)蔬菜类400g~500g(8两至1斤)水果类100g~200g(2两至4两)谷类(包括高粱、玉米、燕麦等)300g~500g(6两至1斤)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选择食物的参考量课堂练习1、下列綦江特色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 )
A.赶水萝卜干 B.金角牌牛肉干
C.横山大米 D.永新梨子B2、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Cl   B、CuSO4  
C、CO2   D、CH3OH D课堂练习3、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富含蛋白质的物质: 、 。
富含淀粉的物质: 、 。
富含维生素的物质: 、 。鱼肉面包马铃薯青菜芦柑课堂练习4、下列饮食习惯错误的是( )
A、最好每天要有荤有素 B、好吃的食物要多吃
C、主副食要搭配 D、每天吃些水果B课堂总结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板书设计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1、有机物定义:含碳,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2、无机物不含碳,但CO、CO2、CaCO3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性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课题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单元
第8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知道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2、了解有机高分子的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方法检验有机物中含碳元素,从而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食品中有机物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社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1、从组成上认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不同;
2、用实验方法检验有机物中含碳元素从而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
难点
1、从组成上认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不同;
2、用实验方法检验有机物中含碳元素从而区分无机物与有机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空气和水,还需要各种食物。除空气和水以外,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由问题入手,加深印象。
讲授新课
组织活动:找一找,厨房中有哪些食物?
组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不足,提醒注意实验安全)
实验1:将蔗糖糖、面粉、奶粉置于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实验现象和灼烧得到得残渣。
实验现象:葡萄糖、面粉、奶粉放在燃烧匙中灼烧,产生黑烟,灼烧后得到黑色的炭。
实验2 :在蒸发皿中点燃少量的食用油油或石蜡,将一块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黑烟。
实验3 :点燃一小片矿泉瓶或泡沫塑料的碎片,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闻到刺激性气味;产生的火焰中夹杂着黑烟。
实验4 :把上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平时观察到的棉纱、纸张的燃烧现象对比,你能发现这些物质燃烧的共同之处吗,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蔗糖、面粉、奶粉、食用油、石蜡、塑料以及棉纱和纸张中的纤维等物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都有黑色的炭生成,说明这些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教师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定义:
有机化合物:一般把组成中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如:葡萄糖、酒精、醋酸、石蜡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氢、氧、氮、氯、硫、磷等。
无机化合物:一般把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如:水、氧化铜、氢氧化钠、硫酸、氯酸钾、食盐、硝酸铵等属于无机化合物
走出误区: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等碳酸盐)具有与无机化合物相似的组成和性质,把它们看成无机化合物。
强调: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教师介绍有机物的种类特点
2、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两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
思考与交流
以下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你能说除他们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吗?
(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CH4 16
(2)石油液化气(丙烷) ——C3H8 44
(3)酒精——C2H5OH 46
(4)醋酸——C2H5OH 60
(5)尿素——CO(NH2)2 180
(6)葡萄糖——C6H12O6 376
(7) 淀粉 —— [(C6H10O5)n] 162n(几万到几十万)
总结:有机物 小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大。)
拓展: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或更大。这样的有机物通常称作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或更大。这样的有机物通常称作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3、有机物的性质: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
实验:厨房中的面粉、白糖是有机物,但食盐、碱面不是有机物,你能设计简单实验辨别有机物吗?
辩别有机物的方法:取样品灼烧,若变黑(或焦),则证明该化合物是有机物
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
总结:糖类(米、面)蛋白质(荤菜,蛋、豆、奶)油脂(油、肥肉)维生素(蔬菜、水果)是有机物
矿物质(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介绍食物中的有机物:
富含淀粉的食物
大米、土豆、面粉、高梁、玉米等
富含脂肪的食物
食用油、奶油、猪油等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鱼类、肉类、牛奶等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青菜、水果等
知识拓展:
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选择食物的参考量
油脂类25g(0.5两)
奶类及奶制品100g(2两)
豆类及豆制品50g(1两)
畜禽肉类50g~100g(1两至2两)鱼虾类50g(1两)蛋类25g~50g)(0.5两至1两)
蔬菜类400g~500g(8两至1斤)水果类100g~200g(2两至4两)
谷类(包括高粱、玉米、燕麦等)300g~500g(6两至1斤)
学生观察讨论找出厨房中的食物:厨房中的醋、酱油、味精、蔗糖、酒、牛奶、面包、水果、鸡蛋等食物。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思考讨论物质燃烧的共同点,得到启示
与教师一起总结,并记录课堂笔记
认识有机物的结够的多样性
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名称、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对有机物的分类有更深刻的认识。
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掌握有机物的特点,并能加以区分。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设计试验方案并动手实验
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参考量
从生活入手,提升趣味性,和知识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提升学生总结能力
图片更具直观性,更深刻认识有机物
加强理解记忆,并为分类做好基础
使抽象知识生活化,具体化。
通过特点进一步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培养学生实验思维
增强学生合理膳食的意识
课堂小结
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
组成
性质
有机物
含碳,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燃烧
无机物
不含碳,但CO、CO2、CaCO3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
部分溶于水, 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不能燃烧
板书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有机物
定义:含碳,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
性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2、无机物
不含碳,但CO、CO2、CaCO3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2018秋?兰州期末)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
2.(2018秋?周村区期中)认真观察,善于思考,至关重要。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不是用天然材料直接加工制成的是(  )
A.纯棉衣服 B.真丝围巾 C.陶瓷花瓶 D.大理石像
3.(2017秋?慈溪市期末)有机物中必定含有的元素是(  )
A.O B.H C.N D.C
4.(2018?柳州)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原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纯棉衣服 B.不锈钢刀 C.橡胶轮胎 D.塑料花盆
5.(2018?大连二模)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乙醇 B.碳酸 C.葡萄糖 D.甲烷
6.(2018秋?临淄区校级期中)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物品是由纯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地板 B.橡胶轮胎 C.大理石 D.不锈钢餐具
7.(2018秋?金坛区月考)下列关于葡萄糖、砂糖、面粉灼烧实验现象及获得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三者燃烧后均生成黑色物质
B.葡萄糖、砂糖均为先熔化,后燃烧
C.三者均含有碳元素,所以是同种物质
D.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
8.(2018秋?淄博月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汽车轮胎 B.手机塑料外壳
C.玻璃钢 D.羊绒围巾
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轮胎、④大理石地板、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
10.(2017秋?石狮市校级月考)下列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其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酒精(CH3CH2OH)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纯碱(Na2CO3)
二.填空题
11.(2018?湛江校级模拟)“变废为宝”是对化学技术的一项挑战,“地沟油”是极不卫生是垃圾油,它主要含危害物是黄曲霉素(C17H12O6),但中科院已发明将“地沟油”转变成乙醇、沼气等有用物质的新技术,请回答:
(1)“黄曲霉素”是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地沟油”的转化产物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2018秋?南岸区校级月考)重庆的餐馆不仅食物多种多样,所用燃料也各有千秋。
(1)一些火锅店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石油分馏是一种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一些烧烤店采用机制木炭作燃料,机制木炭做成空心,使用时不能紧闭门窗,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3)一些干锅店采用固体酒精作燃料,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3.(2018?河南二模)使用乙醇汽油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河南省是较早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省份,则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质量的乙醇在密闭容器内不充分燃烧后,生成4.4若二氧化碳和8.4g一氧化碳,同时生成   g水。
14.(2018?广东模拟)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羊毛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可以用   的方法鉴别涤纶、羊毛。
15.(2018?河南模拟)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是由一种特殊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   (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能鼓起来,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   。
16.(2018?益阳)信息:家用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象这类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烃类的是(填字母代号)   。
A.CH4 B.C2H5OH C.CH3COOH D.C6H12O6
(2)结合你所学知识,写出烃类中乙烷的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8秋?宝坻区校级月考)现在家庭中都普遍使用酒精炉,学习了蜡烛燃烧实验探究后,某学生利用酒精灯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对酒精燃烧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填写下列内容:
操作方法
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酒精灯,并在火焰上方找一个干冷的烧杯
   
