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题(福建省福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题(福建省福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3-11 21: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题
一、选择题
( )1、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徐继畲 B、魏源 C、林则徐 D、姚莹
( )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
A、《海国图志》 B、《瀛环志略》
C、《资政新篇》 D、《华事夷言》
( )3、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应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孙中山 D、俾斯麦
以下是近代出现于中国的进步的报刊书籍。回答4—6题。

① ② ③ ④
( )4、它们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先后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 )5、以进化的观点论证社会制度变革的合理性的译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最早登载在
A、① B、② C、③ D、④
( )7、下列历史人物: ①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严复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的,依据这一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应该是
A、林则徐 ??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李鸿章
( )8、下列近代人物,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应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严复
( )9、主张在近代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并为之进行奋斗的政治派别是
A、维新派 B、洋务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 )10、假如你在阅读1915年进步的报刊书籍,最常遇到的词语应是
A、维新变法 B、中体西用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
以下是一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照片。回答11—17题。

① ② ③ ④
( )11、创办《青年杂志》,并且撰文指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2、上文中的“这两位先生”是指
A、自由与平等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法治 D、民主与科学
( )1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 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以上文字出自《狂人日记》,其作者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4、关于《狂人日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期间声讨旧道德的战斗檄文
B、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成果
C、作者在此文中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D、抨击封建纲常礼教,斥之为“吃人的礼教”
( )15、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等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力倡白话文的学者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6、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人物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7、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出现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角是图中的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 )18、我国中小学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始于
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0年
( )19、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B、陈独秀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通过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论战得以进一步传播
( )20、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8卷第1号发表的《谈政治》一文中指出:“强权所以可恶,是因为有人拿他来拥护强者与无道,压迫弱者与正义。若是倒转过来,拿他来救护弱者与正义、排除强者与无道,就不见得可恶了。”他发表此文旨在反对
A、基尔特社会主义 B、实用主义
C、无政府主义 D、新村主义
( )21、关于基尔特社会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B、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主张阶级调和,反对暴力革命
D、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
( )2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可以得出结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应是
A、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
二、非选择题
23、回答下列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
(1)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左图是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请判断,此任命状颁发的时间是哪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4)试评价新文化运动。
必修三专题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B
D
D
A
B
A
D
C
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A
C
D
C
B
D
D
C
D
A
二、非选择题
23、(1)①政治上,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上,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矛盾激化。
在这种背景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颁发的时间是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思想,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进步性:①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革新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肯定一切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