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下图为“荷兰某公司业务流程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牛奶生产 B. 乙—乳品加工
C. 丙—供应和服务 D. 丁—乳品销售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分布图”,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2.下列地区与图中奶牛饲养经营属相同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 墨累—达令盆地 B. 潘帕斯草原
C. 五大湖地区 D. 地中海沿岸
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3.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A. 当地广阔的市场
B. 便利的交通运输
C. 先进的科技
D.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下图为某种农产品进、出口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该农产品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据此回答下题。
6.在该桃树生长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的果树是( )
①苹果 ②梨 ③葡萄 ④柑橘 ⑤菠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④⑤
7.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②海南岛水稻可一年三熟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长绒棉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 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 ①水源 ②热量 ③光照 ④市场
C. ①地形 ②热量 ③水源 ④科技
D. ①土壤 ②水源 ③地形 ④科技
读图,完成以下题。
8.图中箭头( )
A. 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 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 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 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9.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
A. 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B. 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C. 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D. 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面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和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e B. 乙—b C. 丙—a D. 丁—d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气候 C. 地形 D. 交通运输
12.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乳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游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13.图示岛屿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14.现代混合农业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哪一些方面( )
①混合农业区内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组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②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和时间,效率较高,而且对市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③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由于进行高度集约化生产,所以,可以距市场较远布局
④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主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安排种植或放牧,较为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示意英国部分地区的地形(图a)和人口密度(图b)。据此回答以下题。
15.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下图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16.图中“休耕地”体现了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 面向市场的农业
B. 规模大
C.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D. 机械化程度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正遭遇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干旱。读图,回答以下题。
17.当④城市处于雨季时,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正值( )
A. 为绵羊剪毛 B. 在牧场上放牧
C. 收获小麦 D. 在收割后的麦地上放牧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回答以下题。
18.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 )
A. 肉食及制品 B. 粮食 C. 饲料 D. 牛奶及其制品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以下题。
20.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
A. 乳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密集型农业
读下面“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21.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2.某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 政策 B. 市场 C. 劳动力 D. 科技
世界上有一条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带,位于北纬40°~47°。这一带地区,气候干爽,阳光充足,草质优良,特别适宜奶牛的生长。世界乳业强国的乳制品工业区,几乎都在这个纬度带上。回答以下题。
23.该省区乳畜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 )
A. 产品种类 B. 商品率 C. 专业化程度 D. 集约化程度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某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以下题。
24.M省可能是 ( )
A. 山西 B. 安徽 C. 广东 D. 甘肃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N国与我国积极合作,希望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材料二 “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1)为解决粮食问题,N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其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若N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充足 D.土壤肥沃
(3)N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 )
A.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
B.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C.农业科技人才
D.优质的化肥、农药
(4)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26.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养羊业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省区绵羊存栏数目表(单位:万只)。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绵羊存栏数已达1.27亿只,原毛产量27.7万吨/年,羊肉201.5万吨/年。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个体平均生产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低于世界平均生产水平。世界绵羊平均净毛产量1.54千克,澳大利亚、新西兰绵羊净毛产量平均4.47千克和4.45千克,而我国仅有1.13千克。屠宰羊的平均胴体重量世界平均为15千克,澳大利亚19千克,美国30千克,而我国只有12千克。世界人均肉类占有量36.2千克,其中羊肉1.8千克,羊肉占肉类总量的5%左右。同期,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43.4千克,其中羊肉1.7千克左右,羊肉占有量不足4%。
材料三 部分国家每公顷草场养羊数目表(单位:只)。
(1)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绵羊存栏数目最多的国家,我国绵羊饲养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省区),这些地区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目前我国养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为我国的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出3条)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下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中B地形区是我国优质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
