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22 14: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
1.关于x的方程ax2﹣3x+1=2x2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0 B.a>0 C.a≠2 D.a>2
2.一元二次方程3x2﹣3x=x+2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后,a、b、c的值分别是(  )
A.3、﹣4、﹣2 B.3、﹣3、2 C.3、﹣2、2 D.3、﹣4、2
3.若0是关于x的方程(m﹣2)x2+3x+m2﹣4=0的解,则m的值是(  )
A.±2 B.﹣2 C.2 D.0
4.若把方程x2﹣6x﹣4=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则正确的变形是(  )
A.(x﹣3)2=5 B.(x﹣3)2=13 C.(x﹣3)2=9 D.(x+3)2=5
5.设x1为一元二次方程2x2﹣4x=较小的根,则(  )
A.0<x1<1 B.﹣1<x1<0 C.﹣2<x1<﹣1 D.﹣5<x1<﹣
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第三边是方程x2﹣12x+35=0的一个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 B.14 C.15 D.12或14
7.已知实数a、b满足(a2﹣b2)2﹣2(a2﹣b2)=8,则a2﹣b2的值为(  )
A.﹣2 B.4 C.4或﹣2 D.﹣4或2
8.十九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并着力持续推进,据统计2015年的某省贫困人口约484万,截止2017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约210万,设这两年全省贫困人口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484(1﹣2x)=210
B.484x2=210
C.484(1﹣x)2=210
D.484(1﹣x)+484(1﹣x)2=210
9.若M=2x2﹣12x+15,N=x2﹣8x+11,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
A.M≥N B.M>N C.M≤N D.M<N
10.已知a+,则的值为(  )
A.﹣1 B.1 C.2 D.不能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Ⅱ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3*6=18)
11.关于x的方程(m2﹣3m+2)+5x﹣6m=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12.把方程3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为   ,它的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13.用配方法把方程x2﹣6x﹣1=0化成(x+m)2=n的形式,得   .
14.已知某工厂计划经过两年的时间,把某种产品从现在的年产量100万台提高到121万台,那么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是   %.按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   万台.
15.已知P=m﹣1,Q=m2﹣m(m为任意实数),则P、Q的大小关系为   .
16.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a+1)x+2a+1=0有一个小于1的正数根,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评卷人 得 分

三.解答题(共7小题,52分)
17.(6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1)2﹣9=0
(2)5x2+2x﹣1=0.
18.(6分)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a﹣2)x2+(a2﹣3)x﹣a+1=0的一个根,求a的值.
19.(6分)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2,三个数字的平方和的9倍比这个三位数小20,求这个三位数.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之和为14cm,面积为24cm2,求它的两条直角边的长.
20.(6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
21.(8分)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査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多少元?
(2)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   件,每件商品,盈利   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在上述销售正常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
22.(10分)我们把形如x2=a(其中a是常数且a≥0)这样的方程叫做x的完全平方方程.
如x2=9,(3x﹣2)2=25,()2=4…都是完全平方方程.
那么如何求解完全平方方程呢?
探究思路:
我们可以利用“乘方运算”把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如:解完全平方方程x2=9的思路是:由(+3)2=9,(﹣3)2=9可得x1=3,x2=﹣3.
解决问题:
(1)解方程:(3x﹣2)2=25.
解题思路:我们只要把 3x﹣2 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利用乘方运算进一步求解方程了.
解:根据乘方运算,得3x﹣2=5 或 3x﹣2=   .
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x1=,x2=﹣1.
(2)解方程.
23.(10分)如图所示,△ABC中,∠B=90°,AB=6cm,BC=8cm.
(1)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
(2)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运动时间;若不能说明理由.
(3)若P点沿射线AB方向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射线CB方向从C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移动,P,Q同时出发,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x的方程ax2﹣3x+1=2x2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0 B.a>0 C.a≠2 D.a>2
【分析】先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2≠0,求出即可.
