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08: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某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Z。已知Bn-、Am+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数用Z、n、m来表示,应为()
A. Z+n-m B. Z-n+m C. Z-n-m D. Z+m+n
下列有关氢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氕、氘、氚)是三种氢元素 B. 所有氢元素粒子的核外都只有一个电子 C. 所有氢元素粒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 能用符号H表示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
已知某混合物由Na2SO4和Fe2(SO4)3组成,测得该混合物中含硫为24%。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24% B. 48% C. 28% D. 无法确定
甲、乙两原子质量比为2:3,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8 B. 27 C. 9 D. 24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 铁单质的质量为56 g B.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 g C. 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
目前已公认合成了一种新型元素——第113号元素“鉨”(nǐ),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鉨的相关信息,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鉨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86 B. 鉨原子的质子数为113 C. 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3 D. 鉨原子的中子数为113
“七七一矿”是一座矿山,盛产核原料铀-235(U-235),根据铀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
A. 铀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5 C. 铀原子的中子数为143 D. 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克
使3.2g可燃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此纯净物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
A. C B. H C. C、H、 D. C、H、O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钿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7 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D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元素,与D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的是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推测有关C元素的两点信息:________。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 (1)金属元素含量? ??非金属元素含量(填“大于”或“小于”)的。
(2)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式是? ? ? ? ? ??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_______(选填“阴”或“阳”)离子。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丁的离子符号为???????。
科学家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你认为使用天然的疗效是否比人工合成的更好?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据此计算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x个Na+,y个,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l-

个数
a
b
c
d
???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十1价的氮的氧化物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 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列,据此式计算。
【解答】
设元素A的原子序数是x,则质子数为x,故Am+的核外电子数为(x-m), 因为B的核电荷数为Z,它的阴离子Bn-离子核外电子数为:Z-(-n)=Z+n, 因为Bn-与Am+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核外电子数相同,即:x-m=Z+n,整理可得:x=Z+n+m。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A.(氕、氘、氚)是氢的同位素,属于氢元素,故A错误;? B.氢离子属于氢元素,但其核外电子为0,故B错误; C.氢离子与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 D.能用符号H表示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其原子序数为1,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混合物组成中两化合物的中组成元素的特别关系,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问题通常存在这种特点。
【解答】
在Na2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由于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4%×2=48%。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知道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之比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相等。
【解答】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可以看出原子的质量比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相等,即:,则有:?,解得:乙的相对原子质量=18。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省略不写,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A.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不能反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6,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56倍,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元素周期表的分析,难度不大。能够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就能够正确的解答本题。
【解答】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荷电核数=核外电子数;
A.鉨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3,故A错误;
B.鉨原子的质子数为113,故B正确;
C.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6,故C错误;
D.鉨原子的中子数为286-113=173,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5,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铀原子的中子数为235-92=14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和二氧化碳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生成物中C元素的质量与H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该物质中O元素的质量,即可判断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解答】
生成物中C元素的质量=4.4g×12/44=1.2g
生成物中H元素的质量=3.6g×2/18=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O元素的质量=3.2g-1.2g-0.4g=1.6g; 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故选D。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元素,从而判断元素的种类;依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的原则可知C答案正确;为了便于比较,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B、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从而判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
【解答】
A. 由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判断,乙分子和丙分子中都有两种原子,且种类相同,都有两种元素组成,即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元素,故正确;
B.甲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丁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故正确;
C.纵观反应物的两种分子共由三种原子构成,即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元素,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正确;
D.要求出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 B.?C;便于比较,从而确定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并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4CB=4CB2+A2”,从方程式不难看出乙的化学计量数为4,而非1,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A、根据金属单质的特点考虑:汉字中带有“钅”字旁(除汞和金外); B、元素的汉语拼音不代表元素符号; C、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分析; D、根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分析。
【解答】
A.鉨、镆、钿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镆的汉语拼音是mò,不代表元素符号是?mo,故B错误;
C.钿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即它的核电荷数是117,故C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金属 ? Mg
(2)①金属元素;②由原子构成;③化合价+1(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D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则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为钙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则C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D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则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为钙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与D的单质相似的是Mg;
(2)C元素在钙元素的左边,则C元素是钾,则C元素的信息有:①金属元素;②由原子构成;③化合价+1(合理均可)。
故答案为:(1)金属 ?Mg;(2)①金属元素;②由原子构成;③化合价+1(合理均可)。
12.【答案】(1)小于
(2)Al2O3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氧、硅元素点大约70%,则金属元素含量小于非金属元素含量;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故答案为:(1)小于;(2)Al2O3。
13.【答案】2 ?阴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其中金属元素指的是带有“金”字偏旁的元素,可据此解答;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完成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解答】
上述五种元素中为金属元素的有:铁元素和锌元素;硒原子得到电子使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而电子带负电,所以使硒原子带上了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故填:2;阴。
14.【答案】Al2O3 ?H+ 【解析】
【分析】
此题是对元素之最的考查,主要是以识记的知识为主,属于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由高到低顺序为:O、Si、Al、Fe,其中后两种为金属元素;人体中60%以上的是水,水中氧元素含量又近90%,所以人体中氧元素含量50%以上为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核内只有1个质子,为H原子。
【解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则甲为氮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则乙元素为铝元素; 丙元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丁为H原子,丁离子的符号为H+。
故答案为:Al2O3 ?H+。
15.【答案】不是? 3: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信息的处理的技能和化学式的意义。
【解答】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所以使用天然的疗效不是比人工合成的更好;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所以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5=3:1;故答案为:不是;3:1。
16.【答案】(1)a+2b=c+2d
(2)K2SO4;MgCl2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电荷守恒,明确阴阳离子的电荷及电荷守恒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1)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即钾离子和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即:a+2b=c+2d;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K2SO4和MgCl2。
故答案为:(1)a+2b=c+2d;(2)K2SO4;MgCl2。
17.【答案】(1)②      
(2)N2O     
(3)质子 
【解析】
【分析】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即可;
(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属于金属元素,则②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2)氮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3)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故答案为:(1)②;(2)N2O;(3)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