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1-2 综合测试(人民版07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专题1-2 综合测试(人民版07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20 22: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三 第一至二专题
综合测试
第Ⅰ卷 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本大题目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2、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有
①孔子 ② 孟子 ③荀子 ④ 老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3、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4、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最早应该出现在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5、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荀子庄子的观点
A、都认为人不能改造自然      B、基本上相矛盾
C、都认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D、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战国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吴起 B、商鞅 C、韩非 D、李悝
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8、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表明他主张
A、百家争鸣 B、削弱诸侯王势力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10、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11、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周敦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守仁
12、下列言论,属于陆九渊的思想的是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心即理也”
13、李贽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焚书》、《藏书》,他的意思是:
A、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不好
B、抗议秦始皇焚书坑儒
C、自诩之词,表示自己的书写得很好,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D、见解“与世不相入”,必遭焚毁或只能留待后世的人看
14、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批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体现了他的
A、重农抑商的思想 B、限制君权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思想 D、经世致用的思想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17、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9、西汉时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A. 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 制墨技术 D. 活字印刷术
20、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奔月成功,标志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1、火药传播到西方是在
A唐 B宋 C元 D明
22、下列古代书籍中,最早采用下图所示方式进行排版印刷的是
王祯设计发明的转轮排字盘(模型)
A.《金刚经》  B.《抱朴子·仙药》C.《旌德县志》 D.《古今图书集成》
23、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24、“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
A.《封神榜》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25、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A 、唐朝 B、元朝 C 、明朝 D、清朝
26、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7、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
28、右图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
A、秦    B、隋   
 C、唐    D、元
29、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①好看的毛纸张 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③一幅名家的文人画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30、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 什么绘画的特点
A、宫廷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主观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4分)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4分)
(2)汉字书法的艺术特征有哪些?(2分)请列出东晋、唐、宋杰出的书法家各一位。(3分)
(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3分)
(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象征了什么?(2分)
33、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4分)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1分)他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2分)
(2)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3分)
(3)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2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
(4)儒家思想是何时开始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1分)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5)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A B B C B D B C B D D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A C C C C D D C D D D C
二、主观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材料一 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
材料二 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
材料三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材料四 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4分)
(2)、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4分)
(3)、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
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4分)
32、(1)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4分)
(2)以汉字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书写为形式;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2分)
东晋:王羲之  唐: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各朝只写一人即可)(3分)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3分)
(4)象征: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的喜悦。(2分)
33、(1)孔子(1分);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整理“六经”、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任两点2分)
(2)冷遇、“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各1分,共3分)
(3)理学、心学(各1分,共2分);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各1分,共2分);
(4)西汉(汉武帝时)(1分);
儒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言之有理,给2分);
(5)批判地继承(言之有理,给1分)
w.w.w.k.s.5.u.c.o.m
www.
1,3,5
C
D
B
A
行书
甲骨文
印刷体
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