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必修Ⅲ 精神文明史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美国学者坦普尔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造纸术《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你认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造纸术指南针指南针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对世界历史又有何影响?
时间:战国;
功能:生产(采玉);导航。
影响:促进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火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卡特印刷术走进2006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大厅中央18根仿石器时代的石墓碑柱烘托出历史氛围,在石墓林中走读“1377年,世界上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韩国方面的答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诞生。
近年来,韩国政府对《直指》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并于2001年争取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此次韩国借全球最大书展之机,大力宣传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印刷术问题1:韩国人为什么要声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问题2:韩国人为什么敢(凭什么)声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
证据之一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年6月,《直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直指》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证据之二是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毕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印刷术促进知识的传播,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伟大意义文物考古+科学实验印刷术问题3:我们该如何反击韩国人?
A.拒绝韩货,让棒子见识得罪中国的下场!
B.没关系,韩国要什么都给它吧…… 但是最后,韩国的国土是中国的,改名韩省……
C.把阴阳八卦向联合国申请!让韩国知道连他们国旗上的东西也是中国的。看谁比谁狠!
问题3:我们该如何反击韩国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证明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 ?
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文物考古+科学实验+……印刷术途径1:文物考古
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昇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途径2:科学实验
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
印刷术问题4:还有什么途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沈括《梦溪笔谈》
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與(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
问题5:直接(仅仅)用文献研究法反击韩国人行不行?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新材料,我辈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行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以断言矣。——王国维
文献研究(典籍互证)
二重证据法:文献研究与文物考古互证
印刷术由“二重证据法”得出的历史真相印刷术由“二重证据法”得出的历史真相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在活字印刷技术方面,朝鲜是世界上首先发明铸字模,制造金属活字的国家。大约在1241年,朝鲜已经用铸字印成了《详定礼文》。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法;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各地得到较多应用。
印刷术1377年,《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在韩国问世,这被认为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韩国学者据此认为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你认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四大发明的深远影响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
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四大发明引发的反思李约瑟难题: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中国文化长卷第一篇章 击缶而歌
第二篇章 历史足迹
第三篇章 梦幻五环
第四篇章 画卷
第五篇章 文字
第六篇章 戏曲
第七篇章 丝路
第八篇章 礼乐
第九篇章 星光
第十篇章 自然
第十一篇章 梦想 汉字的起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说文解字叙》
你怎么看待以上的传说?
汉字非一人创造,而是先民集体
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创造促进文明的传承,是
惊天动地的伟业。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汉字的起源判断:哪一项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新石器时代
岩壁上的符号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
(钟鼎文、籀文)中国书法“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国书法“……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 中国书法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中国书法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睿┑取? 中国书法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中国书法请判断以上书法作品分别属于什么字体?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小篆中国书法“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卷八十·王羲之》 中国书法楷书草书行书中国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中国画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画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而注重意境与神韵。中国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文人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中国戏曲据明代祝允明的《蝟谈》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在《南词叙录》一书中记载:“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两种实首之……其盛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中国戏曲 元杂剧 明代声腔 清代地方戏中国戏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良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叁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以后不少徽班陆续进京,后世把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进京称为着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申报》上出现“京剧”二字,京剧之名,始为确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代之骈文、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一代之文学也。
“风 骚”:中国文学的源头《晋书·谢灵运传》说“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这里的“风”和“骚”各指什么?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国风·魏风·硕鼠》
“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
根据上引片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与“骚”在语言和风格上有何显著不同?
《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
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楚辞句式以杂言为主,
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汉赋:琳琅满目的世界……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其土则……其石则……其乐则……其南侧……其高燥……其埤湿……其西则……其中则……其北则……其上则……其下则……——司马相如《子虚赋》
尽管是那样堆砌、重复、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售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扬……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吗?——李泽厚《美的历程》唐诗:盛唐之音的变奏“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和杜甫同为唐诗的顶峰而又各有千秋,根据下引诗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诗和杜诗在语言和风格上的显著不同,并试析其原因。宋词:两宋的心灵地图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
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易安倜傥,有丈夫志,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柳 永
苏 轼
李清照
辛弃疾元曲:市民社会的写照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明清小说:人情世界的再现《红楼梦》第五回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大古典小说分别揭示了明清之际哪些“世事”和“人情”?其根源又是什么?儒家的“忠”化
为江湖的“义”江湖的“义”服
从儒家的“忠”以反封建始
以被束缚终封建社会
走向衰败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黑暗
文化: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周之 、
楚之 、
汉之 、
六代之骈文、
唐之 、
宋之 、
元之 、
明清之 ,
皆一代之文学也。
诗
词
曲
赋
风
骚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