【解答】解:ax2﹣3x+1=2x2,
(a﹣2)x2﹣3x+1=0,
∵关于x的方程ax2﹣3x+1=2x2是一元二次方程,
∴a﹣2≠0,
即a≠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2.一元二次方程3x2﹣3x=x+2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后,a、b、c的值分别是(  )
A.3、﹣4、﹣2 B.3、﹣3、2 C.3、﹣2、2 D.3、﹣4、2
【分析】直接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a,b,c的值.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3x2﹣3x=x+2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后,
3x2﹣4x﹣2=0,
则a=3,b=﹣4,c=﹣2.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
3.若0是关于x的方程(m﹣2)x2+3x+m2﹣4=0的解,则m的值是(  )
A.±2 B.﹣2 C.2 D.0
【分析】先把x=0代入方程(m﹣2)x2+3x+m2﹣4=0得方程m2﹣4=0,然后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
【解答】解:把x=0代入方程(m﹣2)x2+3x+m2﹣4=0得方程m2﹣4=0,解得m1=2,m2=﹣2,
所以m=±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4.若把方程x2﹣6x﹣4=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则正确的变形是(  )
A.(x﹣3)2=5 B.(x﹣3)2=13 C.(x﹣3)2=9 D.(x+3)2=5
【分析】根据配方法可以将题目中的方程变形,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解:x2﹣6x﹣4=0
x2﹣6x=4
x2﹣6x+9=13
(x﹣3)2=1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用配方法解方程的方法.
5.设x1为一元二次方程2x2﹣4x=较小的根,则(  )
A.0<x1<1 B.﹣1<x1<0 C.﹣2<x1<﹣1 D.﹣5<x1<﹣
【分析】求出方程的解,求出方程的最小值,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2x2﹣4x=,
8x2﹣16x﹣5=0,
x==,
∵x1为一元二次方程2x2﹣4x=较小的根,
∴x1==1﹣,
∵5<<6,
∴﹣1<x1<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关键是求出方程的解和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第三边是方程x2﹣12x+35=0的一个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 B.14 C.15 D.12或14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确定出三角形第三边长,即可确定出周长.
【解答】解:解方程x2﹣12x+35=0得x=5或x=7,
当x=5时,三角形三边长为3、4、5,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
当x=7时,三角形三边长为3、4、7,由于3+4=7,不能构成三角形,此情况舍去;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7.已知实数a、b满足(a2﹣b2)2﹣2(a2﹣b2)=8,则a2﹣b2的值为(  )
A.﹣2 B.4 C.4或﹣2 D.﹣4或2
【分析】设y=a2﹣b2,原式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y的值,即为a2﹣b2的值.
【解答】解:设y=a2﹣b2,原式化为y2﹣2y﹣8=0,即(y﹣4)(y+2)=0,
可得y﹣4=0或y+2=0,
解得:y1=4,y2=﹣2,
∴a2﹣b2=4或﹣2.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做题时注意a2﹣b2的值为正数.
8.十九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并着力持续推进,据统计2015年的某省贫困人口约484万,截止2017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约210万,设这两年全省贫困人口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484(1﹣2x)=210
B.484x2=210
C.484(1﹣x)2=210
D.484(1﹣x)+484(1﹣x)2=210
【分析】等量关系为:2015年贫困人口×(1﹣下降率)2=2017年贫困人口,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这两年全省贫困人口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根据题意得:
484(1﹣x)2=21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得到2年内变化情况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若M=2x2﹣12x+15,N=x2﹣8x+11,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
A.M≥N B.M>N C.M≤N D.M<N
【分析】利用求差法判定两式的大小,将M与N代入M﹣N中,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根据结果的正负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M﹣N=(2x2﹣12x+15)﹣(x2﹣8x+11),
=x2﹣4x+4,
=(x﹣2)2.
∵(x﹣2)2≥0,
∴M≥N.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和非负数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配方法的步骤.注意在变形的过程中不要改变式子的值.
10.已知a+,则的值为(  )
A.﹣1 B.1 C.2 D.不能确定
【分析】把a,b中的一个当作未知数,就可得到一个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两边同乘以a,得到:a2+(﹣2b)a﹣2=0,
解这个关于a的方程得到:a=2b,或a=﹣,
∵a+≠0,∴a≠﹣,
故选:C.
【点评】把其中的一个字母当作未知数,转化为方程问题是解决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关于x的方程(m2﹣3m+2)+5x﹣6m=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1 .
【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二次项系数不为0.
