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综合测试(有解析)
福建省永泰县第三中学 杜夏英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1.右图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古希腊的神,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神
D.古希腊的人和神没有区别
2.《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3.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它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精神起源于 ( )
A.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B.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的齐鲁地区
C.公元前14——16世纪的意大利 D.公元14——16世纪的中国明朝
4.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英文历史资料时,发现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ledge is virtue” 的哲学命题。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 )
A B C D
5.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狄德罗 D.孟德斯鸠
6.读下图,该图表明的美国国家职权的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
A.《利维坦》 B.《论法的精神》 C.《百科全书》 D.《社会契约论》
7.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8.最早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是( )
A.彼特拉克 B.但丁 C.薄伽丘 D.伏尔泰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具有的共同作用是( )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0.下列表达符合16世纪中后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农耕文明的停滞与工业文明的兴起 B.民族危机的深重与瓜分狂潮的掀起
C.异端思想的微波与人文主义的巨澜 D.巩固旧制的中国与革命狂飙的西方
1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中世纪指欧洲的封建社会)的幽灵消逝了。”这次革命指的是( )
A.古希腊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12.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宣传奥运,某校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周明为了参加这次活动,选了以下几个课题进行研究。你认为哪个存在问题?( )
A.但丁《神曲》 B.“哲学的创造者”——苏格拉底
C.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彼特拉克、薄伽丘和达芬奇
D.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3.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C.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 D.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科学研究领域
14.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放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5.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所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16.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图1 图2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7.下图两图的做法最符合( )
A.孟德斯鸠的思想 B.伏尔泰的观点 C.卢梭的观点 D.康德的观点
18.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19.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C.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0.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对20世纪初期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影响重大的是( )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④康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40分)
2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18世纪欧洲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这个“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9分)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 (3分)
(4)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分)
22.(28分)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思想解放的任务,解放思想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狄德罗《百科全书》
(1)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倡导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不同的原因。(8分)
(2)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起了什么影响?(8分)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一,法官便将有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3)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引文的作者。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此原则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举出20世纪初中国有应用类似原则的事件?(6分)
材料三 《新青年》的早期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起了全面的攻击,其全盘反传统的倾向至为明显。……钱玄同告诫他的门生顾颉刚:现在治经学的任务不是要延长经学的寿命,而是正要促成经学的死亡,使我们以后没有经学,而把经学的材料,全数变成古代史和古代思想史的材料。所以董仲舒和京房等是系统经学的开创者,而我们乃是经学的结束者。我们要结束二千多年来经学的帐,结清了就此关店。
——《经学的终结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国学论坛)
(4)钱玄同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哪些主张?简析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古希腊哲学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反对迷信,以人的眼光而不是以神的眼光看待世界
2.A解析: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提倡人性的自由。
3.A解析:本题考查再现知识能力
4.C解析:“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
5.D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材料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是提倡三权分立,故选D
6.B解析:本题考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三权分立
7.C解析:文艺复兴的旗帜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
8.A解析:本题考查再现知识能力
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幅图分别反映的四次思潮,分别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它们的共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思想解放方面。
10.C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应用能力
11.B解析:“中世纪的幽灵”是指神学,也就是指把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BCD三项都是,而“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说明是强调最早,因而答案为B。
12.C解析:达芬奇不是初期“三杰“之一
13.D解析:考查宗教改革的原因
1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思想之复活”指“文艺复兴”,“ 原始基督教复活”指“宗教改革”
15.D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的
16.C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图片并获取信息能力
17.C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与主张
18.B解析:考查解读材料能力
19.C解析:体现人文主义
20.B解析: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以康有为为代表维新派吸收卢梭的思想,提倡君主立宪。
21.(1)宗教神学体系;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启蒙思想。(6分)
(2)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6分)
(3)民主共和制。(3分)
(4)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4分)
22.(1)不同:启蒙运动崇尚“理性”,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2分)启蒙运动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而文艺复兴主要批判封建神学。(2分) 原因: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2分)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2)影响:在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8分)
(3)孟德斯鸠。美国中央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分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6分)
(4)观点:推翻经学,让经学作为史料而存在。(4分)影响:动摇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白宫
联邦法院
国会大厦
教皇
国王
贵族
教皇
国王
社会力量
贵族
新教运动(路德、加尔文宗派)
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
新教改革后的欧洲社会结构
处决查理一世
处决路易十六