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8年11月,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在漳州东南花都举行。为了办好这次盛会,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多开汽车少行走 B.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C.生活废水直接排放附近河道 D.游客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2.制作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羊毛衫 B.塑料水杯 C.纯棉T恤 D.真丝围巾
3.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4.今年初,纪录片《穹顶之下》再次引起了社会对空气质量的热议。以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可吸入颗粒物 D.NO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洗油污过程发生乳化作用 B.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一定是金属材料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纯水和溶液 D.灼烧闻气味可鉴别丝绸和晴纶
6.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7.防止垃圾污染环境,分类回收是关键,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 )
A.A B.B C.C D.D
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纤维和真丝
B.糖类和油脂都为人类提供能量
C.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D.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热量散失,应紧闭门窗
9.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乙醇、天然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应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C.“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D.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业上要尽量多的使用化肥、农药
10.有关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羊毛、蚕丝和棉花都属于合成纤维
B.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棉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涤纶更好
D.天然橡胶比合成橡胶弹性更好、更耐高温
11.下列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硬水经过滤后可以转化为软水②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B ①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②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 ①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②塑料、玻璃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D ①食品袋中放一小包铁粉,既可吸收水,又可吸收氧气 ②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A.A B.B C.C D.D
12.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二、填空题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从①活性炭;②熟石灰;③二氧化硫;④氢氧化钠;⑤氧气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
(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_______;
(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
(4)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14.在美丽的葫芦岛,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葫芦岛有绵长的海岸线,盛产鱼虾贝类等海产品,这些美味给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2)葫芦岛海滨有一条十多里长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木栈道,走在栈道上时常看到“注意台阶”、“保持卫生”等提示,你认为还应该有的一个安全提示是 。
(3)泳装已成为兴城的又一个城市标签,制作泳装的面料是锦纶和氨纶,它们属于 (填字母)
A.塑料 B.合成纤维 C.天然高分子材料
(4)葫芦岛城市居民家庭主要能源之一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硝酸根离子__②五个氨分子__
③三个铝原子__④两个亚铁离子____
(2)请从①活性炭 ②聚乙烯 ③熟石灰 ④氧气 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①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②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
③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 ;④可做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
③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④曾青得铁化为铜_____
1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天然气和 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 。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_________(填1种即可)等新能源.
(3)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三、实验题
17.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_____。用废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应选择上图仪器中的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用F装置在通风橱内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实验时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A.先通CO后加热 B.先加热后通CO
(3)用橡皮管、注射器和水,检验 F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D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获得干燥的该气体,除发生、收集装置外,还应选用G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_(填名称)。如果用H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常选用装置B或C, C与B相比较,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9.已知A、B、C、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是含碳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A、C、甲、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与丙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0.A、B、D、E、F、G、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G为单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并表示由某一物质可生成另一物质。
(1)G的化学式是______.
(2)F的化学式:_______.
(3)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某市冬天取暖主要以煤为燃料。已知原煤中含硫1%,若燃烧1000 t这样的原煤可以产生二氧化硫________t,这些原煤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成硫酸( S→H2SO4),可生产0.05%的硫酸溶液_________t,通过以上信息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
22.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6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多开汽车少行走,不仅浪费能源,汽车尾气还会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故符合题意;
C、生活废水是水体污染源,应该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D、多使用一次性用品会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提倡自带物品,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故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
试题分析:A、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纯棉T恤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C
【解析】A. 电池中的化学物质,会污染土壤或水,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正确;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消除污染,原料百分百转移到期望的产品中,故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C. 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污染物;D.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既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污染;故选C
4.A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故选A
考点:空气的污染
5.D
【解析】A、汽油洗油污过程发生的是溶解,错误;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不一定是金属材料,还可能是复合材料,错误;C、一般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纯水属软水,但溶液不一定是硬水,错误;D、丝绸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晴纶燃烧时有特殊的气味,正确。故选D。
点睛:棉花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蚕丝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时有特殊的气味。
6.D
【解析】A、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执行“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C、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正确.
D、塑料作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
故选D.