由这两个条件得到相应的关系式,再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
由①得m=±1,当m=1时,m2﹣3m+2=0不合题意.
当m=﹣1时,m2﹣3m+2=6≠0,∴m=﹣1.
【点评】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
12.把方程3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为 3x2﹣5x﹣12=0 ,它的一次项系数为 ﹣5 ,常数项为 ﹣12 .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解答】解:把方程3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为3x2﹣5x﹣12=0,
故它的一次项系数为﹣5,常数项为﹣12.
【点评】去括号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号的变化,不要漏乘,移项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13.用配方法把方程x2﹣6x﹣1=0化成(x+m)2=n的形式,得 (x﹣3)2=10 .
【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把常数项﹣1移项后,左右两边应该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6一半的平方.
【解答】解:∵x2﹣6x﹣1=0
∴x2﹣6x=1
∴x2﹣6x+9=1+9
∴(x﹣3)2=10.
【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14.已知某工厂计划经过两年的时间,把某种产品从现在的年产量100万台提高到121万台,那么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是 10 %.按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 146.41 万台.
【分析】根据提高后的产量=提高前的产量(1+增长率),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第一年的常量是100(1+x),第二年的产量是100(1+x)2,即可列方程求得增长率,然后再求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
【解答】解: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列得100(1+x)2=121
解方程得x1=0.1=10%,x2=﹣2.1(舍去)
所以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121(1+10%)2=146.41万台.
故答案为:10,146.41
【点评】本题运用增长率(下降率)的模型解题.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5.已知P=m﹣1,Q=m2﹣m(m为任意实数),则P、Q的大小关系为 P<Q .
【分析】用求差比较法比较大小:若P﹣Q>0,则P>Q;若P﹣Q=0,则P=Q;若P﹣Q<0,则P<Q.
【解答】解:∵Q﹣P=(m2﹣m)﹣(m﹣1)
=m2﹣m+1
=(m﹣)2+>0,
∴Q>P.
故答案为 P<Q.
【点评】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和偶次方的性质,掌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是关键.
16.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a+1)x+2a+1=0有一个小于1的正数根,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a<﹣ .
【分析】先利用方程的求根公式表示出方程的两个根,再利用“有一个小于1的正数根”这一条件确定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方程的求根公式可得:
x=[(﹣2(a+1)±]÷2=[(﹣2a﹣2)±2a]÷2=﹣a﹣1±a,
则方程的两根为﹣1或﹣2a﹣1,
或(x+1)(x+2a+1)=0,
解得x1=﹣1,x2=﹣2a﹣1,
∵﹣1<0,
∴小于1的正数根只能为﹣2a﹣1,
即0<﹣2a﹣1<1,
解得﹣1<a<﹣.
故填空答案为﹣1<a<﹣.
【点评】也可用公式法把原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根,再求a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1)2﹣9=0
(2)5x2+2x﹣1=0.
【分析】(1)根据因式分解,可得答案;
(2)根据公式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1)因式分解,得
(x﹣1+3)(x﹣1﹣3)=0
于是,得
x+2=0或x﹣4=0,
解得x1=﹣2,x2=4;
(2)a=5,b=2,c=﹣1,
△=b2﹣4ac=4﹣4×5×(﹣1)=24>0,
x==,
x1=,x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是解题关键.
18.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a﹣2)x2+(a2﹣3)x﹣a+1=0的一个根,求a的值.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将x=1代入(a﹣2)x2+(a2﹣3)x﹣a+1=0,
∴(a﹣2)+(a2﹣3)﹣a+1=0
∴a﹣2+a2﹣3﹣a+1=0
∴a2﹣4=0
∴a=±2
由于a﹣2≠0,
故a=﹣2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9.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2,三个数字的平方和的9倍比这个三位数小20,求这个三位数.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之和为14cm,面积为24cm2,求它的两条直角边的长.
