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复习精练】第3章 人的健康 单元培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复习精练】第3章 人的健康 单元培优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09: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训练卷
(范围:第三章 人的健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中风(脑溢血)    B.糖尿病    C.蛔虫病      D.恶性肿瘤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是( )
A.因自身免疫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B.春季某同学对花粉产生过敏反应
C.某病人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 D.感冒时伴随有发烧现象
3.下列行为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饮用工业酒精(含甲醇)兑制的白酒 B.立即入住甲醛超标的新房
C.长期吸烟、酗酒 D.健康人注射质量合格的甲肝疫苗
4.在综合预防传染病时往往需要对传染病基本情况做相关调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对病人家属调查时戴上口罩
B.访谈艾滋病患者时与其握手表示友好
C.与甲型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D.通过互联网、书刊、报纸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5.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
A.狂犬病 B.血吸虫病 C .疟疾 D.伤寒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异而来的,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癌变后的特点( )
A.分裂速度快 B.不转移
C.可不断分裂 D.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
7.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流感可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
B.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消灭病原体的工具一定是抗体
C.自然免疫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D.计划免疫一定是人工免疫,也一定是特异性免疫
8.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传染源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9.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发病率很高,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下列对抑郁症患者不利的是( )
A.生活中乐于助人,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B.远离人群,避免被人伤害而产生不良情绪
C.平时要注意学习、运动、音乐等的劳逸结合
D.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向值得信任的人宣泄、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
10.今年“6·26”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毒品的危害在于( )
①使免疫功能低下 ②有很强的成瘾性 ③能导致白化病、色盲等疾病
④损害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⑤引起呼吸衰竭 ⑥引发烟气性肺癌变 ⑦引发社会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④⑤⑦
11.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级世界大奖。疟疾是乙类传染病,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
A.飞沫、空气 B.饮水、食物 C.吸血昆虫 D.血吸虫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儿童感冒时注射含药物的生理盐 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针
C.婴、幼儿定期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13.如图表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的过程。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该病。在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B.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14.近年来陆续发生在山西、四川、广东等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恶性事件,其中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是( )
①用工业酒精兑水,假冒白酒 ②用无碘盐假冒碘盐 ③用亚硝酸钠当成食盐
④用盛过农药的桶装劣质食用油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下列认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
A.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杀死人体内有益的细菌
B.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酒精能加速血液循环,且能损伤脊髓
C.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饲养的猪,其瘦肉比例高、蛋白质含量多,有利于人体健康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施肥时应以无机化肥为主,尽量减少有机肥的施用量
1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到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能消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半乳糖能为新生儿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等,这里的免疫球蛋白指( )
A.酶 B.激素 C.抗体 D.抗原
17.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人工免疫
18.我国政府为了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六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制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疫苗。从免疫角度来看这是( )
A.注射抗体 B.保持自我稳定 C.非特异性免疫 D.人工自动免疫
19.下列有关抗原、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抗原是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C.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抗原
D.乙肝疫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20.如图所示,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的效应时,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下列有关链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得出,它对以上三种的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
B.可得出,它对结核杆菌的抑制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可得出,它对伤寒菌的抑制比霍乱菌对更有效
D.可得出,它对其它细菌的抑制效果一定比结核杆菌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自从抗生素被发现用于临床医疗,它为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而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滥用,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被我国政府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
(1)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由 (填“真菌”“病毒”或“细菌”)引起的__ 病(填“传染”或“非传染”)。
(2)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并没有疗效。在流感爆发前对体弱者及老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这种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
__ __ 。
22.如图所示的三幅漫画说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据此回答问题:

(1)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 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 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 __道防线。
(2)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由于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其机理可用图__ __来形象说明。