酒精燃烧后有水生成
迅速将上述烧杯倒过来,注入少许澄清石灰水,震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燃烧后有   生成
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8.(2017?东城区一模)酒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关于白酒,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介绍一些有关白酒的知识.
一般用含有淀粉的原料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我国的白酒生产中,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原料粉碎﹣﹣配料(原料混合)﹣﹣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蒸馏).
白酒的香气来源于三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有机物;还有就是在发酵、蒸馏或贮存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香味物质.
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某白酒每100毫升中乙醇含量为40毫升,这种酒的度数就是
40°.液体体积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规定在温度为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mL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数(mL)为该酒的度数.
粮食酿造的白酒中含有醛类物质,而由乙醇(或甲醇)勾兑的假酒不含醛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对醛类物质的检测来鉴别真假白酒.
下面是真假白酒的对比实验.
在3支洁净试管中,先分别加入5mL真酒,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真酒替换为假酒,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40%NaOH溶液体积/mL
1.0
2.0
3.0
真酒

浅黄

假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原料粉碎 B.配料 C.入窖发酵 D.蒸酒
(2)下列有关白酒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香酸有芳香味
B.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香气的物质
C.长期放置的白酒香气会逐渐变淡
(3)某酒瓶上标注的白酒为38°,是指   .
(4)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真假白酒的实验方法是取5mL不同的白酒,加入   mL40%的NaOH溶液,加热,观察显色情况,若   则为真酒.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D。
4. A。
5. B。
6.C。
7. C。
8. C。
9. B。
10. D。
13. C2H5OH+3O22CO2+3H2O;10.8。
14.涤纶;灼烧。
15.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6.(1)A;
(2)C2H6;
三.实验探究题
17.烧杯内壁有水雾;二氧化碳;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18.(1)C;
(2)ABC;
(3)20℃时,100mL该酒中含有乙醇38mL;
(4)2(或3);显浅黄色(或黄色).6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