7.C
【解析】A、图A是禁止吸烟标志,错误;
B、图B是中国节能标志,错误;
C、图C是循环再利用标志,正确;
D、图D是节约用水标志,错误。故选C。
8.D
【解析】A、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纤维和真丝,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丝,正确;B、糖类和油脂都为人类提供能量,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消耗过多的胃酸,正确;D、用煤炉取暖时,紧闭门窗时,会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量不足,煤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导致煤气中毒,是比较危险的,错误。故选D。
9.C
【解析】A、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错误;B、加速石油的开采,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错误;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正确;D、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能源分类、温室效应的含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C
【解析】A、羊毛、蚕丝和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错误;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C、涤纶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棉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涤纶更好,正确;D、合成橡胶比天然橡胶弹性更好、更耐高温、耐油及耐高温等性能,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主要有,棉花,麻类,蚕丝和动物毛。其中棉花和麻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纤维素,而蚕丝和毛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质。
11.D
【解析】A、①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B、②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C、②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错误;D、①食品袋中放一小包铁粉,既可吸收水,又可吸收氧气,正确;②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正确。故选D。
12.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中是完全正确的一组;B选项中除去铝壶表面的污迹不能用钢丝球擦拭;C选项中用10毫升的量筒不能准确量取7.25ml的水;D选项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选择A
考点:化学规律
13.② ⑤ ① ③
【解析】
试题分析∶(1)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氧气(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活性炭(吸附性);(4)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
考点:考查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14.(1)蛋白质;(2)严禁烟火;(3)B;
(4)CH4+2O2C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葫芦岛海滨有一条十多里长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木栈道,走在栈道上时常看到“注意台阶”、“保持卫生”等提示,还应该有的一个安全提示是严禁烟火;
(3)锦纶和氨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考点:考查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15. 2NO3- 5NH3 3Al 2Fe2+ ③ ④ ① ② Fe2O3+6HCl=2FeCl3+3H2O 【答题空10】2H2O22H2O+O2↑ 2Mg+O22MgO Fe+CuSO4= FeSO4+Cu
【解析】(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NO3-;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五个氨分子可表示为:5NH3;
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铝原子,就可表示为:3Al;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2)①改良酸性土壤应该加入弱碱中和,故应选熟石灰;
②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用于急救病人;
③吸附色素的物质要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
④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一般是聚乙烯等。
(3)①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③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④曾青得铁化为铜指的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
16. 石油 甲烷 地热(符合题意即可) 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1)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石油 、甲烷
(2)氢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都称新能源。故填:地热
(3)低碳经济主要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B C
17. 铁架台 CE Fe+H2SO4=FeSO4+H2↑ A 往试管中加水,用橡皮管把注射器与 a 处玻璃管连接,用注射器抽气至试管中导管内 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维持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好(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同时也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1)仪器(1)的名称是铁架台;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气体发生装置用CE组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气体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以便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故选A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变化原理,检验F装置气密性可用如下方法:往试管中加水,用橡皮管连接注射器与a处玻璃管,注射器抽气至试管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好。
18. 铁架台 长颈漏斗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KMnO4K2MnO4+MnO2+O2↑ CaCO3+2HCl=CaCl2+CO2↑+H2O 浓硫酸 a Zn + H2SO4=ZnSO4 + H2↑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答;根据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解答;(4)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根据C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解答。(1)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获得干燥的该气体,除发生、收集装置外,还应选用G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如果用H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a端进入;(4)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装置C与B相比较,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9.CH4 CO2 O2 H2
【解析】
【分析】
A、B、C、D是四种化合物,A是含碳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则A是甲烷,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甲为氧气,B为水。水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乙为氢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丙为碳,D为一氧化碳。
【详解】
(1)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CH4;C:CO2;甲:O2;乙:H2;
(2)物质C与丙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20. C H2O2 CO2+Ca(OH)2=CaCO3↓+H2O CH4+2O2 CO2+2H2O
【解析】M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M是甲烷(CH4)。甲烷燃烧生成A和D(二氧化碳和水),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是二氧化碳(CO2),D是水(H2O)。E、G为单质,G会转化为二氧化碳,G转化的B也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C),B是一氧化碳(CO)。F能转化为D和E,D是水,E是单质,故F是过氧化氢(H2O2)溶液,E是氧气(O2)。(1)G的化学式是C;(2)F的化学式是H2O2;(3)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猜想推断,最后将推导的各物质进行验证,只要合理即可。
21. 20 6.125×105 酸雨会给人类生活和生态带来严重危窖(如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金属建筑物、破坏森林、酸化土壤等);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代替现有的化石燃料等。
【解析】解:1000t原煤含硫:1000t×1%=10t
设10t硫可以产生二氧化硫x
S+O2 SO2
32????? ??? 64
10t??????? x
x=20t
设10t硫可生成硫酸y
2S+3O2+2H2O=2H2SO4
64?????????? 196
10t????????? y
y=30.625t
设30.625t硫酸可产生0.005%的硫酸溶液Z
Z×0.005%=30.625t
Z= 612500t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①酸雨会给人类生活和生态带来严重危害(如酸雨能腐蚀建筑物、毁坏树木、污染水体等);
②使用脱硫煤能防止酸雨的产生,开发新能源能防止环境污染等。
22.(1)酸雨;(2)1.6%
【解析】(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形成酸雨;(1)设废气中SO2的质量为x。反应所用CaCO3质量:62.5?t×80%=50?t
200 ?128
50?t ?
, =32?t
答: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