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隋的统一,以及大运河的开凿。
2、了解了隋文帝、隋炀帝,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的能力。
3、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__________
二、讲授新课
1、隋朝统一南北(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
1)开皇之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运河
思考: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却评说不一。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3、暴君隋炀帝与隋朝的灭亡
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知识大考验:(写上去干吗?带了谁等)
1.605年8月,第一次从洛阳到江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6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炀帝的_____________,二游江都说明了隋炀帝__________,国家繁重的__________,三游江都说明隋炀帝已是_________,连他的部下都反对他。
隋亡带给我们的启示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比泰和隋之间的相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
课堂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3、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如:
课堂检测:
一、选择(5*11=55)1.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近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后?(??? )A.东晋??????? B.西晋??????? C.陈朝?????? D.隋朝2.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杨勇??????? C.杨业?????? D.杨广 3、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4.隋朝完成中国统一的过程中,最后灭掉的南方政权是:(?? )A.宋???????? B.齐??????? C.梁??????? D.陈5.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这个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6.隋朝都城就在今天的:(?? )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杭州7.下列不属于隋朝能顺利实现统一的因素是:????????????????????? (?? )A.隋建立后影响统一的重要因素民族隔阂已逐渐削弱B.隋文帝为完成统一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C.陈朝的统治腐朽D.隋朝开凿了大运河,便利了交通和兵力的运输8.“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的名称是:(??? ) A.苏州??????? B.余杭??????? C.江都????? D.建业9.宋末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认为从古到今最富的朝代是:???? (??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10.2004年3月,国家邮政局限量发行“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系列纪念封。天津的形成得益于下列哪项工程的修建?(??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邗沟11.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连接了??? 大水系。(?? )A.五??????? B.四??????? C.三?????? D.二 二、填一填: (2*7=14)?A:????????????????? B:????????????????? C:????????? ②图中的D、E、F、G四段运河名称是:D:????????????????? E:????????????????? F:????????????????? G:?????????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它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镶嵌其中的一颗颗明珠。请你列举三个运河沿岸的城镇名称。(12)
?
四、虽然“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但隋朝仅经历二世38年就灭亡了,原因何在?(19)
课后作业:
选择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下面各项制度,隋朝创立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 B行省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6、观察书中隋朝疆域图你发现下列哪个少数民族不在隋朝北面( )
A、西突厥 B 东突厥 C 匈奴 D 靺鞨
7、隋的统一,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炀帝暴政与开凿大运河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不正确的是( )
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大运河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隋炀帝暴政,开凿运河,导致隋灭亡
8、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9、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快,费用小。
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10、2001年4月29日,交通部在苏州主持召开京杭运河苏南段验收会,命名京杭运河苏南段为全国第一条文明样板航道。京杭运河苏南段起自镇江市谏壁口门,止于苏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208公里,贯穿经济发达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个城市,是江苏省产业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带。请问四城市处在下列哪一段运河上?( )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二、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④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阅读下列几首唐朝诗人评价隋朝大运河的诗:
材料1:胡增《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2:宗元鼎《炀帝冢》: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3: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4: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回答:
①根据以上4个材料,把几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不同看法,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不同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三、 问答题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朝为什么是既繁荣又发展而又短暂的朝代?
四、综合性理解
话说大运河
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
2、根据大运河示意图说出
三个中心:
四段运河:
五大水系:
3、三加四加五=?为什么?(历史意义)
4、诗词大运河
运河是一条生命的河,艺术的河,一直活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尤以唐代诗人写得最多。
汴河怀古 ——皮日休⊙唐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此河么?为什么?
