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四、向“距离”挑战
江苏省仪征中学 王玉兵(211900)
[课标要求]
以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交通的发展)
1.原因
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 的发明和推广,推动了汽车、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发明
①1885年,德国 和 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③1903年,美国 发明飞机。
3.影响
①推动全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②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的发明
1837年,美国 发明有线电报机。
2.电话的发明
1875年,美国 根据 原理,发明了电话机。不久,建立了电话公司。
3.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人马可尼被称为“ ”。1916年,完成短波试验。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影响
(1)发明: 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经历了 、 、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现已研制出“ ”系统。
(2)影响:为自动化、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2.互联网的诞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1)诞生
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与 的结合,导致互联网的诞生。
(2)发展
20世纪90年代,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 ”建成。中国实施国家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公用数据通信网建设计划。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
①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④思维方式的变化。
(2)消极影响
信息垃圾影响了经济安全;无序竞争影响了社会稳定;青少年沉湎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互联网的 作用是主要的,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共同探究之一] 想一想: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谈心、
资料检索、浏览新闻、
休闲游戏、网上购物、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共同探究之二]互联网的利弊有哪些 ,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利——
(1)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弊——
(1)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2)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3)虚拟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
中国的对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共同探究之三]互联网对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有哪些?
利——
可以开阔视野
可以增强对外交流
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
可以促进学业等等
弊——
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信息污染青少年心灵
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实际社会
现实交际能力缺乏
沉迷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等等.
公约:
要善于上网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课堂训练]
1. 开创人类交通新纪元的是( )
A、本茨 B、莱特 C、 富尔顿 D、西门子
提示:关键在于“新”。然后确定答案。
2. 最早发明汽车引擎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3. 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是在()
A、17世纪 B 、18世纪 C、 19世纪 D、 20世纪
4. 发明有线电报机国家是()
A、 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5.发明电话的是( )
A、本茨 B、莱特 C、 贝尔 D、西门子
提示:记忆选择题,也可以用排除法。本茨发明的汽车、莱特发明的飞机。
6.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是( )
A、赫兹 B、莫尔斯 C、马可尼 D、贝尔
提示:记忆选择题
7. 无线通讯技术直接受惠于哪项理论成果( )
A 、电磁波 B、电磁感应 C、电子计算机 D、电子二极管
提示:首先排除 CD。就可以得出答案。
8.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提示:记忆选择题。
9.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的是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创制 B、互联网的诞生
C、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形成 D、知识经济的产生
10.导致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成功搭建的直接原因是
A、二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 B、”冷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
C、二战后文化发展的需求 D、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
11.18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是
A、工业文明—知识经济—农业文明B、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
C、知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文明D、“电气时代”—“蒸汽时代”—现代信息技术
P122。自我测评
改变时空的发明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成果
交通领域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德国 1885 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
莱特兄弟 美国 1903 制成第一架飞机
电信技术 莫尔斯 美国 1837 发明有线电报机
贝尔 美国 1875 发明电话机
马可尼 意大利 -- 发明无线电报、完成短波试验
计算机技术 -- 美国 1946 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P123。问题研讨
1.(1)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7世纪末在伽利略力学成就基础上,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20世纪初期,量子论和相对论诞生,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2)18-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人类分别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2.(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的形成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开始,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广大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2)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观念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变化。
3.启示:自然科学的发明是科学家坚持不懈,努力研究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必须和技术紧密结合。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四、向“距离”挑战
[知识结构]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交通的发展)
1.原因
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推动了汽车、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发明
①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影响
①推动全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②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的发明
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
2.电话的发明
1875年,美国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不久,建立了电话公司。
3.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意大利人马可尼被称为“无线电之父”。1916年,完成短波试验。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影响
(1)发明: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现已研制出“人工智能”系统。
(2)影响:为自动化、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2.互联网的诞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1)诞生
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导致互联网的诞生。
(2)发展
20世纪90年代,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中国实施国家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公用数据通信网建设计划。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①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④思维方式的变化。
(2)消极影响
信息垃圾影响了经济安全;无序竞争影响了社会稳定;青少年沉湎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