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课件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三课件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9-29 17: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制作人:漳平一中  蒋雯四、向“距离”挑战(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一)立体交通的诞生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表现水陆空1887年,内燃机装配轮船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汽车柴油机车投入运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影响:泰坦尼克号汽车的发明戴姆勒
(1834—1900)1885年戴姆勒制成的汽车亨利·福特和汽车亨利·福特
(1863—1947)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早期汽车速度慢
距离近
信息量小速度快
距离远
信息量大古代邮驿 烽火台 信鸽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通信 电子计算机.(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电报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1857年后全球电报网的建立电话: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无线电通讯:马可尼—“无线电之父”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条件:影响: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有线电报的发明发送人类第一份电报的电报机 塞缪尔·莫尔斯
(1791—1872)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贝尔发明电话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这一句极普通的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音。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马可尼
(1874—1937)马可尼制作的无线电报机(三)改变世界的网络产生的背景产生: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影响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和知识经济兴起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冷战”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形成与发展: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ARPANET。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功能: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 。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材料1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或点开视窗与对方面对面交流。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网上购物,看电视,听音乐,获取世界各地的新闻,搜索各种资料。网络几乎“无所不能”…
材料2 网络的弊端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例如,原本品学兼优的张某,因沉迷网络,偷走家中的2000元出走。之后,由于涉嫌抢劫杀人而被捕。2003年6月,北京一家网吧发生火灾,夺走了25位年轻人的生命。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而犯罪或自杀的青少年不计其数。阅读材料: 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自我测评:互联网的影响课堂讨论: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的互联网建设:中国积极推进国家经济、教育科研、公用数据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