拓展提升
破镜重圆
陈朝末年,政治腐败,人心惶恐。北方的隋朝,积极准备消灭陈朝,吞并江南。其时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眼见陈朝危在旦夕,时局危急,便对妻子陈氏(后主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说:“国破家亡,势所难免。一旦夫妻离散,若没信物,又何处相认!”于是他便把一面铜镜,破为两半。自留一半,另一半则给妻子。并相约说:“若他日离散,就于正月十五日,到京城市集卖镜相逢。”不久,陈朝为隋所亡。徐德言妻子陈氏被迫纳入隋朝贵族越公杨素家。杨素爱其才华和美貌,对陈氏十分宠幸。虽然如此,陈氏却只心系丈夫徐德言,日夜思念丈夫。另方面,徐德言则忍辱负重,历尽艰辛,终于到了京城。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徐德言依据诺言,急忙赶到市集寻访妻子。到了市集,徐德言看见一个奴仆拿着半面铜镜,扬言要卖,但要价却高得令人不敢问津。人们都感到可笑。徐德言见状,急忙把卖镜人请到自己的住处,设酒食款待,并说明了自己的身世,又拿出自己的半面铜镜验合,发现果然是妻子的铜镜。徐德言遂题诗着仆人回赠予妻子,诗中云:“照(镜)与人去,照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奴仆回复陈氏后,陈氏痛哭流涕,终日不展欢颜,又不吃不喝。杨素无可奈何,只好着人把徐德言召来,并把妻子还给他。由是“破镜重圆”一词就成为日后人们对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就算历尽艰辛,也可重聚相逢。
隋文帝择储之失
江东俊杰
公元589年正月22日,隋军攻入陈朝国都建康,从而结束了南北朝时期,使分裂数世纪之久的中国再度统一。
隋朝开国皇帝文帝杨坚清楚的认识到得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他很注意皇亲国戚的举动,一旦他们犯了法,必定严惩,决不姑息,比如他的三子秦王杨俊仗着自己灭陈有战功,生活逐渐奢侈,日夜寻欢作乐,目无法纪。隋文帝得知后大怒,下令将他禁闭。将军刘升,大臣杨素先后替他向文帝求情,文帝皆不允。后杨俊病死,文帝竟不让人与之立碑。
文帝虽然对皇亲国戚,王子,大臣较严,但他对百姓却很宽厚,他下令制定“隋律”,废除前朝许多残酷刑罚,他还特别重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对于那些提出正确意见的人,即使是批评他的,也照样加以重用,可以说文帝统治下的隋朝初年还是很不错的。
文帝虽说是一个明君,但他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按说这也很正常,毕竟哪个皇帝没有犯糊涂的时候呢?可他却在最不该犯糊涂的地方----择储上犯了糊涂,从而断送了他辛苦创立的大隋朝……
杨坚有两个最疼爱的儿子:杨勇和杨广,杨勇为人忠厚,但也很任性,不会弄虚做假。文帝很节俭,杨勇在铠甲上作装饰,文帝见后不悦,告诫他说:“自古以来没有奢侈而统治长久的帝王,你作为储君,更应当以节俭为先,才能奉祖宗庙。”
与杨勇相比,杨广很会“作秀”,他为了得到文帝欢心,就处处投其所好,每当文帝要到他府上来,他就把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姬妾们锁在屋里,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女人在身边侍候,屏风与帐幕改成绢做的,又故意把乐器上的弦弄断,不让人拂去尘土,摆在显眼的地方。文帝看后自然大悦,认为杨广不好声色。文帝开始喜欢杨广胜过杨勇。杨勇则慢慢失去文帝欢心,又因不听母后独孤氏的话,宠爱元姬,因而也受到独孤后的冷落,他的太子地位越来越不稳固了。
杨广知道文帝信任杨素,他便收买了杨素。杨素入宫侍宴,含蓄地说:“晋王(杨广)孝悌恭顺,很象皇上。”独孤后也说:“你说的对,广儿很孝顺,一到离别时,没一次不哭的,哪像杨勇?”给了杨素很多金银,让他想法废太子,立杨广。一次文帝让杨素去看望太子,杨素故意拖延着不去,以此激怒杨勇,太子果然大怒。杨素乘机向文帝起报:“太子有怨恨之心,恐后变乱,望陛下严加提防。”文帝信以为真,派人监视杨勇。
