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9-27 08: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制作人:漳平一中 蒋雯学习内容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巩固练习自我反馈首页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盟会于1905 年 11月创办了机关报《民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
①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不断碰壁。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
③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三民主义提出的过程:
1894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在《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解释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图为同盟会领导人黄兴(卧者)与《民报》汪精卫、章炳麟(左二、五)等人合影。孙中山的三民主义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关系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革命。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权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3)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哪些共同愿望?
     它怎样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合作探究: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善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根据材料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4、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评价。
(1)进步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领导了哪些斗争,结局如何?讨论: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当时,社会主义的苏俄正处在帝国主义四面包围的危机时刻,列宁最早收到这份充满深情厚意的电报,十分兴奋,他认为“这是东方的光明来了”。历史纵横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孙越宣言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和俄国政府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名发表《孙越宣言》,其主要内容是:⑴俄国援助民国统一和国家独立;⑵俄国愿意在抛弃帝政时代中俄条约的基础上,另行开始中俄交涉;⑶孙中山同意中东铁路问题维持现状;⑷俄国政府承诺无意实施外蒙古独立,孙中山则同意俄军可以不立即从外蒙撤退。  
  这个宣言的发表,体现了苏俄对中国革命的关心与支持,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正式确立。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新三民主义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原因:
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革命斗争的失败。
②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③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图为会址——广州高等师范学校礼堂。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改组了国民党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新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提出过程: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3、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权利。
(3)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会后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4、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意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有质的飞跃。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提倡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对于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内容。新三民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侵略加深
统治腐败
反帝反封建
(同盟会)多次失败
十月革命
中共影响
(改组国民党)(p60)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普遍平等的民权,政治机构民主化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理论旗帜(p5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旗帜(p60)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 ……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思考: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潮的到来。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前一个革命阶段中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亚洲许多实行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国家,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周恩来
1924年,周恩来奉命从欧洲回国。这是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旧址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11年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下,为维护民主共和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4年改组国民党,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创建黄埔军校;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主义是什么?主义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力量.                  课堂探讨1、新三民主义之“新”:
①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②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材料一 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05年,对某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排序结果(部分)如下:
探究: 材料一、二两个统计时隔90年,学生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你怎样评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贡献?他的什么精神使我们敬仰?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对民族和国家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不断探索和执著追求受到人们的敬仰。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创立的
A.少年中国会 B.兴中会 C. 中国同盟会D.中华革命党
2、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
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自我反馈与检测4、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为了
A.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B.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地位
C.彻底解放工人和农民
D.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我反馈与检测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