(3)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在免疫学上,疫苗属于 _,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_ __,且相应的淋巴细胞具有 功能。
(4)从人体免疫涉及的病原体是否具有特定对象上讲,三图所示的免疫都属于__ __性免疫(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由于以上所示的免疫都是与生俱来的,故也可称之
为 (填“人工免疫”或“自然免疫”)。
23.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
(4)该实验说明???????????????????? ??????????????。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进行直接或间接传播。
(1)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进行划分,该传染病属于______。
(2)该传染病的传染源是______。
(3)专家提醒: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该流感.上述预防措施分别属于_____ _____。
(4)目前我国各部门正在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究与生产,成功生产出该疫苗后,将会对高危人群进行注射,从而使其具有免疫能力。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在人体内产生的能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物质属于______,该免疫属于______。
(5)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非),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
25.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指沾染的细菌数目,不洗手时手指会沾染上较多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如图。

(1)你认为__ __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 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细菌属于__ 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3)从以上实验可得出生活应具备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
26.至2013年5月3日,大陆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48例,死亡27例;至5月22日,台湾确诊45例肠病毒感染病例;至5月23日,世界范围确诊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感染44例,死亡22例……请结合所学知识面回答:
(1)由三种病毒引发的疾病均具有传染性,这样的病毒在传染学上被称为__ __;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 __。
(2)病毒没有__ __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把它们列为生物的主要依据是__ __;决定病毒的不同形态及致病性的是__ _。
(3)图中“OTC”表明板蓝根颗粒属于__ __(填“处方”或“非处方”)药。
(4)下列是明明同学对用药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__ __。
A.非处方药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   B.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购买
C.处方药要按医嘱服用       D.非处方药可随意加大用药量
(5)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__ _免疫,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__ __,从而具有相应的免疫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__ __技术。
27.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了HIV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病毒将人体免疫力破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传播。
(1)HIV是艾滋病的__ 。
A.病原体???B.传染源???C.抗原???D.抗体
(2)在正常情况下,与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可以握手的依据是 。
(3)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九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训练卷(三)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中风(脑溢血)   B.糖尿病    C.蛔虫病    D.恶性肿瘤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是( D )
A.因自身免疫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B.春季某同学对花粉产生过敏反应
C.某病人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 D.感冒时伴随有发烧现象
3.下列行为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D )
A.饮用工业酒精(含甲醇)兑制的白酒 B.立即入住甲醛超标的新房
C.长期吸烟、酗酒 D.健康人注射质量合格的甲肝疫苗
4.在综合预防传染病时往往需要对传染病基本情况做相关调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对病人家属调查时戴上口罩
B.访谈艾滋病患者时与其握手表示友好
C.与甲型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D.通过互联网、书刊、报纸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5.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C )
A.狂犬病 B.血吸虫病 C .疟疾 D.伤寒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异而来的,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癌变后的特点( B )
A.分裂速度快 B.不转移
C.可不断分裂 D.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7.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患流感可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
B.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消灭病原体的工具一定是抗体
C.自然免疫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D.计划免疫一定是人工免疫,也一定是特异性免疫
8.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传染源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9.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发病率很高,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下列对抑郁症患者不利的是( B )
A.生活中乐于助人,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B.远离人群,避免被人伤害而产生不良情绪
C.平时要注意学习、运动、音乐等的劳逸结合
D.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向值得信任的人宣泄、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
10.今年“6·26”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毒品的危害在于( D )
①使免疫功能低下 ②有很强的成瘾性 ③能导致白化病、色盲等疾病
④损害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⑤引起呼吸衰竭 ⑥引发烟气性肺癌变 ⑦引发社会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④⑤⑦
11.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级世界大奖。疟疾是乙类传染病,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C )
A.飞沫、空气 B.饮水、食物 C.吸血昆虫 D.血吸虫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C )
A.儿童感冒时注射含药物的生理盐 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针
C.婴、幼儿定期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13.如图表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的过程。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该病。在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C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B.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14.近年来陆续发生在山西、四川、广东等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恶性事件,其中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是( D )
①用工业酒精兑水,假冒白酒 ②用无碘盐假冒碘盐 ③用亚硝酸钠当成食盐
