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案+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案+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03 18:32:55

文档简介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本节课是教材中的第五个基础实验,分2个部分内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及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这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实验技能。前八章已经学习过了一些有关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本节课贯穿了第九章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基础,也为中考实验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熟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实验操作。
3、加深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氯化钠、蒸馏水。
合作探究
探究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阅读教材讨论,了解配制溶液的操作。

【实验活动】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计算: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利用密度公式将水的质量转化为体积47mL。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47mL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6%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3%=m×6%,m=25g,溶液的体积为≈24mL;水的质量为50g-25g=25g,即25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24mL氯化钠溶液和25mL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混匀;④装瓶贴标签。

(1)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称量前天平调平,左物右码,两边各放一张等大的纸,用镊子夹砝码等。)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例如在给农作物或树木喷施农药溶液时,农药溶液太稀,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农药溶液太浓,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大,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因此在配制溶液时,必须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本节课是实验活动课,学生动手又动脑,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体验中,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件14张PPT。 实验目的 1.学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过程;
2.通过实验,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
中的基本操作。 实验用品 食盐、蒸馏水等;
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
滴管等。
实验过程 1.计算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mL。 本实验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填写相应的空格。 2.称取氯化钠
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天平两端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用镊子夹取_______g的砝码,置于天平____(填“左”或“右”)托盘中,并将游码调到_________刻度。用药匙向天平_________(填“左”或“右”)托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待天平平衡后,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3.量取水
用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并将其倒入烧杯中。
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液体,在读数时应注意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溶解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
氯化钠完全溶解后,将氯化钠溶液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贴上标签备用。
问题讨论 1.在溶液配制的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若要增大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使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与配制氯化钠溶液进行比较,实验步骤上应有哪些改变?(二)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注意:①易腐蚀或易潮解物质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
(如:氢氧化钠)
②溶于水放热,先冷却,后装瓶(如:氢氧化钠、浓
硫酸等)
1.在某校的一堂初中化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配制
100g2.5%的氢氧化钠溶液。王小刚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称取2.5g固体氢氧化钠: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
量的纸片,调整天平平衡,然后往左盘里放2g砝码,游码移至0.5g
处,往右盘加氢氧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
②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100mL水,然后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
放入量筒里边加边搅拌。
你觉得王小刚同学的操作哪几处是错的?怎样改正?
答:
① ;
② ;
③ ;
④ 。 (2)在进行上述溶液配制时下列操作导致
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称取药品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错了(1g以下用游码);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蒸馏水润湿;
④水倒入烧杯时溅出少许;
⑤氯化钠中含少量杂质;
⑥部分氯化钠洒落在桌上②③⑤⑥ (三)溶液配制的特殊情况①物质溶于水是否反应(如:胆矾、生石灰、 氧化钠等)
②易腐蚀或易潮解物质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
(如:氢氧化钠)
③ 溶于水放热,先冷却,后装瓶(如:氢氧化钠、浓硫酸
等)
④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烧杯中先放水,后放浓硫酸课堂小结:(一)溶液配制的步骤及仪器
(二)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
(三)溶液配制的特殊情况21.(2015?呼和浩特)(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