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的主要特征》课件(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信息的主要特征》课件(3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2-24 13: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信息的主要特征
前言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带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带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前言 实验结果 被试者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前言
如果给你丰厚的报酬让你体验“感觉剥夺实验”,你愿意吗?实验结论: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信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普遍性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信息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包含信息。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有哪些?
上课的铃声、新闻报道、书本知识、手机短信、天气预报…… 信息的特征信息载体的概念:
信息载体是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信息必须依靠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例如: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
信息的特征依附于某种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特征思考:
古代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还是载体?将士点燃的烽火它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是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而烽火本身并不是信息,它只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特征依附性(1)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载体,但是,载体
本身并不是信息。
信息的特征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明天的天气情况?电视、手机、电脑、广播…… 信息的特征依附性(1)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载体,但是,载体
本身并不是信息。
(2)相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
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
变化。 信息的特征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
——萧伯纳 信息的特征被多个人所共享共享性同(异)时同(异)地 信息的特征共享性(1)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2)信息在共享的过程中,不会像物质和能量一样产生损耗。 信息的特征小组讨论,信息还有哪些其他特征?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满足精神需求价值性 信息的特征价值性(1)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信息的特征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小勺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上记载的时间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及时时效性价值性 信息的特征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信息的特征实例1:“你好!请把钱汇到农业银行,帐号:622848012xxxxxx7013,谢谢!”实例2:“尊敬的腾讯QQ用户:恭喜您!该QQ号码已被本公司所举办的‘腾讯2018国庆献礼’活动选取。该QQ号用户将获得由公司送出的活动奖金¥28000元人民币以及赞助公司提供的iphone X一部。详情请点击活动官方网站……” 信息的特征有真有假真伪性 信息的特征小游戏:你做我猜
规则:挑选三位同学参加,老师先展示卡片中的成语给参加游戏的第一位同学看,第一位同学看完后用肢体语言展示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图画展示给第三位同学,第三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1同学2同学3 全班动作图画语言 信息的特征传递性传递时间空间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传递性 选择题1.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 )
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 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
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 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3.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
A.动画 B.声音 C.视频 D.图形
CDB 连线题以下描述分别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 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画面、声音等载体获取信息。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这7个字是“中国将出兵朝鲜”。 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在咸阳出土的一个两千年前的秦国军书或者情报,现在看来已经是废纸一张了。学好信息技术
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下课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