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13: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古代人类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传说;
(2)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体会证据对于科学真理的重要性;
(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哈勃研究星系光谱的发现),了解大爆炸宇宙论主要观点;
(4)知道霍金及霍金对于宇宙研究的理论成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宇宙观,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曲折以及不断深入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的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做指导。《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属于科学天文学知识,本节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也比较抽象,学习中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拟支持,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理解太空垃圾产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学们有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重点难点
重点:对宇宙认识过程探索,宇宙大爆炸学说
难点: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引入: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也就是空间为“宇”,时间为“宙”。
播放关于“宇宙起源”的视频(利用多媒体,配以强烈震憾的音响展示,则效果更佳)。师:同学们,看完后此时你们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黑暗而又美丽的是什么吗?生:宇宙。师:什么是宇宙?生:回答、归纳。
师:这是宇宙的古代哲学和科学的定义,古代哲学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科学上从物质性和运动性进行定义。
师:宇宙一直都是很神秘的,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现在就让时光倒流,我们一起乘着时光机打开宇宙的探索之门,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历程。
新授:1、宇宙的起源是怎样的呢?最终是否会走向终结呢?
[学生阅读]了角宇宙起源的有关神话传说。1、盘古开天辟地;2、突厥人的宇宙起源的神话;3、日本人的创世传说;4、犹太教的创世说
师:咱们班的每一个小组打开了探索宇宙不同的门,分别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角色,远古人在哪?托勒密在哪?哥白尼?哈勃?霍金?生:挥手示意
师:前期老师已经给每个小组布置了任务,现在就到你们展示成果的时候了,给每组10分钟设计成各具特色的版画,及思考表现形式。每组限时2分钟展示成果、陈述观点。
版画要求如下。
模型的建立
1.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
2.用嘴持续地向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
3.气球在胀大过程中观察各个小圆点间距离的变化。
4.思考:如果将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你所在的星球定位在哪个点,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应由学生得出“宇宙在不断膨胀”的结论,避免直接灌输。)结论:
1.当气球不断胀大,各点之间的距离将;
2.如果将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将。(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讲授】总结
师:从古代神话一直到霍金的预测,你们能否总结下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科学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生:总结回答。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经历的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同时自身又被后一个阶段再否定,经过了一次次的否定过程,使对宇宙的认识波浪式发展,者也就是伟大的马克思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因此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曲折而不断深入的。
【作业】大胆的猜想
宇宙还在持续不断的膨胀中,宇宙将来究竟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