【分析】(1)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几个百;由此求解;
(2)设一边长为x,然后表示出另一边,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1)设十位数字为x,则个位数字为x+3,百位数字为x+2,
根据题意得:[100(x+2)+10x+(x+3)]﹣9[(x+3)2+x2+(x+2)2]=20,
化简为9x2﹣7x﹣22=0;
(2)设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为x,则另一条直角边为(14﹣x),根据题意得:x(14﹣x)=24,
整理得:x2﹣14x+48=0.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难度不大.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
【分析】(1)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k2+8>0,由此即可证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代入x=﹣1即可求出k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
【解答】(1)证明:∵△=k2﹣4×1×(﹣2)=k2+8>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将x=﹣1代入原方程,得:1﹣k﹣2=0,
∴k=﹣1.
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1,
根据题意得:﹣1?x1=﹣2,
∴x1=2.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k值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1)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代入x=﹣1求出k值.
21.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査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多少元?
(2)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 2x 件,每件商品,盈利 50﹣x 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在上述销售正常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
【分析】(1)根据“盈利=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结合每件商品降价x元,即可找出日销售量增加的件数,再根据原来没见盈利50元,即可得出降价后的每件盈利额;
(3)根据“盈利=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再根据尽快减少库存即可确定x的值.
【解答】解:(1)当天盈利:(50﹣3)×(30+2×3)=1692(元).
答: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1692元.
(2)∵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2x件,每件商品,盈利(50﹣x)元.
故答案为:2x;50﹣x.
(3)根据题意,得:(50﹣x)×(30+2x)=2000,
整理,得:x2﹣35x+250=0,
解得:x1=10,x2=25,
∵商城要尽快减少库存,
∴x=25.
答:每件商品降价25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或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22.我们把形如x2=a(其中a是常数且a≥0)这样的方程叫做x的完全平方方程.
如x2=9,(3x﹣2)2=25,()2=4…都是完全平方方程.
那么如何求解完全平方方程呢?
探究思路:
我们可以利用“乘方运算”把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如:解完全平方方程x2=9的思路是:由(+3)2=9,(﹣3)2=9可得x1=3,x2=﹣3.
解决问题:
(1)解方程:(3x﹣2)2=25.
解题思路:我们只要把 3x﹣2 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利用乘方运算进一步求解方程了.
解:根据乘方运算,得3x﹣2=5 或 3x﹣2= ﹣5 .
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x1=,x2=﹣1.
(2)解方程.
【分析】根据题意给出的思路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3x﹣2=﹣5,
(2)根据乘方运算,
得或
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x1=,x2=.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理解题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3.如图所示,△ABC中,∠B=90°,AB=6cm,BC=8cm.
(1)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
(2)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运动时间;若不能说明理由.
(3)若P点沿射线AB方向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射线CB方向从C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移动,P,Q同时出发,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

【分析】(1)设经过x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根据等量关系:△PBQ的面积等于8cm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设经过y秒,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根据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和判别式即可求解;
(3)分三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线段CB上(0<x<4);②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射线CB上(4<x<6);③点P在射线AB上,点Q在射线CB上(x>6);进行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解:(1)设经过x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依题意有
(6﹣x)?2x=8,
解得x1=2,x2=4,
经检验,x1,x2均符合题意.
故经过2秒或4秒,△PBQ的面积等于8cm2;

(2)设经过y秒,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依题意有
△ABC的面积=×6×8=24,
(6﹣y)?2y=12,
y2﹣6y+12=0,
∵△=b2﹣4ac=36﹣4×12=﹣12<0,
∴此方程无实数根,
∴线段PQ不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3)①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线段CB上(0<x<4),
设经过m秒,依题意有
(6﹣m)(8﹣2m)=1,
m2﹣10m+23=0,
解得m1=5+,m2=5﹣,
经检验,m1=5+不符合题意,舍去,
∴m=5﹣;
②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射线CB上(4<x<6),
设经过n秒,依题意有
(6﹣n)(2n﹣8)=1,
n2﹣10n+25=0,
解得n1=n2=5,
经检验,n=5符合题意.
③点P在射线AB上,点Q在射线CB上(x>6),
设经过k秒,依题意有
(k﹣6)(2k﹣8)=1,
k2﹣10k+23=0,
解得k1=5+,k2=5﹣,
经检验,k1=5﹣不符合题意,舍去,
∴k=5+;
综上所述,经过(5﹣)秒,5秒,(5+)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
【点评】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2/2 14:35:31;用户:zhrasce20;邮箱:zhrasce20@163.com;学号:632226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