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文学艺术

文档属性

名称 璀璨的文学艺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1-07 15: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第八课璀璨的文学艺术学校:哈十七中学
教师:孙海波第八课璀璨的文学艺术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
五、重点与难点
六、教法和学法
七、教学过程及步骤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前七课从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科技等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盛世大唐的风采。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介绍唐代的文化。
唐代文化以其高度的发达性、多样性和世界性的特点著称于世。唐代文化是当时东亚世界文明的核心,它对东亚各国和地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唐代的文学与艺术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王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的文学和艺术既是唐代繁荣的重要体现,又是唐朝国家统一、政治长期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对外交往发达的结果。
本课以唐诗、乐舞和敦煌艺术为代表展示了唐代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以流畅巧妙的设计实践课堂教学
打破了教材唐诗——乐舞——敦煌的授课顺序,在授课中是按照从敦煌到乐舞再到唐诗的顺序进行的。从导言的经变画《九色鹿》引入到满壁风动的敦煌这一子目,从敦煌飞天的造型过渡到唐代发达壮观的乐舞,从“忽闻岸上踏歌声” 描写唐代民间乐舞的诗句过渡到唐诗的讲解中。这样的调整清晰流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以大量的精美的图片和视频为突破口辅助教学
本课中师生共同收集大量的有关敦煌壁画、雕塑的精美图片。教师制作了一段有关敦煌的3分钟的视频短片。截取了《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舞蹈的片段。设计创作了《大唐诗国》互动游戏。多媒体的使用创设历史氛围、再现历史情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知识与能力:
结合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代表诗歌及诗句。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知道唐代著名的乐舞名家、名作,通过对一些名作的学习,了解唐代乐舞的高度发达的盛况。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像和壁画的了解,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四、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的图片及选录一段(VCD)中关于敦煌的介绍,制成课件。重点介绍彩塑和壁画,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神韵。
  收集唐代有关乐舞的图画及有关(VCD)中唐代乐舞的片段,制成课件,让学生观赏、感受唐朝乐舞的艺术魅力。
通过课堂上学生参与《大唐诗鉴》游戏及思考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其艺术成就后,进一步明确唐代诗歌的繁荣情况,,以增强对唐诗艺术成就的理解。
通过对唐诗中名篇、名句的了解,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通过对当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中的雕塑壁画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标准》,本课知识内容只属于最低层次要求,所以只要求学生能以李白、杜甫为例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能够知道唐代乐舞高度发达,以泥塑和壁画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等;能体验到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而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五、重点与难点:六、教法和学法
鉴于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到理性。学生的活动为参与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七、教学过程及步骤
导言:
教师在屏幕上投出经变画《九色鹿》,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讲故事。教师进一步指出我们非常熟悉的九色鹿的故事就取材于敦煌的壁画。
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九色鹿》的故事为切入点,在学生认真观看、讲解壁画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欣赏了美丽的敦煌壁画,又顺利的过渡到敦煌艺术这一子目的学习中。 一、“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敦煌的地理位置及艺术价值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敦煌的一段视频,配以解说。?
过度语:“绘画离不开生活,对飞天的构思既显示了画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唐代乐舞高度发达的印证。”巧妙的过渡到乐舞的内容中。二、“观者如山”的乐舞
1、请同学们欣赏《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这三段视频从视觉、听觉上给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使学生对唐代乐舞的高度发达的盛况有了更直观地了解,有利于学生体会到乐舞的艺术魅力。
2、学生简单介绍《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两个舞蹈的作者以及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
3、思考唐代乐舞发达的主要原因
过渡语:唐朝的民间乐舞也非常发达,如踏歌。李白的《赠汪伦》中有两句诗生动描写了踏歌的流行情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唐朝不但乐舞高度发达,唐诗以其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这样流畅巧妙的过渡到唐诗的学习中。三、千古吟诵的唐诗
1、游戏《大唐诗国》。
游戏的主人公爱诗要游历大唐诗国,首先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位导游(李白或杜甫)无论选择哪一位都要经过6关。
接下来就会出现唐代的13位大诗人骆宾王、王勃、岑参、高适、崔颢、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王昌龄、李贺。爱诗就会在李白带领下拜访每一位诗人。在拜访每一位诗人的时候都必须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才能完成此次游历。最终学成归来获新一代诗圣的称号。 
在游戏中共涉及从初唐到晚唐14位诗人20余首唐诗,这20余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有助于学生对唐诗的艺术成就有更清晰地认识。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做有效铺垫。游戏的设置把玩与学结合起来,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从初唐到晚唐的一些重要诗人汇聚在一起,便于学生对唐代各时期的诗人、诗风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在查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 2、讨论分析4个问题
A、请举例说明唐诗选材上的特点
B、举例说明诗是诗人生活经历的写照
C、唐诗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D、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唐诗极其艺术价值,四个问题的讨论、归纳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千古吟诵的唐诗
课堂小结:

大唐盛世,国力空前强大,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诗词、艺术各个领域都有新的开拓,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令人永远缅怀和礼赞的绝响。唐代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滋润着蓬勃生动的中华现当代文化,而且还惠及四方,在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文化中熠熠生辉,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渡到乐舞的内容中。 教学设计的理念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创设情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唐代艺术的璀璨,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