④用盛过农药的桶装劣质食用油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下列认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A )
A.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杀死人体内有益的细菌
B.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酒精能加速血液循环,且能损伤脊髓
C.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饲养的猪,其瘦肉比例高、蛋白质含量多,有利于人体健康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施肥时应以无机化肥为主,尽量减少有机肥的施用量
1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到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能消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半乳糖能为新生儿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等,这里的免疫球蛋白指( C )
A.酶 B.激素 C.抗体 D.抗原
17.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B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人工免疫
18.我国政府为了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六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制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疫苗。从免疫角度来看这是( D )
A.注射抗体 B.保持自我稳定 C.非特异性免疫 D.人工自动免疫
19.下列有关抗原、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抗原是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C.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抗原
D.乙肝疫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20.如图所示,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的效应时,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下列有关链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可得出,它对以上三种的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
B.可得出,它对结核杆菌的抑制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可得出,它对伤寒菌的抑制比霍乱菌对更有效
D.可得出,它对其它细菌的抑制效果一定比结核杆菌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自从抗生素被发现用于临床医疗,它为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而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滥用,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被我国政府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
(1)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由 细菌 (填“真菌”“病毒”或“细菌”)引起的_传染 病(填“传染”或“非传染”)。
(2)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并没有疗效。在流感爆发前对体弱者及老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这种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
__ 保护易感人群 。
22.如图所示的三幅漫画说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据此回答问题:

(1)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溶菌酶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乙 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一__道防线。
(2)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由于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其机理可用图_甲_来形象说明。
(3)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在免疫学上,疫苗属于 抗原 _,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抗体_,且相应的淋巴细胞具有 记忆 功能。
(4)从人体免疫涉及的病原体是否具有特定对象上讲,三图所示的免疫都属于_非特异 性免疫(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由于以上所示的免疫都是与生俱来的,故也可称之
为 自然 (填“人工免疫”或“自然免疫”)。
23.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病原体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4)该实验说明 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体内会产生识别、记忆功能的细胞???。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进行直接或间接传播。
(1)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进行划分,该传染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该传染病的传染源是_散播流感病毒的人或动物_。
(3)专家提醒: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该流感。上述预防措施分别属于__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__。
(4)目前我国各部门正在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究与生产,成功生产出该疫苗后,将会对高危人群进行注射,从而使其具有免疫能力。注射的疫苗属于_抗原_在人体内产生的能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物质属于_抗体,该免疫属于_人工免疫或特异性免疫_。
(5)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非),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控制传染源_____。
25.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指沾染的细菌数目,不洗手时手指会沾染上较多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如图。

(1)你认为_乙_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乙组实验有对照组 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细菌属于__病原体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3)从以上实验可得出生活应具备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平时要勤洗手、讲卫生 。
26.至2013年5月3日,大陆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48例,死亡27例;至5月22日,台湾确诊45例肠病毒感染病例;至5月23日,世界范围确诊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感染44例,死亡22例……请结合所学知识面回答:
(1)由三种病毒引发的疾病均具有传染性,这样的病毒在传染学上被称为__病原体_;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控制传染源__。
(2)病毒没有_细胞_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把它们列为生物的主要依据是_有遗传物质;决定病毒的不同形态及致病性的是__ 遗传物质或基因 _。
(3) 图中“OTC”表明板蓝根颗粒属于__非处方__(填“处方”或“非处方”)药。
(4)下列是明明同学对用药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__BC_。
A.非处方药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   B.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购买
C.处方药要按医嘱服用       D.非处方药可随意加大用药量
(5)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_人工 _免疫,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__抗体__,从而具有相应的免疫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_转基因_技术。
27.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了HIV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病毒将人体免疫力破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传播。
(1)HIV是艾滋病的__A_。
A.病原体???B.传染源???C.抗原???D.抗体
(2)在正常情况下,与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可以握手的依据是 艾滋病不是通过接触传播,而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 。
(3)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人工免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