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
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探究一现象:解释: Zn片上有气泡(H2), Zn片逐溶解;Cu片无明显现象。Zn + 2H+ == Zn2+ + H2↑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
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探究二现象:解释: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
Cu片上有气泡(H2);电流计指针偏转。
?G【实验现象剖析】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
Cu片上有气泡(H2);
电流计指针偏转。 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说明发生了电子定向移动。Zn 比Cu活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Zn片失去的电子( Zn-2e- = Zn2+)变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由于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2H++2e- = H2 ↑)整个装置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二、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1.原电池(1)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电极的名称和电极反应类型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进的一极——还原反应
失得Zn-2e-= Zn2+2H++ 2e-= H2↑负极正极Zn+ 2H+ = Zn2+ + H2↑有气体产生Zn片溶解氧化反应Zn-2e=Zn2+ 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2H++2e- =H2↑阴离子阳离子总反应:负极正极 Zn+2H+=Zn2++ H2↑Zn+H2SO4=ZnSO4+ H2↑(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阳离子原 电 池 原 理外电路内电路7(3)原电池中的三大移动方向电子:负极→正极
电流:正极→负极
离子: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探究讨论:下列装置能否作为原电池
Zn—石墨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Cu—Zn与酒精(乙醇)进行实验.
Cu—Zn分别放在两份稀硫酸进行实验.
Zn—Zn与稀硫酸进行实验.CH2SO4(不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4)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浸入的是电解质溶液
③整个装置构成闭合电路
④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Zn CuFe C(石墨) Zn CuZn ZnFe CuSi C(石墨) 稀H2SO4 CuSO4 溶液 稀H2SO4 稀H2SO4
A B C DZn Cu稀H2SO4 酒精 稀H2SO4
E F G H√√√习题一:原电池的判断××××(5)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①电子的移动方向:负极→正极
②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③电极的活泼性:
一般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为正极
④电极的现象:
负极:溶解
正极:有气泡产生或电极变粗练习:下列装置是不是原电池?若是,指出正负极. 酒精①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以加快反应速率。
②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为正极(6)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
A.Mg B.Fe C.Al D.Cu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B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 PH( )
A.不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C习题二3.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
D、A是Ag,B是铁,C为AgNO3溶液 D习题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习题三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B利用原电池电极判断金属性强弱【课堂小结】1.原电池(1)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电极的名称和电极反应类型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进的一极——还原反应
(3)原电池中的三大移动方向
(4)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5)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
(6)原电池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