列举B地形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甲为各类合作社提供的是供应和服务,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牛奶生产,工厂主要从事乳品加工,丁为乳品销售。
2.【答案】C
【解析】图中奶牛饲养经营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兴起的乳畜业,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新鲜奶制品的供应。墨累—达令盆地属于混合农业,潘帕斯草原、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奶牛饲养是大牧场放牧业,以皮毛、肉的供应为主,A、B、D错。美国五大湖地区是乳畜业,C对。
3.【答案】C
【解析】从农业生产模式图可以看出,该地农业生产既有粮食生产,又有牧业生产,因而为混合农业。
4.【答案】A
【解析】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优势条件有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当地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消费市场。
5.【答案】B
【解析】稻谷种植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咖啡种植对应的是热带种植园农业,牛肉出口对应的是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6.【答案】D
【解析】该桃树生长的地区属于暖温带,不适宜种植亚热带的柑橘、热带的菠萝。
7.【答案】B
【解析】宁夏平原有黄河水可供灌溉,是种植水稻的主导区位因素;海南岛纬度低,热量充足,水稻可一年三熟;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宜长绒棉生长;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8.【答案】B
【解析】根据因果关系可知,①表示饲料;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③表示种植的农产品等供给食品加工;④表示养殖的畜产品等供给市场。
9.【答案】D
【解析】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是地形因素;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也是地形因素;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是气候因素;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市场因素。
10.【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a为西欧和中欧的乳畜业,b为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水田农业,c为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d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e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f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代表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11.【答案】A
【解析】决定农业生产规模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12.【答案】D
【解析】图中①地位于东欧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13.【答案】D
【解析】该岛屿是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受西风的影响,多阴雨天气,热量不足,光照差,不适宜农作物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
14.【答案】A
【解析】现代混合农业区内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组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①对。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和时间,效率较高,而且对市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②对。这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高度集约化生产,不适宜距市场过远布局,③错。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种植或放牧,较为自由,④错。所以A对。
15.【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为英国中南部地区,该区域气候冷湿,人口密度大,适宜发展乳畜业。
16.【答案】C
【解析】休耕,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体现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
17.【答案】A
【解析】④城市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结合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可知,当珀斯处于雨季时,南半球应为冬季,澳大利亚正值剪羊毛期。
18.【答案】B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19.【答案】D
【解析】乳畜业的主要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20.【答案】A
【解析】图中①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开发早,以传统工业为主。气候冷湿,利于发展乳畜业。
2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③地区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
22.【答案】B
【解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与乳畜业生产对象相同。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是市场指向型产业。所以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B对。
23.【答案】A
【解析】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都较高,商品率也都较高。它们的显著差异是产品种类不同,前者是乳制品,后者主要是牛肉。
24.【答案】B
【解析】M省谷物种植面积水稻、小麦基本相等,应该位于江淮地区,也就是南方与北方交界的地带,根据题目中的四个省区,最有可能是安徽。
25.【答案】(1)A (2)C (3)B
(4)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可知,N国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优越的水热条件,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2)N国优越的水热条件,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要优势。(3)我国的杂交水稻培育世界一流,非洲可以从我国引进杂交水稻品种及种植技术发展水稻种植业,以解决该地的粮食问题。水稻生产的限制因素可借鉴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影响因素,从经验、技术、机械化水平、市场等角度回答。
26.【答案】(1)山地多,高原、平原少;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 山地多地形雨;西部内陆距海远
(2)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解析】(1)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东南季风带来的,同时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东部离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西部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图中高原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且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平原地区对夏季风无抬升作用降水较少。(2)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7.【答案】(1)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天然草场广阔 (2)存在问题:平均生产水平低(或个体平均净毛产量、胴体重量较低);草场载畜量小。主要原因:①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水平低,靠天养畜;②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 (3)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法制宣传,保护草场资源;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改良品种;加快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等。
【解析】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建议。
28.【答案】①光照充足(夏季光热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糖分积累);③气候干燥(可抑制病虫害发生);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优良);⑤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有祁连山冰川融水灌溉)。
【解析】联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去分析,从气候分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气候干燥,可抑制病虫害发生;从土壤分析,土壤肥沃;从水源分析,临近河流,有充足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