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例2 (2005年河南中考)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查阅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桑辑要》 D.《梦溪笔谈》
●我夯基 我达标
1.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时珍 B.孙思邈C.张仲景D.华佗
2.明清之际,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是指( )
A.介绍西方的科技成就B.总体上落后于西方
C.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D.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吴承恩B.施耐庵C.罗贯中D.汤显祖
4.吴承恩创作的神话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牡丹亭》C.《西游记》D.《水浒传》
5.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A.《水浒传》B.《牡丹亭》C.《西游记》D.《三国演义》
6.明朝时期,文学的主流是( )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牡丹亭》
8.《水浒传》取材于( )
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
C.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9.吴承恩塑造的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 )
A.宋江B.刘备C.杜丽娘D.孙悟空
10.将以下三栏中的相关项用线条连接起来。
罗贯中 《红楼梦》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 诸葛亮
曹雪芹 《水浒传》 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宋 江
施耐庵 《西游记》 长篇历史小说 贾宝玉
吴承恩 《三国演义》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孙悟空
11.阅读下列材料: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菜刀、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请回答:
上述材料里的内容,是哪本书里介绍的?这是怎样一部书?
参考答案:《天工开物》。这部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明朝时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被誉为________。清朝实行_______,_______,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答案:东方医学巨典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2.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李时珍生活的朝代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3.明清科技的特点是( )
A.开始显露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B.特别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C.分析与综合相结合D.重理论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农政全书》B.《千金方》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乾隆时期的文人,家境优裕,你可能( )
①在家研读《天工开物》②偷偷阅读《红楼梦》
③因触犯文字狱被杀头④经常去台湾游历观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3.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小说是( )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
4.下列科学家,不是生活在明朝的是( )
A.徐霞客B.宋应星C.孙思邈D.李时珍
5.阅读下面材料: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约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明清以后的中国文明却在世界上落伍了。 完成(1)~(2)题:
(1)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让我们引以为荣?
(2)为什么中国文明明清以后在世界落伍?
答案:(1)原因: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中国古代文化。中国能不断地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文化,吸收为自己的,并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
(2)明清中国文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
6.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
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两部科技巨著,还有明代徐霞客的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7.史学界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有四:压制工商,儒家思想,奴化教育,自满保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明清时期四个原因是怎样阻碍科学发展的 今天发展科学技术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明清时,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轻商政策。①抑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连的科技的发展;②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思想;③明清时的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造成压制科学;④长期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外国看成番邦小国形成自满保守倾向,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训: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发展经济必须依赖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科技走向世界,才能使中国科技获得更大发展。
课本第123页议一议答案:不同意。这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宣扬的封建正统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实际上曹操统一了北方,更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课本第126页材料阅读答案:文中的“三言”是明清小说中的世俗文学,它主要产生于明朝中后期。
课本第126页自我测评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