杨广又收买了太子亲信姬威,让他写表诬陷太子说:“太子经常找人算卦,然后高兴地说,开皇十八年皇上必死,眼看就到了。”文帝大怒,不加严察就下令把杨勇抓了起来。
公元600年,文帝宣布废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文帝得了重病,杨广以为时机已到,就写信给杨素,询问该如何处理文帝后事,不料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给了文帝,文帝大怒,这时文帝的妃子陈夫人哭着跑进来说:“太子无礼!”原来杨广见陈夫人漂亮,趁她换衣服时调戏。文帝气的用头撞床说:“这样的畜生,如何担负大事?独孤误我!”召柳述,元岩,让他们写诏书改立杨勇。谁知杨广和杨素已得消息,带着军队包围了文帝寝宫,假传文帝之命逮捕了柳述,元岩,下令照顾文帝的人都离开,由右庶子张衡负责一切,不久文帝便驾崩了。杨广立刻下令杀了杨勇。一说文帝为杨广所害,但也一种说法就是当时杨广已经掌握了局势,文帝已重病缠身,与外界联系已经中断,杨广实在没必要冒弑父之罪。究竟事实如何,笔者也不敢臆断。
杨广于这一年的7月登基,他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他一登基,本性便暴露了出来,只知纵酒享乐,残暴压榨百姓,不久就把文帝留下的基业败光了,自己也丧命于江都,文帝的子孙也大都在江都之乱中毙命。
隋文帝固然是一代明君,可惜他在选择接班人上只重小节,终于为杨广所欺,身死国灭,而他打下的天下也被李渊父子夺去。文帝死后不到一个世纪,大唐帝国到达了它的巅峰时期,那是后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自豪的时代。应该说文帝死后那段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确实发展到了它的顶峰时期,历史将机遇给了李唐王朝,如果隋文帝在择储问题上慎重点,他的子孙又很争气,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唐盛世”会不会成了“大隋盛世”?遍步世界的“唐人街”成了“隋人街”了?历史留给我们的遗憾实在是太多了,隋文帝泉下有知,又当作何感想呢?
隋文帝依法惩子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分立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历史上称为隋文帝。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杨俊,立过几次战功,被封为秦孝王。他仗着是皇子,又有功劳,便目无法纪,胡作非为,不仅放高利贷盘剥老百姓,甚至派部下直接抢掠,他管辖下的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隋文帝听到一些反映,便派人去调查处理。派去的人只拿杨俊手下一些人做替罪羊,根本不敢动杨俊的一根毫毛。这一来,杨俊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他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并用掠夺的大量钱财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用玉石铺设台阶,把珠宝镶嵌门窗,将高级香料涂抹墙壁。他就在这金碧辉煌、珠光宝气的宫殿里过起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荒淫生活。谁也不敢管他。
杨俊贪恋女色,他的妃子崔氏非常妒恨,便投毒想杀死他,这件事轰动了朝庭。隋文帝对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十分震怒,便把他召回京城,禁闭宫中,并下令撤消他的一切职务。
左武卫将军刘升保奏:“秦孝王只是营造宫室过分了一点,并无大错,还是原谅他吧!”隋文帝说:“这是法律规定的,不能违反。”大将军杨素也求情道:“把法令修改一下,他是皇子,不要处罚这么重。”隋文帝一听便生了气,他坚定地说:“国家的法令,任何人都得遵守。我如果为儿子单独制订一套法律,那我岂不是带头破坏国家的法令?当年周公平定叛乱,把武王的亲兄弟也杀了。我怎能徇私枉法呢?”
隋文帝没有答应将军和大臣的请求,坚持依法惩处了胡作非为的儿子,在朝野上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统一不久的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
(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
(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
(3)同意胡曾的观点。理由是:第一,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除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外,主要是为了隋炀帝巡游江南、炫耀天子威严提供条件。大运河开通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龙舟游江都,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大运河的开凿正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以至在大运河建成的次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波浪中,隋亡了。因此,人们说隋亡于此河是有道理的。第三,以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是不宜这样做的。如果不是出于隋炀帝个人的目的,采取量力分段开凿运河,并结合各州县的转运,南北交通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隋炀帝逆势而动,偏为不可为之事,正是导致隋亡的原因所在。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第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它以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上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何上项大的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第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与民休息,或许隋亡的事就不会发生。第四,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2、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很多,如统一南北,创立科举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因而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3、
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
课堂检测:
一、选择
1.D? 2.A? 3.B? 4.D? 5 .C? 6.C? 7.D? 8.B? 9.C? 10.A? 11.A
二、填一填
①涿郡、洛阳、余杭。②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三、扬州、济宁、南京等。
四、富饶的隋朝短期而亡起原因在于:隋炀帝在位期间,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将隋推翻。它给后人留下的教训在于:统治者不能以暴虐对待人民,否则物极必反要导致起义推翻你的统治;二、国家再富也财源有限,大兴土木工程要量国家财源,人民的承受能力行事,且这大兴土木中对整个国家有利的,最终会造福人民的可先行,而为个人过奢移生活的应停止,否则人民负担太重.超过极限也会造反;三、对外不能好大喜功无端发动战争等。
课后作业:
选择
1、A 2、C 3、D 4、B 5、D 6、C 7、D 8、A 9、 C 10、B
提示:
1提示:秦朝两代就灭亡了,和隋朝一样。
2提示:五代十国时期北周,见书P2第一段
3提示:见书P2,统一南北联系加强,开创重要的制度(科举等)开凿运河,都为唐朝所用,有利于唐朝繁荣。
4提示:A、D选项目的都为了B巩固统治,C是主观目的,不是实际根本目的。
5提示:A、C秦朝建立,B元朝建立 D隋朝,为唐所继承。
6提示:见书P3
7提示:隋炀帝开凿运河不是根本原因,灭亡在于暴政。
8提示:查书P5运河图,江都是现在扬州,而苏州在它下游。
9提示: 水运节省费用,马车消耗比较多。
10提示:查书P5,江都是现在扬州,四大城市都在它下游。
二、 材料题
答:①大运河②隋炀帝③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北京;扬州
答:①胡诗与宗诗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李诗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皮诗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②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统治。隋炀帝开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巡游江都,只是开运河的主观原因之一。胡诗与宗诗把开运河夸大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李诗与皮诗充分肯定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比较全面地认识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三、问答题
答: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就是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统一,是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大运河开通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答:隋朝在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各民族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和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由于隋统治者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隋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兴城、洛阳城等闻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及地方官仓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南北运河的开通和修筑驰道改善了交通状况,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但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刑酷法等暴政统治,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战争,隋王朝也随之灭亡。
四、综合性理解
1、提示: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提示:等于1(一条大运河,作用影响统一起来)等于N (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促进沿岸地区乃至中国永恒发展)等于0(少数同学认为,运河开凿导致隋朝灭亡)4、答:提示: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工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他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高丽(今朝鲜)的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地方割据起兵,隋朝迅速灭亡。
课件31张PPT。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隋581589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文帝杨坚。581年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建立方式581年杨坚(隋文帝)外戚夺权?隋文帝(581─604),姓杨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父杨忠,北周时封「随国公」。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袭封父爵,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大象三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元开皇。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己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寺的山坡下。 为什么隋文帝能建立隋朝?思考客观上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4.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2.隋朝统一条件
(
原
因
)经过影响1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2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
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政治上经济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度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提倡节俭成效:“开皇之治”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后杨广即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观看视频大运河.flv1、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1+2+3+4+5涿郡、洛阳、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原因: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条件:隋朝的富庶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意义、影响:1、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2、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4、贯通了南北动脉。运河风光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练一练: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练一练:3.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不包括: (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人民深受分裂和战争的痛苦渴望南北统一
4.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面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填一填:《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芳)《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评一评:大运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2月6日)国家文物局计划将京杭大运河整体“申遗”,杭州将积极支持、全力参与
请你为这一申报行动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提纲一、隋的统一
1.时间、人物、定都。
2.原因。
3.经过。
4.影响。
5.统治措施。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
1.概况。
2.原因。
3.条件。
4.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